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包装,尤其涉及一种生鲜托盘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生鲜托盘是用来放置保存生鲜产品的外包装用品,比如肉类,鲜蔬水果等,现有的生鲜托盘大都配合保鲜膜使用,用来防止生鲜腐败变质,但是采用覆盖保鲜膜的方法对生鲜进行保鲜时,保鲜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并且对于还有血水的生鲜商品,比如鱼、肉等长期浸泡在沥出的血水中,使食品无法与血水隔离,容易变质,同时现有托盘不具备低温保鲜功能,在对生鲜进行储存运输过程中,一旦脱离外部供冷环境,生鲜温度会上升,因此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生鲜腐败,导致无法保证食品鲜度,进而影响生鲜品质安全。
2、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专利(cn207482568u)公开了一种生鲜托盘结构,包括盘体、蓄冷介质注入口、蓄冷介质密封盖和蓄冷介质,其中盘体中空设计,蓄冷介质分布于盘体的空腔内,蓄冷介质注入口位于盘体侧边上,蓄冷介质密封盖匹配扣合在蓄冷介质注入口上,盘体包括托底和围绕托底的边缘部,并且盘体长轴方向的中间部分环绕设置有加强结构槽,位于边缘部顶端的盘口面上设置有公锁扣和母锁扣,托底包括内托底和外托底,内托底上设置内托底方形凹槽和内托底圆形凹孔,所述外托底上设置有外托底方形凹槽和外托底圆形凹孔。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设置的锁扣构成的冷藏腔室结构容易导致盘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鲜托盘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锁扣构成的冷藏腔室结构容易导致盘体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生鲜托盘结构,包括盘体、蓄冷介质入口、蓄冷介质密封盖、盖板、若干合页、若干槽体和若干固定块,所述蓄冷介质入口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盘体的左侧,且贯穿所述盘体,所述蓄冷介质密封盖与所述蓄冷介质入口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蓄冷介质入口的右端,若干所述合页的一端与所述盘体活动连接,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后端,所述盖板的一端与若干所述合页活动连接,并位于若干所述合页的另一端,若干所述槽体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盘体的上表面,若干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若干所述固定块与若干所述槽体适配。
3、其中,所述合页包括转动轴、固定片和扇叶,所述固定片的一端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盘体的外端,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与转动轴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下端,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板的上端,所述扇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上端。
4、其中,所述盘体包括外壳和内槽,所述内槽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5、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托底、边缘部和加强结构槽,所述托底所述边缘部与所述托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托底的上端,所述加强结构槽的两侧与所述边缘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边缘部的内部,所述加强结构槽的下端与所述托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托底的上端。
6、其中,所述托底包括底板、两个外方形凹槽、两个外方形凹孔、两个内方形凹槽和两个内方形凹孔,两个所述外方形凹槽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下端,每个所述外方形凹孔与对应的所述外方形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方形凹槽,两个所述内方形凹槽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端,每个所述内方形凹孔与对应的所述内方形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方形凹槽。
7、其中,所述生鲜托盘结构还包括两根手带,两根所述手带与所述外壳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鲜托盘结构,若干所述合页的一端与所述盘体活动连接,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后端,所述盖板的一端与若干所述合页活动连接,并位于若干合页的另一端,若干所述槽体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盘体的上表面,若干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若干所述固定块与若干所述槽体适配,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合页在所述盘体上转动,将若干所述固定块扣进若干所述槽体内,以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设置的锁扣构成的冷藏腔室结构容易导致盘体损坏的问题。
1.一种生鲜托盘结构,包括盘体、蓄冷介质入口和蓄冷介质密封盖,所述蓄冷介质入口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盘体的左侧,且贯穿所述盘体,所述蓄冷介质密封盖与所述蓄冷介质入口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蓄冷介质入口的右端,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鲜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鲜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鲜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