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大型桅杆式起重机平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
背景技术:
1、桅杆式起重机因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用以装卸大型、超重件货物的设备。
2、目前常用的桅杆式起重机多为定位安装场所安装,流动性差,不能方便转移场地。桅杆式起重机由于其自身尺寸大、自重重、吊臂长度较长,安装基础距离码头较近,吊臂伸进海里,吊臂重心距离海岸线距离较远,安装时只能用浮吊安装,安装费用高,工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对周围场地要求较高。安装后,当有特殊需求,需临时避让或者转移场地时,只能将设备拆除、分部件运输、重新安装,所需工期长,占用了大量的人工及机械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整机顶升平移装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转移场地。大大节省了转移场地时安拆费用及工期消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最终安装目的地不便于安装或安装成本太高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包括顶升装置、底梁支垫、千斤顶支垫和轴线车;
4、所述的顶升装置,用于顶升桅杆式起重机,包括设置在桅杆式起重机的底梁前部和底梁后部下方的千斤顶和驱动千斤顶的泵站;
5、所述的千斤顶支垫,用于设置支撑千斤顶;
6、所述的底梁支垫,设置在桅杆式起重机的底梁前部和底梁后部底部,用于在桅杆式起重机被千斤顶支撑至一定高度时,支撑桅杆式起重机;
7、所述的轴线车,包括两台,在桅杆式起重机被千斤顶顶起至设定高度时,移动至桅杆式起重机底部,用于移动桅杆式起重机;两台轴线车的中心线分别与桅杆式起重机的底梁中部的纵梁中心线重合;在所述的轴线车顶部设置底梁前部抬梁、底梁后部抬梁和底梁中部支撑座。
8、上述轴线车的均载能力较强,通过计算,合理确定支垫的位置,在合适位置设置多点支撑,确保多个车轮均匀受力。所述轴线车无需轨道和牵引,自带驱动,可360°旋转,轴线车自带顶升装置,可小范围顶升。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升时,在底梁前部与底梁中部连接处的上翼缘间隙处加装t形顶紧板;用以锁死底梁前部与底梁中部两者之间相对位置,防止顶升过程中附加弯矩对销轴的破坏,保证顶升的稳定性。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梁支垫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多个,相邻的底梁支垫之间通过键进行导向定位,便于多块底梁支垫的安装自动对齐与整体稳定性。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千斤顶支垫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多个,相邻的千斤顶支垫之间通过键进行导向定位,便于多块千斤顶支垫的安装自动对齐与整体稳定性。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千斤顶包括八台,在桅杆式起重机地梁前部设置四台,在桅杆式起重机地梁后部设置四台;底梁前部的底梁支垫位于其对应的四台千斤顶之间;底梁后部的底梁支垫位于其对应的四台千斤顶之间。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八台千斤顶通过同一套泵站同时驱动。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八台千斤顶安装方向相同,千斤顶的缸体与大型桅杆式起重机底梁采用法兰连接,活塞杆侧为球头法兰座,接触表面是球面,小角度内自调心,用以调节油缸受力。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梁前部抬梁设置四根;所述的底梁后部抬梁设置四根。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梁中部支撑座包括多个,依次安装在底梁中部的纵梁下方。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根纵梁下方的底梁中部支撑座均匀分布;两根纵梁下方的底梁中部支撑座形成对称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装置、两台轴线车、底梁支垫、千斤顶支垫之间的相互配合,无需重新拆除和安装桅杆式起重机,即可实现桅杆式起重机整体的转移场地,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拆一次装一次的过程,大量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最终安装目的地不便于安装或安装成本太高问题。一套顶升平移装置可为多台不同规格的桅杆式起重机共用。
20、平移时,两台轴线车的中心分别与底梁中部的纵梁中心线重合;在轴线车顶部设置底梁前部抬梁、底梁后部抬梁和底梁中部支撑座,通过底梁前部抬梁、底梁后部抬梁和底梁中部支撑座将桅杆式起重机的力均匀传导到两台轴线车车轮上,使轴线车各车轮受力均等。顶升时,在底梁前部与底梁中部连接处的上翼缘间隙处加装t形顶紧板;用以锁死底梁前部与底梁中部两者之间相对位置,防止顶升过程中附加弯矩对销轴的破坏,保证顶升的稳定性。
1.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装置、底梁支垫、千斤顶支垫和轴线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时,在底梁前部与底梁中部连接处的上翼缘间隙处加装t形顶紧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支垫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多个,相邻的底梁支垫之间通过键进行导向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支垫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多个,相邻的千斤顶支垫之间通过键进行导向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千斤顶包括八台,在桅杆式起重机地梁前部设置四台,在桅杆式起重机地梁后部设置四台;底梁前部的底梁支垫位于其对应的四台千斤顶之间;底梁后部的底梁支垫位于其对应的四台千斤顶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台千斤顶通过同一套泵站同时驱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台千斤顶安装方向相同,千斤顶的缸体与大型桅杆式起重机底梁采用法兰连接,活塞杆侧为球头法兰座,接触表面是球面,小角度内自调心,用以调节油缸受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前部抬梁设置四根,所述的底梁后部抬梁设置四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中部支撑座包括多个,依次安装在底梁中部的纵梁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型桅杆式起重机顶升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纵梁下方的底梁中部支撑座均匀分布;两根纵梁下方的底梁中部支撑座形成对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