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9425发布日期:2025-01-17 12:37阅读:4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支承部件,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旧城改造项目的不断普及,大量的老旧居民楼都需要加装电梯,这类电梯与在建筑物中预留的混凝土井道中的安装方式不同,一般需在建筑物旁另行加装钢结构电梯井独立承载电梯,使得这类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美观性好,且不会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等优点。前述钢结构电梯井需要使用立柱进行支撑,较为常规的一类钢结构电梯井是使用四根立柱,如图1所示的安装形成电梯井道;但由于这类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因此会因立柱位于井道内部的棱角会限制了井道内部的空间,进而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尺寸以及轿厢门的宽度,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电梯井的立柱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钢结构电梯的立柱结构单一,且位于井道内部的棱角会影响电梯轿厢的尺寸以及开门的宽度等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的横截面呈两个相对的z字形结构,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形成两个互呈夹角的固定沿,所述固定沿上均设有多个螺孔。

4、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的长度,小于所述z字形结构的后端的长度。

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z字形结构的转角,以及互呈夹角的固定沿的角度均为90度。

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与所述z字形结构的后端相互平行。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本体的固定沿用于与横梁的内侧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沿上的螺孔呈纵向的列状排列,且相邻两个螺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本体由钢板弯折或焊接而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立柱本体设计为横截面呈两个相对的z字形结构,进而可在立柱本体的一侧形成两个互呈夹角的固定沿,将横梁固定在该固定沿上后,使得立柱在立面上可置于电梯井道的外部,不会因棱角而影响电梯轿厢的空间,从而提升电梯轿厢对于井道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简单易行,可用钢板弯折加工而成,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1)的横截面呈两个相对的z字形结构,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形成两个互呈夹角的固定沿(11),所述固定沿(11)上均设有多个螺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的长度,小于所述z字形结构的后端(1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结构的转角,以及互呈夹角的固定沿(11)的角度均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与所述z字形结构的后端(12)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1)的固定沿(11)用于与横梁(3)的内侧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沿(11)上的螺孔(2)呈纵向的列状排列,且相邻两个螺孔(2)之间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1)由钢板弯折或焊接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的电梯立柱结构,属一种钢结构电梯支承部件,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的横截面呈两个相对的Z字形结构,所述Z字形结构的前端形成两个互呈夹角的固定沿,所述固定沿上均设有多个螺孔。通过将立柱本体设计为横截面呈两个相对的Z字形结构,进而可在立柱本体的一侧形成两个互呈夹角的固定沿,将横梁固定在该固定沿上后,使得立柱在立面上可置于电梯井道的外部,不会因棱角而影响电梯轿厢的空间,从而提升电梯轿厢对于井道内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开谷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04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