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76941发布日期:2024-06-19 12:3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硅钢出口,尤其是指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硅钢车间在炉子出口处钢带传送辊道较长,两侧无防跑偏装置,无法预防钢带跑偏,一旦钢带跑偏会造成刮边断带,导致降速生产,影响产品质量及产量,通过采用出口稳定装置设在硅钢退火炉出口,预防钢带跑偏,减少车间断带频次。

2、公开号为cn104190726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冷轧带钢防跑偏装置,包括压平机构、防跑偏机构和出料机构,压平机构包括第一上压辊组和第一下压辊组;防跑偏机构包括工作台、调向装置和导向装置,调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液压油缸、滑动块和顶压滑轮,滑动块设置在第一液压油缸的输出端、并在第一导轨上相对滑动,顶压滑轮通过连接块在第一导轨上相对滑动,滑动块与顶压滑轮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板、导向轮组和测力滑轮,导向轮组、测力滑轮固定在连接板上,测力滑轮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电子测力计;出料机构包括第三上压辊组和第三下压辊组;可以使冷轧带钢始终保持平直,不会产生窝边或因窝边拉裂断带,最终使带钢一直保持在轧制中心线。

3、上述技术中,带钢在输送过程中,通过两侧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同时驱动,带动导向装置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实现对不同宽度的带钢防跑偏控制,但是由于两侧的第二液压油缸的驱动距离不同时,导致带钢位置不再居中,给后续的收卷工作带来麻烦。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两侧的第二液压油缸的驱动距离不同时,导致带钢位置不再居中,给后续的收卷工作带来麻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包括:

3、滚筒输送机;

4、设在滚筒输送机上方的四个导向辊;

5、设在滚筒输送机上方的三个压力辊;

6、设在滚筒输送机两端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用于对不同宽度的硅钢进行限位;

7、所述限位单元设有两个;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固接在滚筒输送机底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座的上方;所述第一齿条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均固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关于第一齿轮对称;所述横杆的顶部均固接有三个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限位轮;两个限位单元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用于两个限位单元之间的联动。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连接的转轴均延伸至安装座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接有主动轮;另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接有从动轮;所述皮带的两端均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壁。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的下方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接在转轴的底部;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接在第二齿条的一端。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筒输送机的顶部固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转杆,所述转杆的中部外侧壁均固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上方均设有蜗杆;所述蜗轮均与上方的蜗杆啮合;三个所述蜗杆固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壁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固接在蜗杆的一端;所述蜗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固接有侧板;所述压力辊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相对的侧板底端。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的上方均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辊;两个所述导向辊的两端均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板;其中一个移动板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底部均固接在滚筒输送机上,所述滚筒输送机的顶部均固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均固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均螺纹连接在的移动板上,所述丝杆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滚筒输送机上。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的另一个所述移动板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底部均固接在滚筒输送机上。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均固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座上。

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辊的外侧壁均设有毛刷,所述压力辊下方的滚筒的外侧壁均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清理硅钢的外表面。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接有滑柱;所述第二齿条远离第二齿轮的一侧壁固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在滑柱上。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首先开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二齿条运动,由于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以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主动轮和从动轮同时通过驱动转轴带动限位单元同步运动,然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一齿条带动横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横杆带动支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支柱带动限位轮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到硅钢在限位轮内输送,停止第一齿轮的转动。

1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通过设置蜗轮和蜗杆,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往复转动,蜗轮带动转杆往复转动,转杆在往复转动过程中,带动侧板往复转动,侧板带动压力辊往复转动,压力辊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对硅钢进行压平,防止硅钢卷边翘起,三个蜗杆串联在一起,并分别与蜗轮进行啮合,实现了多个转杆共同转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5)所连接的转轴均延伸至安装座(34)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接有主动轮(5);另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固接有从动轮(57);所述皮带(51)的两端均套设在主动轮(5)和从动轮(57)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5)的下方设有第二齿轮(52),所述第二齿轮(52)固接在转轴的底部;所述第二齿轮(52)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58),所述第二齿轮(52)与第二齿条(58)啮合,所述安装座(34)的底部固接有电动推杆(56);所述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固接在第二齿条(58)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输送机(1)的顶部固接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转杆(44),所述转杆(44)的中部外侧壁均固接有蜗轮(43);所述蜗轮(43)的上方均设有蜗杆(42);所述蜗轮(43)均与上方的蜗杆(42)啮合;三个所述蜗杆(42)固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架(4)的外侧壁固接有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的一端固接在蜗杆(42)的一端;所述蜗杆(4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架(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4)的两端均固接有侧板(45);所述压力辊(46)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相对的侧板(45)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的上方均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辊(2);两个所述导向辊(2)的两端均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板(21);其中一个移动板(21)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26),第二导向杆(26)的底部均固接在滚筒输送机(1)上,所述滚筒输送机(1)的顶部均固接有l形板(23),所述l形板(23)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均固接有丝杆(24),所述丝杆(24)均螺纹连接在的移动板(21)上,所述丝杆(24)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滚筒输送机(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的另一个所述移动板(21)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22),所述第一导向杆(22)的底部均固接在滚筒输送机(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33)的底部均固接有两个限位块(36),所述限位块(36)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座(3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辊(46)的外侧壁均设有毛刷,所述压力辊(46)下方的滚筒的外侧壁均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清理硅钢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4)的底部固接有两个固定板(53),两个所述固定板(53)之间固接有滑柱(54);所述第二齿条(58)远离第二齿轮(52)的一侧壁固接有两个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均滑动连接在滑柱(54)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硅钢出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硅钢退火炉出口稳定装置,包括滚筒输送机;设在滚筒输送机上方的四个导向辊;设在滚筒输送机上方的三个压力辊;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首先开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二齿条运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主动轮和从动轮同时通过驱动转轴带动限位单元同步运动,然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一齿条带动横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横杆带动支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支柱带动限位轮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到硅钢在限位轮内输送,实现对硅钢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彭晶晶,冯景尧,张磊,张志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