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机构、传送装置、制冷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当传送装置被应用于低温高湿环境时,传送装置及其表面的被传送物体容易发生冻结情况,从而导致传送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2、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传送带及其表面的被传送物体因冻结发生粘连,在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偏心辊,通过偏心辊的旋转将传送带向上顶起,从而避免传送带及其表面的被传送物体因冻结发生粘连。但由于偏心辊转轴和支撑架之间存在旋转间隙,水分在旋转间隙中冷凝冻结,容易导致偏心辊无法进行正常旋转,从而无法通过偏心辊将传送带及其表面的被传送物体顶起,可靠性较差,无法实现传送装置的防冻结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机构、传送装置、制冷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偏心辊容易因冻结无法正常旋转,导致传送装置的防冻结功能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机构,包括:
3、支撑主体;
4、多个偏心结构,多个偏心结构转动设置于支撑主体上;偏心结构在周向上具有多个支撑点,多个支撑点与偏心结构的旋转中心之间的间距沿偏心结构的周向呈变化设置;
5、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与支撑主体对应设置,用于提升支撑主体的温度。
6、可选地,支撑主体具有容置槽,偏心结构转动设置于容置槽中。
7、可选地,支撑主体中开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排水结构。
8、可选地,支撑主体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支撑单体,支撑单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支撑单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匹配设置。
9、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支撑单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可拆卸式的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单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10、可选地,支撑主体具有第一支撑面,偏心结构的外周面被配置为第二支撑面;偏心结构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时,第二支撑面凸出于第一支撑面,在第二旋转位置时,第一支撑面凸出于第二支撑面。
11、可选地,相邻的两个偏心结构之间存在旋转错位角度。
12、可选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件,加热件嵌设于支撑主体中。
13、可选地,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和多个偏心结构连接。
14、可选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的第一传动件和多个第二传动件,多个第二传动件与多个偏心结构一一对应连接,第一传动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多个第二传动件转动。
15、可选地,多个偏心结构沿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传动件为齿条、链条或蜗杆,且第一传动件的长度方向与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16、可选地,第一传动件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传动单体,传动单体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传动单体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匹配设置。
17、可选地,支撑机构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罩设于传动组件的外部。
18、可选地,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防护组件均设置于支撑主体的一侧,防护组件与支撑主体之间为密封连接。
19、可选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罩和第二密封件,防护罩与支撑主体可拆卸式的连接,第二密封件抵接于防护罩和支撑主体之间。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支撑机构,还包括传送带,支撑机构用于支撑传送带,传送带可相对于支撑机构移动。
21、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传送装置。
22、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23、获取传送装置所处环境的监测温度t;
24、判断传送带是否运行异常,当传送带无法移动时,将监测温度t与温度阈值t1进行比对,若监测温度t<温度阈值t1,启动多个偏心结构;
25、若偏心结构无法启动,则启动加热结构。
26、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7、若监测温度t<温度阈值t1,获取传送装置所处环境的监测湿度w;将监测湿度w与湿度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偏心结构的动作频率。
28、可选地,湿度阈值包括第一湿度阈值w1和第二湿度阈值w2,且第一湿度阈值w1<第二湿度阈值w2;
29、当监测湿度w≤第一湿度阈值w1时,偏心结构的运动间隔时间为t1;
30、当第一湿度阈值w1<监测湿度w<第二湿度阈值w2时,偏心结构的运动间隔时间为t2;
31、当第二湿度阈值w2≤监测湿度w时,偏心结构的运动间隔时间为t3;
32、其中,t1>t2>t3。
33、可选地,当第二湿度阈值w2≤监测湿度w时,启动加热结构。
3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3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支撑机构,在支撑主体上转动设置有多个偏心结构,当传送装置发生冻结情况时,可以通过偏心结构旋转将传送带顶起,使传送带朝向远离支撑主体的方向移动,既可以避免传送带与支撑机构之间因冻结发生粘连,还可以将传送带上方的被传送物体顶散,避免传送带上方的被传送物体冻结成整体。加热结构沿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提升支撑主体的温度,当偏心结构的转轴与支撑主体之间发生冻结时,可通过加热结构提升支撑主体的温度,从而使偏心结构的转轴与支撑主体之间存在的冰体融化,进而使偏心结构的转轴可相对于支撑主体旋转,保障传送装置防冻结功能的可靠性。
1.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具有容置槽(11),所述偏心结构(2)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中开设有与所述容置槽(11)连通的排水结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支撑单体(13),所述支撑单体(1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31),所述支撑单体(1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32),所述第一连接部(1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2)相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单体(1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2)实现可拆卸式的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单体(1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具有第一支撑面(14),所述偏心结构(2)的外周面被配置为第二支撑面(21);所述偏心结构(2)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面(21)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面(14),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面(14)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偏心结构(2)之间存在旋转错位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3)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嵌设于所述支撑主体(1)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4)和传动组件(5),所述传动组件(5)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4)和多个所述偏心结构(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连接的第一传动件(51)和多个第二传动件(52),多个所述第二传动件(52)与多个所述偏心结构(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51)与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用于带动多个所述第二传动件(52)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偏心结构(2)沿所述支撑主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传动件(51)为齿条、链条或蜗杆,且所述第一传动件(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主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51)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传动单体(511),所述传动单体(511)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512),所述传动单体(511)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513),所述第三连接部(512)与所述第四连接部(513)相匹配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6),所述防护组件(6)罩设于所述传动组件(5)的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5)和所述防护组件(6)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一侧,所述防护组件(6)与所述支撑主体(1)之间为密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防护罩(61)和第二密封件(62),所述防护罩(61)与所述支撑主体(1)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62)抵接于所述防护罩(61)和所述支撑主体(1)之间。
16.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还包括传送带(7),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7),所述传送带(7)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机构移动。
17.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送装置。
18.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阈值包括第一湿度阈值w1和第二湿度阈值w2,且第一湿度阈值w1<第二湿度阈值w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湿度阈值w2≤监测湿度w时,启动所述加热结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