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承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55639发布日期:2024-11-01 19:3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承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承重,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承重装置。


背景技术:

1、承重梁是承受电梯轿厢、对重和其他设备重量的承重钢梁,它承受了电梯的全部静载和动载,一般固定在电梯井道最上端的机房土建承重梁上,由于电梯的结构特点,承重梁不仅承托着曳引机,整台电梯,还包括轿厢、载重、对重、电缆、钢丝绳等都通过电引机而吊挂在承重梁上。

2、在对承重梁进行安装时,需要把机房楼面清洁干净,不能有灰尘及其他污物存在,然后在后续使用当中,由于建筑楼道内人员往返使用,电梯运转会产生较多粉尘,就会导致有些杂质会对承重梁板及曳引机造成腐蚀,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梯承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包括承重梁板,所述承重梁板的上端安装有曳引机,所述承重梁板的上端曳引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座相互对称,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两组所述固定机构相互对称,所述固定机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内侧共同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条,所述连接卡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连接框的内侧滤网的前方转动连接有多组扇叶板,多组所述扇叶板依次排列。

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两组固定壳,两组所述固定壳相互对称,两组所述固定壳的后端共同与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壳的前端共同与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与承重梁板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板,两组所述第一齿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在两组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齿板与固定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壳的上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

6、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板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板,两组所述第二齿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与连接卡条相贴合。

7、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一,所述连接筒一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筒二,所述承重梁板的上端开设有多组连接槽一,所述连接筒二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槽一的内侧。

8、优选的,所述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的内侧共同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连接槽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一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二,所述第二齿板与连接槽二相契合。

9、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相互对称的伺服电机,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前端与连接框固定连接,所述扇叶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杆穿过连接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多组所述第一齿轮的其中一组上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将顶板罩在承重梁板与曳引机的上方,可以对承重梁板与曳引机的上方进行防护,然后将连接卡条放置在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内侧,连接板与连接卡条自带一定的重力,使连接卡条将移动板下压,促使移动板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二齿板向下移动使得第四齿轮转动,通过一系列齿轮联动,第一齿板开始水平移动,使两组固定板共同与连接板的相抵,将连接板夹在两组固定板之间进行固定,使连接板与顶板稳定的罩护在承重梁板与曳引机的外侧,启动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的传动,扇叶板角度翻转,对内侧进行通风。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承重梁板与曳引机遮挡灰尘,并进行防护,避免粉尘中的杂质对承重梁板与曳引机造成侵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包括承重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板(1)的上端安装有曳引机(2),所述承重梁板(1)的上端曳引机(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座(3)相互对称,所述第一连接座(3)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4),两组所述固定机构(4)相互对称,所述固定机构(4)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5),所述第一连接座(3)与第二连接座(5)的内侧共同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条(7),所述连接卡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两组所述连接板(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0),所述连接框(10)的内侧设置有滤网(11),所述连接框(10)的内侧滤网(11)的前方转动连接有多组扇叶板(12),多组所述扇叶板(12)依次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有两组固定壳(41),两组所述固定壳(41)相互对称,两组所述固定壳(41)的后端共同与第一连接座(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壳(41)的前端共同与第二连接座(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5)的下端与承重梁板(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4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板(42),两组所述第一齿板(4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3),所述连接板(6)活动连接在两组固定板(43)之间,所述第一齿板(42)与固定板(43)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块(44),所述固定壳(41)的上端内壁开设有滑槽(45),所述滑块(44)滑动连接在滑槽(45)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板(42)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齿轮(46),所述第二齿轮(46)的下端啮合有第三齿轮(47),所述第三齿轮(47)的下端啮合有第四齿轮(48),所述第四齿轮(4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板(49),两组所述第二齿板(49)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10),所述移动板(410)的上端与连接卡条(7)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一(411),所述连接筒一(41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筒二(412),所述承重梁板(1)的上端开设有多组连接槽一(413),所述连接筒二(4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槽一(413)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一(411)与连接筒二(412)的内侧共同设置有弹簧(414),所述弹簧(414)的上端与移动板(410)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14)的下端与连接槽一(4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一(413)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二(415),所述第二齿板(49)与连接槽二(415)相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板(6)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相互对称的伺服电机(9),所述顶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前端与连接框(10)固定连接,所述扇叶板(12)的上端通过连接杆穿过连接框(10)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多组所述第一齿轮(13)的其中一组上端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包括承重梁板,所述承重梁板的上端安装有曳引机,所述承重梁板的上端曳引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座相互对称,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两组所述固定机构相互对称,所述固定机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内侧共同活动连接有连接卡条,所述连接卡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设置有滤网。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装置,可以对承重梁板与曳引机遮挡灰尘,并进行防护,避免粉尘中的杂质对承重梁板与曳引机造成侵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任静,孟祥鹏,周兆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佰特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