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吨包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1110发布日期:2024-05-17 12: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吨包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货物运输,具体涉及一种吨包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1、吨包,又称集装袋、太空包、吨袋、太空袋或子母袋等,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具有防潮、防尘、耐辐射、牢固安全等特点,在货物运输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目前,吨包从港口转运至工厂仓库的方式为:首先在港口由工作人员操控起重机将吨包卸船至岸边,再由工作人员操控叉车将吨包装载至货车上,然后驾驶货车从港口出发驶向工厂仓库,当货车行驶到指定仓库后,再由工作人员操控叉车或者起重机卸货,并将吨包搬运至仓库内堆存。由于工厂仓库与港口之间路程远、地形复杂,通过货车在地面运送吨包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以致吨包运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吨包输送系统,能够减少吨包地面运输和倒运环节,以提高吨包运输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吨包输送系统,包括轿厢和悬挂输送机构,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悬挂输送机构,所述轿厢用于承载吨包,所述悬挂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轿厢在装货工位和卸货工位之间往复移动;

3、其中,所述装货工位和所述卸货工位均设置有装卸机构,所述轿厢移动至所述装货工位时,所述装卸机构用于将第一位置的所述吨包装载至所述轿厢内,所述轿厢移动至所述卸货工位时,所述装卸机构用于将所述轿厢内的所述吨包转运至第二位置;

4、其中,所述装货工位包括第一装货工位和第二装货工位,所述第一装货工位和所述第二装货工位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卸货工位包括第一卸货工位和第二卸货工位,所述第一卸货工位和所述第二卸货工位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装货工位和所述第一卸货工位位于同一侧;

5、其中,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所述第一轿厢设置于所述第一装货工位和所述第一卸货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二轿厢设置于所述第二装货工位和所述第二卸货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轿厢与所述第二轿厢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轿厢移动至所述第一装货工位时,所述第二轿厢移动至所述第二卸货工位。

6、可选的,所述悬挂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绳、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输送绳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相接,所述主动轮转动通过所述从动轮能够带动所述输送绳运动,所述输送绳还与所述轿厢相连接,所述输送绳运动用于带动所述轿厢移动。

7、可选的,所述主动轮的工作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主动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工作时,所述第一轿厢能够沿所述第一装货工位朝向所述第一卸货工位的方向移动,所述主动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工作时,所述第一轿厢能够沿所述第一卸货工位朝向所述第一装货工位的方向移动。

8、可选的,所述装卸机构包括货叉和托举部,所述货叉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托举部上,所述托举部用于控制所述货叉升降。

9、可选的,所述装卸机构还包括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连接于所述托举部,所述行走部设置于所述托举部背离所述货叉的一侧。

10、可选的,所述轿厢具有叉取部,所述吨包设置在所述叉取部上,所述叉取部包括若干个承载齿,若干个所述承载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轿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承载齿之间形成叉取空间,用于通过所述货叉。

11、可选的,所述叉取部至少设置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叉取部沿所述轿厢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12、可选的,所述吨包输送系统还包括滚筒输送机构,所述滚筒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装卸机构背离所述悬挂输送机构的一侧;

13、装货时,所述滚筒输送机构用于将卸货点的所述吨包输送至所述第一位置;

14、卸货时,所述滚筒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吨包输送至仓库内。

15、可选的,所述滚筒输送机构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靠近所述装卸机构设置,所述引导部包括支撑架、传送滚轴和接驳架,所述接驳架具有接驳空间,所述接驳空间用于通过所述货叉,所述接驳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接驳架至少设置三个,至少三个所述接驳架沿所述传送滚轴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接驳架之间、以及所述接驳架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所述传送滚轴。

16、可选的,所述货叉的工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第一伸出状态和第二伸出状态,所述货叉能够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第一伸出状态和所述第二伸出状态之间切换并与所述托举部配合以转运所述吨包;

17、所述货叉处于所述第一伸出状态工作时,至少部分所述货叉位于所述叉取空间内;

18、所述货叉处于所述第二伸出状态工作时,至少部分所述货叉位于所述接驳空间内。

19、有益效果

20、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吨包输送系统,通过悬挂输送机构连接轿厢能够远距离输送吨包,可实现在点到点之间架空,以跨越大树、桥梁、围墙或河流等障碍物,直接从港口卸货点将吨包运送至工厂仓库内,以减少吨包地面运输和倒运环节,提高吨包运输效率;同时通过在装货工位和卸货工位设置装卸机构能够取代工作人员操控叉车装卸吨包,可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两个轿厢并使两个轿厢沿悬挂输送机构的对角方向相对设置,可实现一个轿厢移动至装货工位时,另一个轿厢能够移动至卸货工位,以使两个轿厢的装货和卸货能够同时进行,即两个轿厢能够轮流装货,卸货,可进一步提高吨包运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2)和悬挂输送机构(7),所述轿厢(2)连接于所述悬挂输送机构(7),所述轿厢(2)用于承载吨包(1),所述悬挂输送机构(7)用于驱动所述轿厢(2)在装货工位和卸货工位之间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输送机构(7)包括输送绳(71)、主动轮(72)和从动轮(73),所述输送绳(71)分别与所述主动轮(72)和所述从动轮(73)相接,所述主动轮(72)转动通过所述从动轮(73)能够带动所述输送绳(71)运动,所述输送绳(71)还与所述轿厢(2)相连接,所述输送绳(71)运动用于带动所述轿厢(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72)的工作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主动轮(7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工作时,所述第一轿厢(21)能够沿所述第一装货工位(3)朝向所述第一卸货工位(5)的方向移动,所述主动轮(7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工作时,所述第一轿厢(21)能够沿所述第一卸货工位(5)朝向所述第一装货工位(3)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8)包括货叉(81)和托举部(82),所述货叉(8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托举部(82)上,所述托举部(82)用于控制所述货叉(81)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8)还包括行走部(83),所述行走部(83)连接于所述托举部(82),所述行走部(83)设置于所述托举部(82)背离所述货叉(8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2)具有叉取部(21),所述吨包(1)设置在所述叉取部(21)上,所述叉取部(21)包括若干个承载齿(211),若干个所述承载齿(21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轿厢(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承载齿(211)之间形成叉取空间,用于通过所述货叉(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取部(21)至少设置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叉取部(21)沿所述轿厢(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吨包输送系统还包括滚筒输送机构(9),所述滚筒输送机构(9)设置于所述装卸机构(8)背离所述悬挂输送机构(7)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输送机构(9)具有引导部(91),所述引导部(91)靠近所述装卸机构(8)设置,所述引导部(91)包括支撑架(911)、传送滚轴(912)和接驳架(913),所述接驳架(913)具有接驳空间,所述接驳空间用于通过所述货叉(81),所述接驳架(91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911)上,所述接驳架(913)至少设置三个,至少三个所述接驳架(913)沿所述传送滚轴(912)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接驳架(913)之间、以及所述接驳架(913)和所述支撑架(911)之间设置有所述传送滚轴(9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吨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81)的工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第一伸出状态和第二伸出状态,所述货叉(81)能够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第一伸出状态和所述第二伸出状态之间切换并与所述托举部(82)配合以转运所述吨包(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吨包输送系统,用于减少吨包地面运输和倒运环节,包括轿厢和悬挂输送机构,轿厢连接于悬挂输送机构,轿厢用于承载吨包,悬挂输送机构用于驱动轿厢在装货工位和卸货工位之间往复移动;其中,装货工位和卸货工位均设置有装卸机构,装卸机构用于转运吨包;其中,装货工位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装货工位和第二装货工位,卸货工位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卸货工位和第二卸货工位,第一装货工位和第一卸货工位位于同一侧;其中,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沿悬挂输送机构的对角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轿厢与第二轿厢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轿厢移动至第一装货工位时,第二轿厢移动至第二卸货工位。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杰,刘小辉,王健,赵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