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2031发布日期:2025-01-07 20: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门,具体地说,涉及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便捷性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然而,电梯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碰撞、磨损等,经常出现损伤,影响电梯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进行电梯门的修复操作时,当下常规的操作方法均是人工检修或者使用对应的辅助工具进行检修。

2、另外,由于电梯门的自身结构以及安装方式等,电梯门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梯门移动的组件,且该组件一般是安装在电梯井内的,或者直接安装在电梯井一侧的墙体内,该驱动组件不能直接安装在墙体上暴露在外的一侧,检修操作时,还需要工作人员进入到电梯井内或者电梯门的开合部位,影响修复效率,不利于进行快速修复操作,同时站立在门体的开合部位也容易出现夹伤的情况,给检修人员带来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了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包括门框、设置在门框上的电梯门和设置在门框顶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电梯门完成开合操作,所述驱动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外保护框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保护框架的底壁上,所述外保护框架的底壁上设置有底部滑孔,所述底部滑孔用于驱动组件内的驱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所述外保护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扩口套,所述外保护框架和所述顶部扩口套内设置有检修腔室,所述检修腔室的前端部与外界相连通用于检修操作。

4、优选的,所述门框内设置有收纳槽,所述电梯门位于所述收纳槽内并与所述收纳槽之间滑动连接,使电梯门能够正常在收纳槽内滑动。

5、优选的,两个所述电梯门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人体感应操作。

6、优选的,所述外保护框架的两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侧边固定框,所述侧边固定框用于固定在墙体内,实现进行便携安装操作。

7、优选的,所述外保护框架的底部板体前侧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遮挡覆盖板,所述遮挡覆盖板用于对所述检修腔室进行遮挡操作,起到防护保护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顶部扩口套的顶部板体前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卡钩,所述遮挡覆盖板的前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搭扣,所述搭扣与所述卡钩之间卡接配合,便于进行固定操作。

9、优选的,所述遮挡覆盖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抵在所述外保护框架和所述顶部扩口套的前侧面上用于密封操作。

10、优选的,所述外保护框架的两端部与外界相连通,用于通风散热操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外保护框架,利用外保护框架对驱动组件进行支撑,由于外保护框架直接安装在墙体上,且外保护框架的前侧与外界相连通,方便检修人员直接站立在电梯门的前侧对外保护框架内的驱动组件进行检修操作,达到快速修复且人员不会被电梯门夹伤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顶部扩口套,使检修腔室部位的空间增大,利于在检修腔室部位进行检修操作,最后,遮挡覆盖板通过搭扣与卡钩固定,方便开闭操作进行快速检修。



技术特征:

1.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设置在门框(1)上的电梯门(11)和设置在门框(1)顶部的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电梯门(11)完成开合操作,所述驱动组件(2)的外部设置有外保护框架(3),所述驱动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保护框架(3)的底壁上,所述外保护框架(3)的底壁上设置有底部滑孔(30),所述底部滑孔(30)用于驱动组件(2)内的驱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所述外保护框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扩口套(31),所述外保护框架(3)和所述顶部扩口套(31)内设置有检修腔室(32),所述检修腔室(32)的前端部与外界相连通用于检修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内设置有收纳槽(10),所述电梯门(11)位于所述收纳槽(10)内并与所述收纳槽(10)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梯门(1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的槽壁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112),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2)用于人体感应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框架(3)的两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侧边固定框(33),所述侧边固定框(33)用于固定在墙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框架(3)的底部板体前侧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遮挡覆盖板(35),所述遮挡覆盖板(35)用于对所述检修腔室(32)进行遮挡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扩口套(31)的顶部板体前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卡钩(34),所述遮挡覆盖板(35)的前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搭扣(36),所述搭扣(36)与所述卡钩(34)之间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覆盖板(35)的表面设置有橡胶环(351),所述橡胶环(351)抵在所述外保护框架(3)和所述顶部扩口套(31)的前侧面上用于密封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框架(3)的两端部与外界相连通,用于通风散热操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梯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梯门快速修复与防夹装置,包括门框、设置在门框上的电梯门和设置在门框顶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电梯门完成开合操作,驱动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外保护框架,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外保护框架的底壁上,外保护框架的底壁上设置有底部滑孔,外保护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扩口套,外保护框架和顶部扩口套内设置有检修腔室,外保护框架的底部板体前侧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遮挡覆盖板,顶部扩口套的顶部板体前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卡钩,遮挡覆盖板的前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搭扣。本技术便于进行快速检修操作,同时具有防夹保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浣炬,宁世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广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4
技术公布日:20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