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8786发布日期:2024-04-25 10:3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适用于其调剂的设备、仪器随之诞生,解决了煎药耗时、服用汤药量大、携带不方便的难题。但现有技术多以多次服用剂量袋装后分发给患者,患者服用时还需将各味中药配方颗粒按处方所示比例取出一次服用量混合后冲泡服用,虽无需自行煎煮,但还须每次对照处方自行调配,若各药的剂量比例不同,疗效也会大大折扣。

2、为了避免分装调配出错,常规以单次剂量包装,解决上述疗效降低的问题。而为方便携带,多以密封袋进行包装,该包装方式导致在服用时还须自备水杯,实现取药冲服的目的。为了解决自备水杯的问题,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以食品级塑料盒进行密封分装的方式,但该方式的外包装存在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可以上下压缩折叠的杯子,可以达到上述密封包装、便于携带、冲调方便的效果;但该杯体折叠后无法将标签设置在杯壁表面,且由于展开或收纳时,杯体较高,需要多重压缩折叠,美观度不高,且折叠后体积还是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能在密封包装、便于携带、冲调方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便携性和美观度的问题,从而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

2、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包括:

3、可折叠包装体,包括包装底,与包装底密封连接的包装壁,所述包装壁上至少设置有两条沿着包装壁顶端延伸到包装底的竖直折叠线,该两条竖直折叠线分别位于折叠后包装壁的相对两侧;

4、密封带,设置在包装壁内侧且远离包装底的一端,用于包装壁上远离包装底的一端的开口的密封;

5、标签,设置在折叠后包装壁的外表面。

6、所述包装底由周长与包装壁相同的圆柱形筒体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顶端边缘与包装壁底端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密封区、包装底形成区和包装底折叠区;

7、所述密封区位于圆柱形筒体底部一周,采用环形折叠线将其与其他区域分隔开,且密封区内设置有与竖直折叠线的延伸线重合的密封折叠线;

8、包装底折叠区由两条倾斜折叠线与圆柱形筒体顶端部分边缘组成的三角区域构成;所述倾斜折叠线一端与密封折叠线的顶端重合、另一端延伸到圆柱形筒体顶端边缘,所述三角区域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区域内也设置有与竖直折叠线的延伸线重合的压合折叠线。

9、所述密封带为密封胶或/和自封条。

10、所述可折叠包装体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

11、所述可拆卸的顶盖的内缘与包装壁顶端的外缘大小相同。

12、所述包装底与包装壁一体成型。

13、所述可折叠包装体的材质为铝箔、锡箔或具有防水涂层的纸。

14、所述密封带的材质为食品级材料。

15、所述密封带包括热封条和与热封条平行设置的自封条。

16、所述自封条的材质为食品级硅胶。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采用两条竖直折叠线设置在包装壁上,使其能够实现前后压缩,该方式可以只需一次折叠就能实现外包装的展开和收纳,操作更省力;同时由于只前后一次压缩、展开,整体包装壁都能用于设置标签、图案,美观性更高;同时,压缩后整体呈片状,收纳更加方便,更加节约空间。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进一步优化了包装底的结构,具体的,包装底由周长与包装壁相同的圆柱形筒体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顶端边缘与包装壁底端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密封区、包装底形成区和包装底折叠区;该结构的设置不仅仅能在收纳折叠时,利用杯底圆柱形筒体的外表面进行标签、图案等的设计,整体美观度更高;而且该结构展开后,底部的包装底折叠区还能作为手持区域,减小使用时温度对使用者的影响。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中密封带选择为密封胶或/和自封条,当选择为同时包括密封胶和自封条时,不仅仅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并且还能将该外包装进行循环重复使用,可用于包装其他需防潮、分次使用的药品、食品等,例如:茶叶、其他药粉、颗粒、片剂等。

2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为了达到更好的提高使用时感受度的目的,还可以在包装壁上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顶盖,所述顶盖内缘的周长与包装壁外缘大小相同,使用时即可将包装壁上的顶盖取下,盖合在包装壁顶端,达到提高使用时感受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底(1)由周长与包装壁(2)相同的圆柱形筒体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顶端边缘与包装壁(2)底端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密封区(11)、包装底形成区(12)和包装底折叠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4)为密封胶或/和自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包装体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顶盖的内缘与包装壁(2)顶端的外缘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底(1)与包装壁(2)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包装体的材质为铝箔、锡箔或具有防水涂层的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4)的材质为食品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4)包括热封条和与热封条平行设置的自封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条的材质为食品级硅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颗粒剂外包装结构,包括:可折叠包装体,包括包装底,与包装底密封连接的包装壁,所述包装壁上至少设置有两条沿着包装壁顶端延伸到包装底的竖直折叠线,该两条竖直折叠线分别位于折叠后包装壁的相对两侧;密封带,设置在包装壁内侧且远离包装底的一端,用于包装壁上远离包装底的一端的开口的密封;标签,设置在折叠后包装壁的外表面。本技术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同时作为药品外包装和水杯,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便、美观性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康,闫晓鑫,刘书霞,张志强,杜贵喜,董晨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3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