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4672发布日期:2024-06-19 12:1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千斤顶,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


背景技术:

1、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而螺旋千斤顶又称机械式千斤顶,是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或螺母套筒作为顶举件,螺旋千斤顶能长期支持重物,应用较广。

2、目前现有的螺纹千斤顶在进行顶推传动时,需要人工手动操控转动杆进行转动,来进行顶推工作,同时某些情况下,为了避免转动杆操作起来不利于人员发力,会搭配握把进行使用,但现有的握把使用时一般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组装,组装搭配使用虽然比较灵活,但相应地在分开存放时容易出现丢失等情况,且组装过程同样比较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延伸出外壳外部,所述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框,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

4、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底板顶部,螺纹杆延伸入顶杆内部并与顶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外壳内部设置有圆杆,圆杆延伸入圆形框内部,且圆杆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顶部,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条形框,所述条形框底部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框,所述圆形框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辅助框贯穿限位槽并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辅助框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延伸出辅助框外部,所述传动板外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与插槽相匹配。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工作时,使用者可对条形框进行握持,并且在插板插入插槽内部后,操控条形框沿着限位槽的槽道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螺纹杆进行控制,实现顶杆升降的目的,使用者对条形框进行操控,更便于握持,比较省力,且在无需使用时,还可控制条形框进行以圆板为轴心的转动来实现竖起摆放达到收纳目的,提高了携带时的便捷性,避免了传统装置需要反复装卸而比较麻烦的情况。

6、优选的,所述条形框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延伸出矩形框外部,所述矩形框内部固定连接有簧片,所述簧片与第一定位板一侧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簧片对第一定位板存在弹性作用力。

8、优选的,所述辅助框上固定连接有矩形板,第一定位板贯穿矩形板,所述条形框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贯穿条形框,所述条形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二定位板内侧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对第二定位板存在弹性作用力。

10、优选的,所述传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出圆形框外侧并与圆形框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螺纹杆贯穿横板并与横板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可提高螺纹杆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于条形框内部,所述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贯穿圆板,所述衔接杆底部与插板顶部转动连接,第二定位板贯穿移动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可在第二定位板外侧灵活移动。

14、优选的,所述条形框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条形框一侧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贯穿通槽并与通槽相匹配,所述推动块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一端与移动板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块移动后可带动推拉杆翻转。

16、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条形框内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对移动板存在弹性作用力。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通过传动机构的设计,在插板插入插槽内部后,操控条形框沿着限位槽的槽道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螺纹杆进行控制,实现顶杆升降的目的,使用者对条形框进行操控,更便于握持,比较省力,且在无需使用时,还可控制条形框进行以圆板为轴心的转动来实现竖起摆放达到收纳目的,提高了携带时的便捷性,避免了传统装置需要反复装卸而比较麻烦的情况。

20、2、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使用者可分别控制转动杆和条形框来实现顶杆的升降,有利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选择,并且条形框还可进行竖起摆放,更有利于携带,且实现以上功能的同时,并没有添加过多的零部件,有利于生产制造和控制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杆(3),所述顶杆(3)延伸出外壳(2)外部,所述外壳(2)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框(4),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框(56)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593),所述矩形框(59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板(594),所述第一定位板(594)延伸出矩形框(593)外部,所述矩形框(593)内部固定连接有簧片(595),所述簧片(595)与第一定位板(594)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框(58)上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96),第一定位板(594)贯穿矩形板(596),所述条形框(56)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板(586),所述第二定位板(586)贯穿条形框(56),所述条形框(5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97),第一弹簧(597)与第二定位板(586)内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55)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98),所述转动杆(598)延伸出圆形框(4)外侧并与圆形框(4)转动连接,所述外壳(2)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599),所述螺纹杆(51)贯穿横板(599)并与横板(599)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板(581),所述移动板(581)滑动连接于条形框(56)内部,所述移动板(581)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582),所述衔接杆(582)贯穿圆板(57),所述衔接杆(582)底部与插板(591)顶部转动连接,第二定位板(586)贯穿移动板(5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框(56)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条形框(56)一侧设置有推动块(583),所述推动块(583)贯穿通槽并与通槽相匹配,所述推动块(583)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有推拉杆(584),所述推拉杆(584)一端与移动板(581)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8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85),所述第二弹簧(585)固定连接于条形框(56)内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螺旋千斤顶动力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延伸出外壳外部,所述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框,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纹杆。通过传动机构的设计,在插板插入插槽内部后,操控条形框沿着限位槽的槽道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螺纹杆进行控制,实现顶杆升降的目的,使用者对条形框进行操控,更便于握持,比较省力,且在无需使用时,还可控制条形框进行以圆板为轴心的转动来实现竖起摆放达到收纳目的,提高了携带时的便捷性,避免了传统装置需要反复装卸而比较麻烦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李强,柯焱焱,洪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普天精锐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4
技术公布日:2024/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