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介质输送装置中有如下介质输送装置:具有外门以及内门,能够开启所述外门、进一步也开启所述内门,从而处理在位于所述内门的内方的输送路径中产生的介质堵塞。在具有所述外门以及内门的构造中,成为在进行了所述介质堵塞的处理之后关闭所述两门。此时,存在如下情况,若在所述内门开启的状态下直接关闭所述外门,则所述内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接触、摩擦。
2、存在如下情况,在所述内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配置有用于构成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介质支承输送部材,例如驱动辊、以及与所述驱动辊成对而输送所述介质的从动辊等。具体而言,所述驱动辊配置于一个表面,所述从动辊配置于另一个表面。
3、在这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所述“接触”以及“摩擦”而导致所述内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的一方或两方受到损坏的风险。或者,在配置有所述驱动辊与从动辊等所述介质输送支承部材的情况下,存在其中一方或两方受到损坏的风险。
4、作为这种装置的一例,可列举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不存在针对所述损坏进行考虑的记载或启发。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70556号公报
6、如上所述,在以往的构造中,存在以下风险,在具有所述外门与内门的构造中,在进行了所述介质堵塞的处理之后,若在所述内门开启的状态下直接关闭所述外门,则所述内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接触、摩擦,从而所述内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门的内表面的一方或两方受到损坏。或者在配置有所述介质支承输送部材的情况下,存在所述介质支承输送部材受到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介质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内门,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开闭;外门,位于所述内门的外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进行开闭;以及第一输送路径,在所述内门与外门关闭的状态下构建于所述内门与所述外门之间的区域,并且用于输送介质,所述内门与所述外门的一方具备接触用突部,另一方具备与所述接触用突部接触的被接触部,所述接触用突部与所述被接触部被配置为:在所述内门开启的状态下使所述外门向关闭的方向转动时,在所述接触用突部与所述被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在所述内门与所述外门之间的所述区域产生空隙。
2、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后文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所记载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对从所述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8.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