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51544发布日期:2024-05-20 11:2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板加工,具体为一种自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中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钢板按轧制分,分热轧和冷轧。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11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铝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

2、目前,市面上在对钢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钢板进行位置移动,此时需要用到自动转运装置,使钢板方便运输,在实际使用中,当钢板进行转运运输时,通常通过传送带对钢板进行批量运输,因钢板自身重量的问题,使转轴内部摩擦加剧,当传动带使用一段时间时,传动带设备内部转轴易发生损坏,需要对转轴进行更换,但多数转轴与传送带设备之间拆卸较为麻烦,致使影响后续钢板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板;

4、转运槽,开设于所述转运板顶部;

5、输送带,设于所述转运槽内部;

6、所述转运槽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远离移动杆一端贯穿于转轴外壁一侧,所述移动柱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外壁铰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一端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外壁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套,所述卡合套一端滑动连接有卡合杆,所述卡合杆远离卡合套一端与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转运槽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卡合套远离卡合杆一端贯穿于连接槽内部,所述卡合套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外壁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套一端与卡合槽滑动连接,卡合杆的加入,使卡合套的运动轨迹得到限制。

8、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杆对称分布于移动杆外壁,移动杆的加入,使移动柱可以带动挤压杆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部铰接有支撑板,所述稳定槽内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加入,使支撑板的位置得到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稳定槽连通,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贯穿于支撑板内部,所述螺纹杆与定位槽通过螺纹相连接,限位槽的加入,使螺纹杆的运动轨迹得到限制。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数量设置为多组,每组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呈圆弧形阵列分布于稳定槽内部,弹簧的加入,使活动板可以回到初始位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可以使转轴方便更换,通过在移动杆一端设置移动柱,在移动杆外壁设置挤压杆,在挤压杆一端设置活动板,在活动板内部设置固定杆,在活动板外壁与凹槽之间设置弹簧,在活动板外壁设置卡合套,在连接槽内部设置连接杆,在连接杆外壁设置卡合槽,使转轴的位置得到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当钢板进行转运运输时,通常通过传送带对钢板进行批量运输,因钢板自身重量的问题,使转轴内部摩擦加剧,当传动带使用一段时间时,传动带设备内部转轴易发生损坏,需要对转轴进行更换,该设备中的转轴与传送带设备之间拆卸较为方便,致使不会影响后续钢板加工进度。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可以使该设备角度方便调节,通过在固定块外壁设置稳定槽,在稳定槽内部设置支撑板,在稳定槽内部设置定位槽,在固定块外壁设置限位槽,在限位槽内部设置螺纹杆,使支撑板的位置方便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对传动带设备角度进行调节时,转动螺纹杆即可,使该设备可以适应多种角度的倾斜式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套(12)远离卡合杆(13)一端贯穿于连接槽(14)内部,所述卡合套(12)与转轴(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5)外壁开设有卡合槽(16),所述卡合套(12)一端与卡合槽(16)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杆(8)对称分布于移动杆(6)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板(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底端开设有稳定槽(18),所述稳定槽(18)内部铰接有支撑板(19),所述稳定槽(18)内部开设有定位槽(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7)外壁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与稳定槽(18)连通,所述限位槽(21)内部设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一端贯穿于支撑板(19)内部,所述螺纹杆(22)与定位槽(20)通过螺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0)的数量设置为多组,每组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20)呈圆弧形阵列分布于稳定槽(18)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转运装置,具体涉及钢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转运板,所述转运槽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开设有凹槽。本技术通过在移动杆一端设置移动柱,在移动杆外壁设置挤压杆,在挤压杆一端设置活动板,在活动板内部设置固定杆,在活动板外壁与凹槽之间设置弹簧,使转轴的位置得到固定,本技术中,当钢板进行转运运输时,通常通过传送带对钢板进行批量运输,因钢板自身重量的问题,使转轴内部摩擦加剧,当传动带使用一段时间时,传动带设备内部转轴易发生损坏,需要对转轴进行更换,该设备中的转轴与传送带设备之间拆卸较为方便,致使不会影响后续钢板加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博,权聪,周菲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润博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