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9269发布日期:2024-04-01 13:4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集装箱底架是由前底梁、门槛以及两根底侧梁拼焊成的框架结构,两根底侧梁之间平行焊接有多根底横梁。底横梁的横截面呈u形,每两个底横梁的u形口相向设置并对扣在一起,形成底横梁组件,多个底横梁组件沿底横梁的短边方向水平并排布置,形成底横梁组件层,多个底横梁组件层从上到下并排布置,使多个底横梁堆码在一起,其中底横梁组件层中上侧的多个底横梁的u形口均朝下布置,下侧的多个底横梁的u形口均朝上布置。在集装箱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堆码在一起的底横梁分开,以实现底横梁的上料。

2、公告号为cn2179716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将堆码在一起的底横梁输送到右侧的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上方设有抓取翻转组件,抓取翻转组件左侧设有伸缩组件,右下侧设有斜坡滑道,斜坡滑道右下侧设有第二输送组件,抓取翻转组件用于将提升到位的上侧多个长边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且u形口朝下的底横梁抓取后向右翻转并置于斜坡滑道上,第二输送组件用于输送从斜坡滑道上滑落的多个u形口朝上的底横梁,伸缩组件用于将提升到位的下侧多个u形口朝上的底横梁推到斜坡滑道上,从而将堆码在一起的底横梁自动分开,实现底横梁的自动上料。

3、上述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底横梁的自动上料,但是由于翻转组件的结构限定,使得两个输送组件之间必须通过斜坡滑道连接,为了避免底横梁在斜坡上不会发生倾倒,对底横梁码垛的高度有了一定的限定,适用范围收到了限制,同时在实际使用时还会出现底横梁停滞在斜坡上的情况,需要人工干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底横梁码垛的自动拆垛上料,同时对底横梁码垛的高度适用范围更广,避免出现底横梁滞留现象,流转更加顺畅。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下方且沿直线分布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对称设有码垛提升装置,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底横梁拆垛装置,所述底横梁拆垛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移动小车、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移动小车沿输送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抓取机构位于两个码垛提升装置之间并适于通过翻转机构实现水平翻转。

4、进一步地,所述码垛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部的螺旋升降机以及设于螺旋升降机的丝杆底部的升降台,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升降台外侧且竖直设置的导向柱,所述升降台与丝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且外侧与导向柱滚动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平行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升降台的外侧两端相对应,所述升降台的外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外圈与对应的导向柱相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码垛提升装置沿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相对设置的伸缩机构和限位板,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第一气缸的缸体之间连接有导向杆。

7、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顶部平行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以及转动安装在车架底部四周并与导轨顶部滚动接触的滚轮,任意两个位于同一个转动轴线上的滚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轴,所述车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同步轴之间链传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所述剪叉式升降机的顶部和底部的同一端分别与移动小车和翻转机构相铰接,另一端均铰接有滑轮,所述移动小车和翻转机构上均相对应的设有滑轮座,所述滑轮滚动安装在滑轮座上。

9、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底部的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底部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根横梁之间的第一撑板,所述第一撑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安装在两个横梁之间的第二撑板,所述第二撑板上转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撑板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任意一个连接轴之间链传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翻转架两侧的多行多列磁吸头。

11、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头与翻转架之间弹性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两侧均对称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入口向外倾斜设置。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将底横梁码垛输送至码垛提升装置,通过码垛提升装置将底横梁码垛升起后,由抓取机构将每层底横梁组件抓住,当该层的底横梁开口向下时,则由翻转机构带动抓取机构水平翻转,使底横梁开口向上,然后在移动小车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上,当该层的底横梁开口向下时,则直接在移动小车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上,从而实现底横梁的自动拆垛上料,无需设置斜坡过渡,结构更加稳定,对底横梁码垛的高度适用范围更广,避免出现底横梁滞留现象,使得底横梁的流转更加顺畅。

15、(2)本实用新型码垛提升装置通过螺旋升降机带动升降台上下移动,从而将码垛抬起,结构简洁,通过导向柱的设置,既能限制升降台跟随螺旋升降机的丝杆转动,同时为升降台提供支撑,保证升降台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推动底横梁组件,并通过限位板来限定底横梁组件的位置,保证底横梁组件不歪斜,便于抓取机构能够与每根底横梁一一对应,提高抓取成功率。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滚轮沿着导轨转动,从而实现移动小车的平移,进而实现底横梁的转移。

18、(5)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式升降机,结构稳固、升降平稳,通过滑轮与滑轮座的配合实现剪叉式升降机端部与翻转机构和移动小车的滑动接触,摩擦力小,使得剪叉式升降机的上下伸缩更加顺畅。

19、(6)本实用新型翻转机构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实现翻转架的翻转,结构简洁且便于精准地控制翻转角度。

20、(7)本实用新型抓取机构采用多行多列分布地磁吸头,能够同时吸住多个底横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使得单根底横梁上具有多个抓取点,吸力稳定,避免出现掉落风险。

21、(8)本实用新型的磁吸头与翻转架弹性连接,避免磁吸头工作时与槽钢硬接触,又能保护磁吸头。

22、(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挡板,避免底横梁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上输送时掉落,同时限位挡板的入口处倾斜向外设置,形成喇叭口,更加便于上料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下方且沿直线分布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对称设有码垛提升装置,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底横梁拆垛装置,所述底横梁拆垛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移动小车、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移动小车沿输送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抓取机构位于两个码垛提升装置之间并适于通过翻转机构实现水平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部的螺旋升降机以及设于螺旋升降机的丝杆底部的升降台,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升降台外侧且竖直设置的导向柱,所述升降台与丝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且外侧与导向柱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平行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升降台的外侧两端相对应,所述升降台的外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外圈与对应的导向柱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提升装置沿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相对设置的伸缩机构和限位板,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第一气缸的缸体之间连接有导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部平行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以及转动安装在车架底部四周并与导轨顶部滚动接触的滚轮,任意两个位于同一个转动轴线上的滚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轴,所述车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同步轴之间链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所述剪叉式升降机的顶部和底部的同一端分别与移动小车和翻转机构相铰接,另一端均铰接有滑轮,所述移动小车和翻转机构上均相对应的设有滑轮座,所述滑轮滚动安装在滑轮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底部的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底部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根横梁之间的第一撑板,所述第一撑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安装在两个横梁之间的第二撑板,所述第二撑板上转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撑板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任意一个连接轴之间链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翻转架两侧的多行多列磁吸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头与翻转架之间弹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两侧均对称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入口向外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横梁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下方且沿直线分布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对称设有码垛提升装置,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底横梁拆垛装置,所述底横梁拆垛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移动小车、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移动小车沿输送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抓取机构位于两个码垛提升装置之间并适于通过翻转机构实现水平翻转。本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底横梁码垛的自动拆垛上料,同时对底横梁码垛的高度适用范围更广,避免出现底横梁滞留现象,流转更加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蒋开,王斐,邓建春,吴凯,高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鸿开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