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包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空调等产品的快速发展,产品包装用缓冲垫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产品包装用所需的缓冲垫的数量较多,对产品进行包装时,需要将若干个单独的缓冲垫通过捆扎等方式进行连接,并固定于产品的外表面,再在缓冲垫外侧套设包装箱,此种包装方式不仅包装效率低、操作繁琐,而且导致包装成本居高不下,使产品无法及时交付,且无法满足产品的降本增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缓冲组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装效率低、操作繁琐及包装成本高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组件,用于包装,包括多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缓冲垫的第一表面用于与待包装产品的表面抵接,一个所述缓冲垫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另一个所述缓冲垫的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两个所述缓冲垫连接为一体。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在所述第一表面一侧设有边沿部和凹陷部,所述边沿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边沿部之间,所述凹陷部由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中部设有凸筋,所述凸筋的外表面和所述边沿部的外表面平齐。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燕尾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燕尾槽。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凹槽;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设有不大于5°的斜度,和/或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为过盈配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在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吸附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吸附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连接形式包括磁吸、粘贴或魔术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呈板状;所述第二缓冲垫设有彼此相交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呈板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垫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连接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
13、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组件,其在缓冲垫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两个缓冲垫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快速连接成一体,省去了对各个缓冲垫之间的捆扎固定步骤,提高了包装效率,简化了包装流程。
1.一种缓冲组件,用于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缓冲垫的第一表面用于与待包装产品的表面抵接,一个所述缓冲垫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另一个所述缓冲垫的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两个所述缓冲垫连接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在所述第一表面一侧设有边沿部和凹陷部,所述边沿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边沿部之间,所述凹陷部由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中部设有凸筋,所述凸筋的外表面和所述边沿部的外表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燕尾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燕尾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凹槽;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设有不大于5°的斜度,和/或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为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在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吸附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吸附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连接形式包括磁吸、粘贴或魔术贴。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呈板状;所述第二缓冲垫设有彼此相交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呈板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连接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