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覆晶薄膜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料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cof(chip on film),常称为覆晶薄膜,其常用于显示器的驱动芯片中。cof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送料装置对cof料带进行驱动送料。
2、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辊压输送的方式对cof料带进行驱动送料,压辊的压力不易调节,压辊压力过小时易打滑,造成输送失效,压轮压力过大时会使cof料带产生压痕,造成cof料带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料带输送装置,能够使cof料带稳定且准确地按预定的走带轨迹走带,有效避免cof料带在走带输送过程被刮损。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料带输送装置,包括:
3、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载带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带轮旋转,所述载带轮的周向表面上形成有供cof料带绕设的第一环形槽;
4、导轨组件,包括平行且间隔分布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围成过料导槽,所述过料导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对接,以承载所述cof料带并供所述cof料带走带;
5、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槽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针齿,所述cof料带的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上开设多个第一齿口,所述第一针齿与所述第一齿口啮合配合。
6、根据本申请的料带输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申请的料带输送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和导轨组件的配合设置,驱动组件的载带轮上形成供cof料带绕设贴附的第一环形槽,并使导轨组件的过料导槽与第一环形槽对接连通,再依靠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载带轮旋转的方式,驱动第一环形槽上的cof料带延伸至过料导槽并在过料导槽上走带。通过第一环形槽上的第一针齿与cof料带上的第一齿口啮合配合,使cof料带稳定且准确地被载带轮输送至过料导槽,防止cof料带在载带轮的旋转输送过程中沿载带轮的轴向横移而造成cof料带被第一环形槽的边缘侧壁刮损,也能够约束cof料带在过料导槽内稳定走带,对应防止cof料带在过料导槽内走带过程中沿过料导槽的宽度方向横移而造成cof料带被过料导槽的边缘侧壁刮损。如此,使cof料带稳定且准确地按预定的走带轨迹走带,有效避免cof料带在走带输送过程被刮损,实现对cof料带稳定且精准的输送供料。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带轮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载带轮上的第一环形槽分别与所述过料导槽的相对两端对接,且两个所述载带轮同步旋转。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带轮的周向表面上还形成有供所述cof料带绕设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同轴分布,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轴向宽度,且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针齿,所述第二针齿用于与所述第一齿口啮合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带轮的周向表面上还形成有供所述cof料带绕设的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轴向宽度,且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以及所述第三环形槽沿所述载带轮的径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环形槽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三针齿,所述第三针齿用于与所述第一齿口啮合配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靠近所述载带轮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靠近所述载带轮的端部均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用于将所述cof料带引导至所述过料导槽,且所述过渡件被构造为防静电结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过料导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之间的对接区,所述限位件抵持于处于所述对接区的所述cof料带,以使所述对接区内的所述cof料带的最高点位于所述过料导槽的延伸平面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与所述过料导槽间隔设置,所述压持组件在所述cof料带沿所述过料导槽每移动预设距离时将所述cof料带压持在所述过料导槽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载带轮相对所述第一导轨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轴线与所述过料导槽垂直,并使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所述过料导槽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处于所述过料导槽所在平面内。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
17、基座;
18、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以能够沿垂直所述第一导轨的方向滑移;
19、第一锁止件,用于将所述连接座锁止于所述基座;
20、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连接座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座摆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载带轮驱动连接;
21、第二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安装座锁止于所述连接座。
22、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轮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载带轮上的第一环形槽分别与所述过料导槽的相对两端对接,且两个所述载带轮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轮的周向表面上还形成有供所述cof料带绕设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同轴分布,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轴向宽度,且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针齿,所述第二针齿用于与所述第一齿口啮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轮的周向表面上还形成有供所述cof料带绕设的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轴向宽度,且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以及所述第三环形槽沿所述载带轮的径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环形槽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三针齿,所述第三针齿用于与所述第一齿口啮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靠近所述载带轮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靠近所述载带轮的端部均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用于将所述cof料带引导至所述过料导槽,且所述过渡件被构造为防静电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过料导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之间的对接区,所述限位件抵持于处于所述对接区的所述cof料带,以使所述对接区内的所述cof料带的最高点位于所述过料导槽的延伸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与所述过料导槽间隔设置,所述压持组件在所述cof料带沿所述过料导槽每移动预设距离时将所述cof料带压持在所述过料导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载带轮相对所述第一导轨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轴线与所述过料导槽垂直,并使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所述过料导槽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处于所述过料导槽所在平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