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07321发布日期:2025-01-29 02:1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托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1、托辊是带式输送机中用量最大的部件,用于支撑输送带和物料的重量。托辊的性能好坏、寿命长短、旋转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性能。托辊在使用时,外界环境中的飞尘、雨水等易进入到托辊内造成两端轴承的损坏。

2、市面上的托辊密封结构应用在托辊的轴承室内壁和托辊轴之间,且设置在轴承外侧,大多为迷宫型五件套组合结构,整个结构的密封效果只能单靠迷宫型内外密封进行防护,由于其自身机构的局限性,密封件与轴之间的间隙较大,有一定的防尘效果,但是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会从密封件与轴之间的间隙进入内腔里,即现有的托辊密封装置的防水性不足,同时轴承座未采用密封方式,飞尘与水会从轴承座和轴之间进入到内腔,导致托辊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水性、防尘性不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尘防水较好的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依次从内向外套设在托辊轴上的迷宫内密封、迷宫外密封、防护圈;所述迷宫内密封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密封凹槽,所述迷宫外密封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凹槽相配合的密封凸台;

4、所述迷宫外密封靠近托辊轴的端面上开设有外卡设槽,所述防护圈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外卡设槽内;所述防护圈与所述迷宫外密封的对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镶嵌凸台,所述迷宫外密封与所述防护圈的对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镶嵌凸台配合的镶嵌凹槽。

5、进一步地,还包括通盖,所述通盖同轴装配在托辊轴上且设置在所述防护圈和所述迷宫外密封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通盖的横截面呈“z字形”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与托辊轴之间的支撑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外侧的隔挡部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内侧的配合连接部;

7、所述隔挡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60°≤b<90°;所述迷宫内密封靠近轴承座的端面开设有内卡设槽,所述配合连接部与所述内卡设槽配合装配。

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圈包括防护主体;设置在所述防护主体内侧与托辊轴抵接的第一横向部和通过防水橡胶圈与所述通盖配合密封的第二横向部以及与所述防护主体固定连接用于外部第一级防水防尘的倾斜环;

9、所述第一横向部的末端与所述外卡设槽配合装配,所述镶嵌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部与托辊轴抵接的相对端面上,所述镶嵌凹槽开设在所述外卡设槽的内壁上;所述倾斜环远离托辊轴的一端朝轴承座倾斜。

10、进一步地,所述倾斜环与托辊轴的轴线夹角45°≤a<90°。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橡胶圈的横截面呈“v”字形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横向部抵接的第一支撑环和与所述第一支撑环连接的第二支撑环;

12、所述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端部与所述通盖的外侧壁抵接。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套设在托辊轴上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设置在轴承的内外两侧。

14、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圈通过挡圈限位在托辊轴上。

15、进一步地,所述镶嵌凸台和所述镶嵌凹槽均包括两个。

16、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圈与托辊轴过盈配合,且所述防护圈与轴承座不直接接触。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圈与迷宫外密封之间通过半圆形镶嵌凸台和镶嵌凹槽配合密封,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即能实现防护圈与迷宫外密封较为稳固的连接和较好的密封效果,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防护圈与多密封件相互独立套设在托辊轴上,防护圈与多个密封件之间没有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合紧密性不强造成的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密封件与托辊轴之间的间隙较大,造成的外界水通过轴和密封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内部损坏托辊的现象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内向外套设在托辊轴(1)上的迷宫内密封(6)、迷宫外密封(5)、防护圈(4);所述迷宫内密封(6)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密封凹槽(8),所述迷宫外密封(5)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凹槽(8)相配合的密封凸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盖(11),所述通盖(11)同轴装配在托辊轴(1)上且设置在所述防护圈(4)和所述迷宫外密封(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盖(11)的横截面呈“z字形”结构,包括设置在轴承座(3)与托辊轴(1)之间的支撑部(11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1)外侧的隔挡部(11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1)内侧的配合连接部(1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4)包括防护主体(43);设置在所述防护主体(43)内侧与托辊轴(1)抵接的第一横向部(41)和通过防水橡胶圈(12)与所述通盖(11)配合密封的第二横向部(42)以及与所述防护主体(43)固定连接用于外部第一级防水防尘的倾斜环(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环(44)与托辊轴(1)的轴线夹角45°≤a<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橡胶圈(12)的横截面呈“v”字形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横向部(42)抵接的第一支撑环(12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环(121)连接的第二支撑环(1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托辊轴(1)上的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所述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分别设置在轴承(2)的内外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4)通过挡圈(15)限位在托辊轴(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凸台(9)和所述镶嵌凹槽(10)均包括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4)与托辊轴(1)过盈配合,且所述防护圈(4)与轴承座(3)不直接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托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辊防尘防水密封装置。本技术包括依次从内向外套设在托辊轴上的防护圈、迷宫外密封、迷宫内密封;迷宫外密封靠近托辊轴的端面上开设有外卡设槽,防护圈的内侧延伸至外卡设槽内;防护圈与迷宫外密封的对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镶嵌凸台,迷宫外密封与防护圈的对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镶嵌凸台配合的镶嵌凹槽。本技术的防护圈与迷宫外密封之间通过半圆形镶嵌凸台和镶嵌凹槽配合密封,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即能实现防护圈与迷宫外密封较为稳固的连接和较好的密封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合紧密性不强造成的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避免外界水通过轴和密封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内部损坏托辊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樊俊博,崔琦,樊莹莹,侯重章,陈玉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河山输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06
技术公布日:2025/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