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6959发布日期:2024-04-23 11:1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采矿,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矿料输送时,一般采用链式输送带进行输送,输送带的带面链板会使输送的矿料中的小颗粒物质掉落,造成大量的浪费,因此,工作人员将链式输送带的两侧设置为轨道,采用运料小车进行矿料的输送,但是,运料小车运输到下一工序后,需要采用行车等吊运装置将其中的矿料倒出,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极大的降低了矿料输送的效率。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提高矿料输送的效率,解放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提高了矿料输送的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包括矿料输送带1、运料小车2、小车回送带3、矿料转运装置、矿料下料仓4;所述的矿料输送带1与小车回送带3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其两侧设置有与运料小车2的滚轮相匹配的滑轨,运料小车2滑动置于矿料输送带1上,矿料转运装置安装于矿料输送带1和小车回送带3的后侧,矿料转运装置的后侧安装有矿料下料仓4,矿料下料仓4与矿料输送带1相对应。

4、作为优选,所述的矿料转运装置包括移动轨道5、底板6、转运机构8、第一电动伸缩装置9、第二电动伸缩装置10、第三电动伸缩装置12,底板6通过其底部安装的移动滚轮7与移动轨道5滚动连接,且底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装置9,转运机构8的后端与底板6转动连接,转运机构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1,转运机构8通过支撑架11水平布置于底板6上,底板6与转运机构8底面之间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装置10,转运机构8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运料小车2的滚轮相匹配的u型槽机构,u型槽机构的长度不小于运料小车2的长度,转运机构8的顶面后端中部水平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装置12,第三电动伸缩装置12朝向矿料输送带1布置。

5、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运机构8上安装有重力感应装置,重力感应装置与第二电动伸缩装置10电性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采用运料小车进行矿料的运输,矿料输送带带动运料小车前进,通过矿料转运装置将运料小车内的矿料转运至矿料下料仓,并将运料小车送至小车回送带进行回送,如此往复,以完成矿料的输送转运,提高了矿料输送的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包括矿料输送带(1)、运料小车(2)、小车回送带(3)、矿料转运装置、矿料下料仓(4);所述的矿料输送带(1)与小车回送带(3)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其两侧设置有与运料小车(2)的滚轮相匹配的滑轨,运料小车(2)滑动置于矿料输送带(1)上,矿料转运装置安装于矿料输送带(1)和小车回送带(3)的后侧,矿料转运装置的后侧安装有矿料下料仓(4),矿料下料仓(4)与矿料输送带(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料转运装置包括移动轨道(5)、底板(6)、转运机构(8)、第一电动伸缩装置(9)、第二电动伸缩装置(10)、第三电动伸缩装置(12),底板(6)通过其底部安装的移动滚轮(7)与移动轨道(5)滚动连接,且底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装置(9),转运机构(8)的后端与底板(6)转动连接,转运机构(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1),转运机构(8)通过支撑架(11)水平布置于底板(6)上,底板(6)与转运机构(8)底面之间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装置(10),转运机构(8)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运料小车(2)的滚轮相匹配的u型槽机构,u型槽机构的长度不小于运料小车(2)的长度,转运机构(8)的顶面后端中部水平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装置(12),第三电动伸缩装置(12)朝向矿料输送带(1)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机构(8)上安装有重力感应装置,重力感应装置与第二电动伸缩装置(10)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所述的矿料输送转运装置包括矿料输送带、运料小车、小车回送带、矿料转运装置、矿料下料仓;所述的矿料输送带与小车回送带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其两侧设置有与运料小车的滚轮相匹配的滑轨,运料小车滑动置于矿料输送带上,矿料转运装置安装于矿料输送带和小车回送带的后侧,矿料转运装置的后侧安装有矿料下料仓,矿料下料仓与矿料输送带相对应。本技术采用运料小车进行矿料的运输,矿料输送带带动运料小车前进,通过矿料转运装置将运料小车内的矿料转运至矿料下料仓,并将运料小车送至小车回送带进行回送,如此往复,以完成矿料的输送转运,提高了矿料输送的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韦祖林,母昌高,刘红波,赵正卫,许伟光,罗恒标,李永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3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