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06730发布日期:2024-05-28 19: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传输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氢碎工艺是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制备工艺之一,需要将钕铁硼原料粗粉放入氢碎炉进行处理。由于氢碎炉的入料口较高,传统的入料方式为将钕铁硼原料粗粉通过设置在高处的振动入料装置向氢碎炉下料,但由于入料装置与氢碎炉的入料口有一定距离,振动下料过程中粉末通过输送管道的效率较低,生产效率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一款能够高效、连续的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可以解决氢碎工艺粉末物料下料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包括下料主体和连接管a,所述下料主体与连接管a连接,下料主体上设置电机、料斗和传送杆,所述下料主体底面设置轮子,所述连接管a上设置锁紧装置。

4、优选地,所述传送杆上设置螺旋叶片,传送杆通过支撑件与下料主体连接,传送杆一端设置齿轮a,所述电机上设置齿轮b,所述齿轮a与齿轮b啮合。

5、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环形部a和环形部b,所述环形部a一端和环形部b铰接,环形部a上设置凸起a,所述凸起a上设置凹槽a。

6、优选地,所述环形部b上设置凸起b,所述凸起b上设置凹槽b和锁紧件。

7、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和旋转头,所述螺杆一侧与凹槽b铰接,螺杆另一侧设置和旋转头连接,所述旋转头上设置飞翼。

8、优选地,所述下料主体通过连接管b与连接管a连接。

9、优选地,所述连接管b呈倾斜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连接管a上设置挡环和把手。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杆进行连续的物料传输工作,通过连接管a进行下料,连接管a采用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并通过锁紧装置加固连接管a与连接管b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了钕铁硼粉末进行氢碎工艺时的物料添加速度,进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主体(1)和连接管a(2),所述下料主体(1)与连接管a(2)连接,下料主体(1)上设置电机(3)、料斗(4)和传送杆(5),所述下料主体(1)底面设置轮子(6),所述连接管a(2)上设置锁紧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杆(5)上设置螺旋叶片(51),传送杆(5)通过支撑件(52)与下料主体(1)连接,传送杆(5)一端设置齿轮a(53),所述电机(3)上设置齿轮b(31),所述齿轮a(53)与齿轮b(31)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7)包括环形部a(8)和环形部b(9),所述环形部a(8)一端和环形部b(9)铰接,环形部a(8)上设置凸起a(81),所述凸起a(81)上设置凹槽a(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b(9)上设置凸起b(91),所述凸起b(91)上设置凹槽b(92)和锁紧件(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0)包括螺杆(101)和旋转头(102),所述螺杆(101)一侧与凹槽b(92)铰接,螺杆(101)另一侧设置和旋转头(102)连接,所述旋转头(102)上设置飞翼(1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主体(1)通过连接管b(11)与连接管a(2)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b(11)呈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a(2)上设置挡环(21)和把手(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下料装置,包括下料主体和连接管A,所述下料主体与连接管A连接,下料主体上设置电机、料斗和传送杆,所述下料主体底面设置轮子,所述连接管A上设置锁紧装置。本技术通过传送杆进行连续的物料传输工作,通过连接管A进行下料,连接管A采用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并通过锁紧装置加固连接管A与连接管B的连接。本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钕铁硼粉末进行氢碎工艺时的物料添加速度,进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超,廖春晓,雷军,莫志林,范青,扬济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稀(广西)金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5/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