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08521发布日期:2024-06-06 18:4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炭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1、在煤炭加工过程中,设备都需要使用上料设备对煤炭进行加工时的送料,上料设备是常用的煤炭加工设备之一。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8370626u,公开了一种防止粉尘溢出的煤炭加工设备,包括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底部固定有螺杆上料机构,所述螺杆上料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底部固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连接套的外侧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通过下料筒、伸缩管和连接套的结合,进行上料作业,但是伸缩管为波纹管,容易导致物料堵塞在伸缩管内,影响物料的正常排放,而且连接套无法对设备的进料漏斗进行封堵,导致进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扬尘。

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包括绞龙和设备进料漏斗:所述绞龙一端的底侧贯穿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竖直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下端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设备进料漏斗与密封槽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筒与密封槽连通。

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的伸缩端与盖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

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调节筒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出料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5、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贯穿并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调节筒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尺寸相配合。

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的输出端与电液推杆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控制电液推杆工作,能够推动盖板上下移动,对出料管与调节筒的连接长度进行调整,使盖板置于设备进料漏斗的正上方,方便进料作业,通过密封槽能够对设备进料漏斗的进料端进行密封,避免进料过程中出现扬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龙(1)和设备进料漏斗(16):所述绞龙(1)一端的底侧贯穿连通有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竖直贯穿固定板(12)并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1)下端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筒(13),所述调节筒(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的底侧开设有密封槽(15),所述设备进料漏斗(16)与密封槽(15)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筒(13)与密封槽(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下表面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液推杆(3),所述电液推杆(3)的伸缩端与盖板(14)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13)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出料管(11)与限位槽(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1)的底端贯穿并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与调节筒(13)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块(21)与限位槽(2)的尺寸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前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31),所述控制按钮(31)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1)的输出端与电液推杆(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煤炭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煤粉溢出的进料机构,包括绞龙和设备进料漏斗:所述绞龙一端的底侧贯穿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竖直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下端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设备进料漏斗与密封槽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筒与密封槽连通。本技术控制电液推杆工作,能够推动盖板上下移动,对出料管与调节筒的连接长度进行调整,使盖板置于设备进料漏斗的正上方,方便进料作业,通过密封槽能够对设备进料漏斗的进料端进行密封,避免进料过程中出现扬尘。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涛,宋柳新,宋振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长兴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