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收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配器收纳组件。
背景技术:
1、现有使用适配器的机器或者电子产品,因受机器或者电子产品内部空间、成本以及结构的限制,通常将适配器单独包装放置,或者将适配器放置于机器内部。若将适配器单独包装放置,则单独包装的适配器与机器一起放置于箱唛中,适配器单独包装,成本将增加,且携带不方便;若将适配器放置于机器内,则机器内部空间需加大,且机器使用后适配器不便于再次放回机器内,造成收纳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针对上述问题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器收纳组件。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配器收纳组件,包括上壳子组件以及内罩子组件,所述内罩子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所述内罩子组件用于适配器的安装收纳,且安装后的所述内罩子组件与适配器能够共同置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
4、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子组件包括上壳体以及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内罩子组件包括内罩以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安装于所述内罩的顶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能够相互靠近并产生磁吸力,从而使得所述内罩子组件能够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
5、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是磁铁,所述第二磁吸件为铁片。
6、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设有安装槽,从而用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安装。
7、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罩子组件包括内罩,所述内罩包括顶板、容置腔体以及线槽,所述容置腔体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线槽之间,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纳适配器主体,所述线槽用于缠绕适配器的电线,从而将适配器收纳于所述内罩。
8、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所述容置腔体以及所述线槽是一体成型的。
9、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槽包括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绕线体,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连接有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一板、所述顶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体。
10、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槽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均设置有避让缺口。
11、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子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底面以及侧面,所述底面以及所述侧面相连接并围合成一具有内部空腔并具有一开口的壳体结构。
12、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器收纳组件,包括上壳子组件以及内罩子组件,所述内罩子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所述内罩子组件用于适配器的安装收纳,且安装后的所述内罩子组件与适配器能够共同置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从而使适配器收纳组件节省空间,适配器无需单独放置;适配器与机器装配为一体,装配简单,方便携带,且机器更加美观。
1.一种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子组件以及内罩子组件,所述内罩子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所述内罩子组件用于适配器的安装收纳,且安装后的所述内罩子组件与适配器能够共同置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子组件包括上壳体以及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内罩子组件包括内罩以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安装于所述内罩的顶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能够相互靠近并产生磁吸力,从而使得所述内罩子组件能够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上壳子组件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是磁铁,所述第二磁吸件为铁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安装槽,从而用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子组件包括内罩,所述内罩包括顶板、容置腔体以及线槽,所述容置腔体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线槽之间,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纳适配器主体,所述线槽用于缠绕适配器的电线,从而将适配器收纳于所述内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容置腔体以及所述线槽是一体成型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包括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绕线体,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连接有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一板、所述顶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均设置有避让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收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子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底面以及侧面,所述底面以及所述侧面相连接并围合成一具有内部空腔并具有一开口的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