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3019发布日期:2024-05-07 19:1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


背景技术:

1、风电塔筒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在风力发电设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电塔筒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不仅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甚至盐雾、沙尘的侵蚀,很容易导致钢铁塔筒外壁防腐涂层的破坏和污损,油漆脱落,筒体锈蚀,加之涂层使用寿命超限会产生涂层粉化、脱落、起泡和松动等现象而加速筒体金属的锈蚀。有些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润滑油脂会从机舱漏洒在塔筒上,结合灰尘等杂物黏附在塔筒外壁,形成一层污垢,不仅影响风机的美观,还会对风机的使用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及时对风机塔筒的外壁涂层进行修复和清洁,以改善风机的外观、延长塔筒的使用使用寿命。

2、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施工人员先爬上塔顶,再通过固定在机舱上的绳索将施工人员拴住,逐渐往下放,将施工人员悬吊在塔筒附近的空中进行施工,但由于风机塔筒的高度较高,风机场地风速较大,不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有极大的要求,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提升吊笼,施工人员的吊笼内操作,这种方法对施工场地和风速等外部环境要求严格、准备时间长、成本高昂。两种方法的作业难度都较高,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维护作业设施难以满足目前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环架和下环架,上环架和下环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圆周均布且结构相同的多个弧形架,相邻两个弧形架之间通过易拆装的连接件连接,上环架和下环架的弧形架一一对应布置,每个弧形架的外侧沿其弧长方向均布有多个抱紧气缸,抱紧气缸的活塞杆朝向风电塔筒的方向,且抱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弧板,上环架的弧形架外侧上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弧形的检修平台,检修平台的外侧设置有围栏,上环架和下环架之间圆周均布有多个升降气缸。

3、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两块连接块,两块连接块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弧形架的端部,其中一块连接块的端部加工有凹槽,另一块连接块的端部加工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凸台插入凹槽内后通过螺栓连接。

4、进一步的,弧形架的内侧沿其弧长方向均布有多个防晃件,防晃件包括伸缩杆和设置在伸缩杆上的弹簧,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滑轮。

5、进一步的,在朝向风电塔筒的弧板侧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6、进一步的,升降气缸的缸座与下环架之间、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上环架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

7、进一步的,抱紧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弧板之间设置有s型压力传感器。

8、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弧形架之间间隙的上方设置有转板,转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弧形架铰接,另一端活动搭接在另一个弧形架的顶部。

9、进一步的,上环架和下环架的外侧设置有竖板,竖板上沿竖向设置有滑道,上环架与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环架通过滑块与竖板的滑道滑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零散状态的弧形架运至风电塔筒附近,随后通过连接件依次连接各个弧形架,在风电塔筒上完成上环架和下环架的组装,将升降气缸安装在上环架和下环架之间,组装完毕后,工作人员上到检修平台上,同步驱动下环架上的所有抱紧气缸,抱紧气缸带动弧板向风电塔筒的方向移动,所有的弧板都与风电塔筒的外壁接触并贴合,逐渐压紧风电塔筒的外壁,关闭下环架上的抱紧气缸,这时,下环架通过弧板与风电塔筒连为一个固定的整体,同步启动所有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上环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关闭升降气缸,同步启动上环架上的所有抱紧气缸,抱紧气缸带动弧板向塔筒方向移动,直到弧板贴紧风电塔筒外壁,关闭上环架上的所有抱紧气缸,这时,上环架通过弧板与风电塔筒连为一个固定的整体,同步启动下环架上的所有抱紧气缸,抱紧气缸带动弧板向远离风电塔筒的方向移动,使得下环架上的弧板离开风电塔筒,这时,下环架与风电塔筒分离,启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缸缩短,即可带动下环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依此类推,上环架和下环架中的一个与风电塔筒固定,另一个上升一段距离,两个环架交替上升,直到到达需要的高度时,使两个环架都固定在风电塔筒上,即可对风电塔筒上需要维护的部位进行维护。本实用新型为分瓣结构,便于运输的同时,组装方便,只需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拼接即可完成整个爬升装置的组装;其次,本实用新型在风电塔筒上爬升时,运行稳定,相较于传统的悬吊工作人员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人员始终可以站在检修平台上,大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风电塔筒在维护时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较为舒适,安全性较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较小;最后,相较于利用起重机提升吊笼和工作人员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在风电塔筒上进行爬升,对施工现场和风速等外部环境的要求较低,工作效率更高,可降低施工成本,减小作业难度,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满足风电塔筒外壁维护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环架(1)和下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架(1)和下环架(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圆周均布且结构相同的多个弧形架(3),相邻两个弧形架(3)之间通过易拆装的连接件(4)连接,所述上环架(1)和下环架(2)的弧形架(3)一一对应布置,每个弧形架(3)的外侧沿其弧长方向均布有多个抱紧气缸(5),抱紧气缸(5)的活塞杆朝向风电塔筒(6)的方向,抱紧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弧板(7),所述上环架(1)的弧形架(3)外侧上部设置有横梁(8),横梁(8)上设置有弧形的检修平台(9),检修平台(9)的外侧设置有围栏(10),所述上环架(1)和下环架(2)之间圆周均布有多个升降气缸(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两块连接块(12),两块连接块(12)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弧形架(3)的端部,其中一块连接块(12)的端部加工有凹槽,另一块连接块(12)的端部加工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13),所述凸台(13)插入凹槽内后通过螺栓(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3)的内侧沿其弧长方向均布有多个防晃件,防晃件包括伸缩杆(15)和设置在伸缩杆(15)上的弹簧(16),所述伸缩杆(15)的端部设置有滑轮(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朝向风电塔筒(6)的弧板(7)侧面上设置有防滑垫(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11)的缸座与下环架(2)之间、升降气缸(11)的活塞杆与上环架(1)之间均通过法兰(1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气缸(5)活塞杆的端部与弧板(7)之间设置有s型压力传感器(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弧形架(3)之间间隙的上方设置有转板(21),转板(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弧形架(3)铰接,另一端活动搭接在另一个弧形架(3)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架(1)和下环架(2)的外侧设置有竖板(22),竖板(22)上沿竖向设置有滑道,所述上环架(1)与竖板(22)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环架(2)通过滑块(23)与竖板(22)的滑道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维护用外壁爬升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环架和下环架,上环架和下环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圆周均布且结构相同的多个弧形架,相邻两个弧形架之间通过易拆装的连接件连接,上环架和下环架的弧形架一一对应布置,每个弧形架的外侧沿其弧长方向均布有多个抱紧气缸,抱紧气缸的活塞杆朝向风电塔筒的方向,且抱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弧板,上环架的弧形架外侧上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弧形的检修平台,检修平台的外侧设置有围栏,上环架和下环架之间圆周均布有多个升降气缸。本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魏校煜,段家华,李翼,杨松,张先云,施光辉,马丽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