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及施工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0366发布日期:2024-10-18 13:2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及施工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及,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及施工电梯。


背景技术:

1、施工电梯是现代建筑施工中一种常见的工程设备,可以将人员和材料由地面运送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施工质量等各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安全,只有在电梯轿厢到达对应楼层,并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可打开靠近建筑物一侧的电梯门。通常电梯门的开关设置于电梯门附近,然而,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混杂,而电梯门的开启不受限制,存在电梯门被意外打开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及施工电梯,以解决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混杂,而电梯门的开启不受限制,存在电梯门被意外打开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用于在各楼层板之间运输人员和/或物料,电梯轿厢包括:

3、轿厢本体,其朝向楼层板的一侧设置有门洞口;

4、电梯门组件,设置于门洞口处,电梯门组件包括下门,下门底部与轿厢本体底部相铰接,电梯门组件具有关闭以遮盖门洞口的第一状态,以及打开以露出门洞口的第二状态;当电梯门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下门远离轿厢本体的一端与楼层板上端面相抵接,以构造为轿厢本体与楼层板之间的运输通道;

5、驱动装置,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并与电梯门组件传动连接;

6、驾驶舱,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驾驶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电梯门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7、有益效果:通过将控制电梯门组件开闭的控制器设置于驾驶舱内,以防止轿厢本体内的人员碰到控制器,而导致电梯门组件意外开启,有利于降低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电梯门被意外打开的安全风险。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梯轿厢还包括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适于检测轿厢本体的运动状态,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具有在轿厢本体处于升降状态时的断电状态;以及在轿厢本体处于停止状态时的通电状态。

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轿厢本体的运动状态,并使控制器在断电状态和通电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控制器仅在电梯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时可以使用,有利于提高自动化水平和进一步保障安全性。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驾驶舱内部设置有操作台,驾驶员通过操作台控制轿厢本体升降;操作台上设置有身份验证装置,身份验证装置适于对驾驶员的身份进行验证,操作台具有驾驶员身份验证通过时的通电状态,以及驾驶员身份验证失败时的断电状态。

12、有益效果:通过在操作台上设置身份验证装置,以防止未授权人员操作电梯轿厢,有利于降低操作风险。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身份验证装置包括指纹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梯门组件还包括上门,上门与轿厢本体侧壁滑动连接,并适于沿重力方向上下移动,上门和下门通过传动组件联动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相连接,以通过传动组件控制电梯门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5、有益效果:通过使上门和下门联动设置,在电梯门组件的打开或关闭过程中可以起到相互带动的作用,以便于降低对驱动装置的力矩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绳索,第一滑轮设置于轿厢本体侧壁的顶部区域,第二滑轮设置于轿厢本体侧壁靠近下门顶部的区域,绳索一端与上门的下部区域铰接,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与下门远离其与轿厢本体的铰接轴的区域相铰接,当电梯门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绳索处于绷紧状态。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人员和/或物料通过的方向,下门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杆。

18、有益效果:通过在下门两侧固定连接防护栏杆,以在下门搭接在楼层板上并形成电梯轿厢和楼层板之间的通道时,对人员和/或物料的通过起到防护作用。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驾驶舱与轿厢本体之间设置有连通口,连通口处设置有格挡门,格挡门具有电梯门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关闭状态,以及电梯门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打开状态。

20、有益效果:通过在驾驶舱和轿厢本体之间设置格挡门,以避免轿厢本体内的人员进入驾驶舱;并通过格挡门与电梯门组件同步开启或关闭,以便于驾驶员在电梯门组件和格挡门打开后,通过连通口观察轿厢本体内部的情况,有利于驾驶员在确保达到可以关闭电梯门组件的条件后再关闭电梯门组件。

21、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设置于建筑物的外部,施工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轿厢。

22、因为施工电梯包括电梯轿厢,具有与电梯轿厢相同的效果,其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各楼层板(91)之间运输人员和/或物料,所述电梯轿厢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还包括与所述轿厢本体(4)固定连接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轿厢本体(4)的运动状态,并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6)具有在所述轿厢本体(4)处于升降状态时的断电状态;以及在所述轿厢本体(4)处于停止状态时的通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5)内部设置有操作台(2),驾驶员通过所述操作台(2)控制所述轿厢本体(4)升降;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身份验证装置(201),所述身份验证装置(201)适于对所述驾驶员的身份进行验证,所述操作台(2)具有所述驾驶员身份验证通过时的通电状态,以及所述驾驶员身份验证失败时的断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装置(201)包括指纹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门组件(8)还包括上门(81),所述上门(81)与所述轿厢本体(4)侧壁滑动连接,并适于沿重力方向上下移动,所述上门(81)和所述下门(82)通过传动组件(1)联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组件(1)相连接,以通过所述传动组件(1)控制所述电梯门组件(8)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包括第一滑轮(101)、第二滑轮(102)和绳索(103),所述第一滑轮(101)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4)侧壁的顶部区域,所述第二滑轮(102)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4)侧壁靠近所述下门(82)顶部的区域,所述绳索(103)一端与所述上门(81)的下部区域铰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101)和所述第二滑轮(102),并与所述下门(82)远离其与所述轿厢本体(4)的铰接轴的区域相铰接,当所述电梯门组件(8)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绳索(103)处于绷紧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沿人员和/或物料通过的方向,所述下门(82)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杆(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5)与所述轿厢本体(4)之间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格挡门,所述格挡门具有所述电梯门组件(8)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的关闭状态,以及所述电梯门组件(8)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打开状态。

10.一种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建筑物(9)的外部,所述施工电梯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及施工电梯,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其朝向楼层板的一侧设置有门洞口;电梯门组件,设置于门洞口处,电梯门组件的下门底部与轿厢本体底部相铰接,当电梯门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下门与楼层板上端面相抵接,以构造为轿厢本体与楼层板之间的运输通道;驱动装置,与电梯门组件传动连接;驾驶舱,其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器,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电梯门组件开闭。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通过将控制电梯门组件开闭的控制器设置于驾驶舱内,以防止轿厢本体内的人员碰到控制器,而导致电梯门组件意外开启,有利于降低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电梯门被意外打开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昊,俞浩,邱吉宇,张凯,赵珂,韩兆廷,李静姝,张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