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14325发布日期:2024-05-28 19:3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光缆,具体涉及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由光纤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和绝缘金属导线等。

2、目前市面上的通信光缆收放线装置多种多样,但现有的光缆收放线装置大多不宜携带,且其使用过程中收线和放线操作较为繁琐,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包括转轴、摇柄、辊轴、支座、提手和背带,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辊轴套设在所述转轴外部;

4、所述摇柄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摇柄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5、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的顶部连接;

6、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的顶部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线盘,多个所述线盘分别沿所述辊轴的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辊轴上。

8、进一步地,所述线盘包括第一线盘、第二线盘和第三线盘,所述第一线盘和所述第三线盘分别位于所述辊轴的两端,所述第二线盘位于所述第一线盘和所述第二线盘之间,所述第二线盘上设有通孔。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盘与所述第二线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线盘与所述第三线盘之间的距离。

10、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侧面为三角形。

12、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两端与所述支座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端。

13、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顶部设有两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

14、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扣,每个所述连接扣均挂接在一个所述连接孔内。

15、进一步地,所述背带的长度为可调节的。

16、进一步地,所述摇柄背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防滑把手。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支座,能够便于将整个装置放置到地面或者台面上使用;通过设置提手,能够将整个装置提在手中,便于携带和移动;通过设置背带,能够将整个装置跨在身上使用,便于携带以及收线和放线;整个装置便于携带,适用于多种环境下的使用,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完成收线或者放线。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摇柄(2)、辊轴(3)、支座(7)、提手(8)和背带(9),所述转轴(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7)转动连接,所述辊轴(3)套设在所述转轴(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线盘,多个所述线盘分别沿所述辊轴(3)的轴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辊轴(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包括第一线盘(4)、第二线盘(5)和第三线盘(6),所述第一线盘(4)和所述第三线盘(6)分别位于所述辊轴(3)的两端,所述第二线盘(5)位于所述第一线盘(4)和所述第二线盘(5)之间,所述第二线盘(5)上设有通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盘(4)与所述第二线盘(5)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线盘(5)与所述第三线盘(6)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7)的侧面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9)两端与所述支座(7)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转轴(1)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7)的顶部设有两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9)的长度为可调节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2)背离所述转轴(1)的一端设有防滑把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收放线装置,包括转轴、摇柄、辊轴、支座、提手和背带,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支座转动连接,辊轴套设在转轴外部;摇柄设置在转轴的一端,摇柄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支座的顶部连接;背带的两端分别与支座的顶部连接。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支座,能够便于将整个装置放置到地面或者台面上使用;通过设置提手,能够将整个装置提在手中,便于携带和移动;通过设置背带,能够将整个装置跨在身上使用,便于携带以及收线和放线;整个装置便于携带,适用于多种环境下的使用,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完成收线或者放线。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高敬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思诺亿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5/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