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钢卷吊装,尤其涉及一种钢卷吊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吊运是冷轧、硅钢卷各生产工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吊运时普遍使用了夹钳、c型钩等吊具,在吊运过程中因吊具和钢卷的外圈和端部,不可避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接触和碰撞,从而造成钢卷的外圈和端部损伤,尤其是1.0mm及以下厚度规格冷轧、硅钢卷撞伤情况更为严重,钢卷从外圈开始沿着端部数圈均会发生挤压变形,即吊运损伤,严重的会导致钢卷变形区域深度达数十层,甚至在后续的返修处置过程中难以开卷,造成重大质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卷吊装保护装置,旨在对吊运的钢卷进行保护,防止钢卷在吊运过程中的损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包括套于钢卷外部的至少两个吊装护具本体,该吊装护具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层刚性护圈、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外层刚性护圈、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之间均通过粘贴固定。
3、优选地,所述外层刚性护圈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以及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侧板,侧板为弧形板以与钢卷外侧壁平行设置。
4、优选地,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均呈扇环形。
5、优选地,所述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以及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侧板,侧板为弧形板以与钢卷外侧壁平行设置。
6、优选地,所述外层刚性护圈的上面板或下面板上设置有拉手。
7、优选地,所述外层刚性护圈、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之间均通过高粘泡棉粘接。
8、优选地,所述外层刚性护圈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厚度均为1cm~3cm之间。
9、优选地,所述上面板朝向下面板一侧设置延伸有限位板。
10、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吊装护具本体之间的连接杆,外层刚性护圈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杆插入的凹槽。
11、优选地,所述凹槽上开设有盖板,盖板与凹槽的顶端面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护钢卷在吊运过程中的损伤,减少了钢卷的质量损失,杜绝了因边部损伤对轮廓仪、表检仪等质量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影响,可广泛推广至对钢卷吊运质量要求较高的各种半成品和成品作业单元。
1.一种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于钢卷外部的至少两个吊装护具本体,该吊装护具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层刚性护圈、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外层刚性护圈、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之间均通过粘贴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刚性护圈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以及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侧板,侧板为弧形板以与钢卷外侧壁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均呈扇环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以及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侧板,侧板为弧形板以与钢卷外侧壁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刚性护圈的上面板或下面板上设置有拉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刚性护圈、散热保护垫、磁性橡胶垫和内层柔性缓冲垫之间均通过高粘泡棉粘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刚性护圈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厚度均为1cm~3cm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朝向下面板一侧设置延伸有限位板。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吊装护具本体之间的连接杆,外层刚性护圈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杆插入的凹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卷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开设有盖板,盖板与凹槽的顶端面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