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38713发布日期:2024-11-01 19:1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膜料斗。


背景技术:

1、塑料薄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生产工艺包括混料、挤出、收卷等工序,在收卷时为保证薄膜卷材的质量和整齐,需要对其两侧边缘进行切边,所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边料,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在现有的技术中,是将边料沿着收卷装置的两侧牵引收集起来,送至薄膜挤出机回料斗收再利用。由于边料的产生量很大,需要人工不断的进行收集和转移,费时费力,同时占用空间,浪费资源。

3、因此,如公开号为cn104511983a的专利提出的一种塑料薄膜边料在线回收装置,通过真空泵将破碎机破碎后薄膜边料送至料斗,实现薄膜边料的自动回收。但是薄膜密度小且质量轻,本身便易被吹动吸附,粉碎后薄膜,更容易被环境静电等吸附,被送入料斗后吸附于料斗壁或输送通道,造成薄膜碎片残留损失,且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料斗,以解决现有回收薄膜碎片的料斗容易造成薄膜碎片吸附于料斗壁或输送通道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薄膜料斗,包括用以连通料斗的真空室,所述真空室连通有用以真空抽取薄膜的真空泵,所述料斗内转动设有用以将薄膜碎片下压的逆向螺旋叶。

4、优选的,所述料斗下端通过压料口连通有螺杆挤出机。

5、优选的,所述螺杆挤出机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

6、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设有减速机传动连接螺杆。

7、优选的,所述真空室还连通有用以储存薄膜边料的薄膜储料桶。

8、优选的,所述薄膜储料桶设有用以连通所述真空室的送料管。

9、优选的,所述逆向螺旋叶边缘设有用以破碎薄膜边料的切刀。

10、优选的,所述真空室外壁设有用以敲击所述真空室的震动摇锤。

11、优选的,所述真空泵设有用以对所述真空室抽真空的真空管。

12、优选的,所述逆向螺旋叶设有搅拌驱动器。

13、采用本技术方案,将真空室直接连通设置料斗,真空泵将薄膜直接抽取至真空室,然后通过震动摇锤直接震动真空室,使薄膜落入料斗,然后通过料斗设置的逆向螺旋叶和切刀旋转,直接将薄膜边料切碎并压入压料口,然后压入螺杆挤出机,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继续回收利用;以上过程先送料,再进一步粉碎压料,避免了薄膜粉碎太过细小残留在输送管道,且逆向螺旋叶在进一步破碎薄膜的同时,还可以将薄膜碎片压入压料口,防止薄膜残留于料斗内壁,产生浪费和污染。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薄膜粉碎太过细小残留在输送管道;

16、2、本实用新型逆向螺旋叶在进一步破碎薄膜的同时,还可以将薄膜碎片压入压料口,防止薄膜残留于料斗内壁,产生浪费和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连通料斗(2)的真空室(1),所述真空室(1)连通有用以真空抽取薄膜的真空泵(9),所述料斗(2)内转动设有用以将薄膜碎片下压的逆向螺旋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下端通过压料口(4)连通有螺杆挤出机(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挤出机(5)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通过设有减速机(6)传动连接螺杆(5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1)还连通有用以储存薄膜边料的薄膜储料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储料桶(8)设有用以连通所述真空室(1)的送料管(81)。

7.根据权利要求1-4和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螺旋叶(3)边缘设有用以破碎薄膜边料的切刀(32)。

8.根据权利要求1-4和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1)外壁设有用以敲击所述真空室(1)的震动摇锤(11)。

9.根据权利要求1-4和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9)设有用以对所述真空室(1)抽真空的真空管(91)。

10.根据权利要求1-4和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螺旋叶(3)设有搅拌驱动器(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料斗,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回收薄膜碎片的料斗容易造成薄膜碎片吸附于料斗壁或输送通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用以连通料斗的真空室,所述真空室连通有用以真空抽取薄膜的真空泵,所述料斗内转动设有用以将薄膜碎片下压的逆向螺旋叶。本技术避免了薄膜粉碎太过细小残留在输送管道,且逆向螺旋叶在进一步破碎薄膜的同时,还可以将薄膜碎片压入压料口,防止薄膜残留于料斗内壁,产生浪费和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品,马权,梁诗雨,王友清,张宏飞,陈瑞,张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