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8571发布日期:2024-04-08 11:3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肥料加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肥料是指能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肥料,肥料内有利于小麦摄取的微量元素,肥料在生产中,通过上料机构用于对肥料的后续加工,上料机构内安装有输送带,便于肥料在输送带上向指定地方移动。

2、在公开号为cn21694392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的肥料粉末上料装置,便于实现自动对肥料粉末进行上料,这样制粒上料的效率比较的高,同时在进行制粒的时候,通过自动上料的方式进行定量上料,这样比例控制精确,同时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上料与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虽然上述的上料装置解决了肥料的自动上料,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上料装置在进行输送时,先将肥料堆积在储存斗内,长时间的堆积降低了肥料间的流动性,容易使肥料彼此间凝结成块,导致定量上料机构造成堵塞的情况,降低肥料上料效率,增加了上料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输送肥料时,肥料堆积在储存斗内,容易使肥料凝结成块,导致定量上料机构造成堵塞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

4、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上固定有对称分布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共同连接有肥料罐,所述肥料罐的顶端固定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存储斗;

5、分散构件,用于对肥料混合分散,所述分散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肥料罐内且呈平顶锥形的转动凸台及套接在转动凸台外部的衔接挡环,所述衔接挡环的顶端安装在存储斗的底端,所述衔接挡环的内壁固定有呈三角形的限位挡环,所述转动凸台的外部安装有分散环齿,且分散环齿与限位挡环之间形成有下料通口,所述肥料罐的内部设置有将转动凸台支撑的防护构件,所述肥料罐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散构件转动的驱动构件。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转动凸台底端的第一防护柱及固定在第一防护柱与肥料罐之间的第二防护柱,且第二防护柱与第一防护柱内部连通,能够对驱动构件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肥料卷入驱动构件内,造成驱动构件整体损坏的情况。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防护柱内的主动齿轮及固定在立柱顶端的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至第二防护柱内并与主动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凸台的顶端固定有转动立柱,所述转动立柱的外部套接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位于第一防护柱内并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立柱与第一防护柱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柱。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肥料罐上还设置有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固定在肥料罐一侧的伸缩电机及安装在衔接挡环外部的调节块,所述肥料罐上开设有第二衔接槽,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端固定有与调节块相配合的支撑柱,且支撑柱位于第二衔接槽内。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肥料罐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二衔接槽内部连通的第一衔接槽,且所述调节块位于第一衔接槽内。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衔接槽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卡接固定在第一衔接槽内部底壁的插销柱及固定在插销柱顶端的伸缩柱和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套设在伸缩柱的外部,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调节块底部相抵触。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通过分散构件的设置,能够对肥料在存储斗内实现分散的作用,增加肥料在存储斗内的流动性,避免了肥料长时间堆积在存储斗内而凝结成块,导致定量上料机构造成堵塞的的问题,提升了肥料上料效率,降低了上料时长。

13、(2)通过调节构件的设置,能够对衔接挡环与转动凸台之间的距离进行自由调节,满足对不同颗粒大小的肥料进行分散处理,增加了本装置使用的灵活性,进一步提升了肥料上料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构件(6)包括转动安装在转动凸台(21)底端的第一防护柱(61)及固定在第一防护柱(61)与肥料罐(12)之间的第二防护柱(62),且第二防护柱(62)与第一防护柱(61)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7)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防护柱(62)内的主动齿轮(72)及固定在立柱(11)顶端的驱动电机(71),且驱动电机(71)的一端贯穿至第二防护柱(62)内并与主动齿轮(7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凸台(21)的顶端固定有转动立柱(73),所述转动立柱(73)的外部套接有从动齿轮(74),且从动齿轮(74)位于第一防护柱(61)内并与主动齿轮(72)相啮合,所述转动立柱(73)与第一防护柱(61)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罐(12)上还设置有调节构件(3),所述调节构件(3)包括固定在肥料罐(12)一侧的伸缩电机(31)及安装在衔接挡环(22)外部的调节块(35),所述肥料罐(12)上开设有第二衔接槽(33),所述伸缩电机(31)的伸缩端固定有与调节块(35)相配合的支撑柱(34),且支撑柱(34)位于第二衔接槽(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罐(1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二衔接槽(33)内部连通的第一衔接槽(32),且所述调节块(35)位于第一衔接槽(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槽(32)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构件(4),所述支撑构件(4)包括卡接固定在第一衔接槽(32)内部底壁的插销柱及固定在插销柱顶端的伸缩柱(41)和支撑弹簧(42),且支撑弹簧(42)套设在伸缩柱(41)的外部,所述支撑弹簧(42)的一端与调节块(35)底部相抵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肥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上固定有对称分布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共同连接有肥料罐,所述肥料罐的顶端固定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存储斗;分散构件,用于对肥料混合分散,所述分散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肥料罐内且呈平顶锥形的转动凸台及套接在转动凸台外部的衔接挡环,所述衔接挡环的顶端安装在存储斗的底端,所述衔接挡环的内壁固定有呈三角形的限位挡环,所述转动凸台的外部安装有分散环齿;本技术通过分散构件的设置,能够对肥料在存储斗内实现分散的作用,避免了肥料堆积在存储斗内长时间的堆积凝结成块,导致定量上料机构造成堵塞的问题,提升了肥料上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毛瑞玲,李成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滨锦绣江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