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车架,特别是一种防止干涉的运车架。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国内外的车辆运输过程中,通常采用集装箱用的运车架,运车架一般包括可升降的上层平台,上层平台的两侧包括可供汽车行进的步道结构。在运输上层车辆时,可将上层平台降到最低处,通过上层平台两侧的步道结构将汽车行进到上层平台并进行固定,最后再将上层平台整体进行举升。举升后,下层平台也可以用以放置车辆。
2、但是,常规的运车架是放置在标准集装箱内进行运输的,集装箱的内部高度是一定的,因此对于尺寸较大的汽车,上层平台的步道结构可能会与下层平台的汽车顶部发生干涉。
3、因此,必须设计一种可防止干涉的运车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车架,包括用以放置运输车辆的下层平台、上层平台以及前立柱、后立柱,所述上层平台通过前立柱及后立柱固定于下层平台上方;所述上层平台包括自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步道结构,所述步道结构在横向上相互间隔,任一所述步道结构均包括分别靠近前立柱及后立柱设置的两个固定步道及可拆卸设置于两个固定步道之间的活动步道;所述上层平台具有设置于横向两侧的两个侧梁、垂直连接侧梁并位于固定步道和活动步道之间的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上设置有沿运车架横向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活动步道具有主体部和连接在主体部两侧并与轨道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轨道之间的宽度,所述配合部设置为使得所述活动步道向外拉出时,能够在轨道内旋转,使得活动步道悬挂于轨道上。
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沿横向向外突伸超出所述侧梁,所述配合部设置于主体部沿运车架横向方向的相对靠内侧,使得所述活动步道可沿所述轨道向外抽出侧梁后向下旋转,以悬挂于侧梁外侧。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步道具有主体部,所述配合部是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前后两侧,所述活动步道通过滚轮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部设置于主体部横向两侧,所述主体部包括步道本体及设置于步道本体横向两侧的第一固定侧梁和第二固定侧梁,所述第一固定侧梁和第二固定侧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活动步道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固定侧梁和第二固定侧梁与所述固定步道的两侧相齐平。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侧梁相对靠内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侧梁包括两个第一端面,所述配合部自所述第一固定侧梁的两个第一端面向相反的方向凸伸形成。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横梁上设置有用以限制活动步道移动位置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固定横梁的限位部。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自所述限位部沿横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在运车架横向方向上的内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延伸部相配合固定的配合孔。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部是滚轮,所述固定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以限制所述活动步道向外移动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轨道靠近外侧的一端以防止滚轮脱离轨道。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横梁上还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活动步道向固定步道之间移动到位时,对所述活动步道进行锁紧固定。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横梁上还设置有锁紧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靠外设置的第二固定侧梁,所述第二固定侧梁包括形成于两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锁紧部配合的锁紧孔。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所述活动步道能够向外拉出时在轨道内旋转,使得活动步道悬挂于轨道上以避让下层车辆,从而下层平台驶入的车辆能够拥有更多的空间,并防止与上层平台发生干涉,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一种运车架,包括用以放置运输车辆的下层平台、上层平台以及前立柱、后立柱,所述上层平台通过前立柱及后立柱固定于下层平台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平台包括自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步道结构,所述步道结构在横向上相互间隔,任一所述步道结构均包括分别靠近前立柱及后立柱设置的两个固定步道及可拆卸设置于两个固定步道之间的活动步道;所述上层平台具有设置于横向两侧的两个侧梁、垂直连接侧梁并位于固定步道和活动步道之间的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上设置有沿运车架横向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活动步道具有主体部和连接在主体部两侧并与轨道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轨道之间的宽度,所述配合部设置为使得所述活动步道向外拉出时,能够在轨道内旋转,使得活动步道悬挂于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沿横向向外突伸超出所述侧梁,所述配合部设置于主体部沿运车架横向方向的相对靠内侧,使得所述活动步道可沿所述轨道向外抽出侧梁后向下旋转,以悬挂于侧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是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前后两侧,所述活动步道通过滚轮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设置于主体部横向两侧,所述主体部包括步道本体及设置于步道本体横向两侧的第一固定侧梁和第二固定侧梁,所述第一固定侧梁和第二固定侧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活动步道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固定侧梁和第二固定侧梁与所述固定步道的两侧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梁相对靠内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侧梁包括两个第一端面,所述配合部自所述第一固定侧梁的两个第一端面向相反的方向凸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梁上设置有用以限制活动步道移动位置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固定横梁的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自所述限位部沿横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在运车架横向方向上的内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延伸部相配合固定的配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是滚轮,所述固定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以限制所述活动步道向外移动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轨道靠近外侧的一端以防止滚轮脱离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梁上还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活动步道向固定步道之间移动到位时,对所述活动步道进行锁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靠外设置的第二固定侧梁,所述第二固定侧梁包括形成于两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锁紧部配合的锁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