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14806发布日期:2025-03-25 19:1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管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


背景技术:

1、为适合多种船型靠泊,提高码头经济效益,在潮差较大港口,有些码头结构形式采用高桩梁、板结构,码头前桩台桩基多采用钢管桩,上部结构现浇横梁、桩帽等结构,因桩顶标高较低,受潮水影响较大,作业时间短;所以高桩码头现浇横梁、桩帽的施工决定了整个码头的施工进度;现阶段高桩码头现浇横梁、桩帽吊底工艺一般有以下三种:

2、1“兜襻吊底”工艺,兜襻是采用圆钢加工制作兜,再利用兜襻挂吊底槽钢作为桩帽铺底平台;施工时,先用圆钢加工兜襻,根据钢管桩直径及桩顶到吊底梁底长度进行钢筋下料,下料后在圆钢两端加工丝扣,再按放样尺寸弯折加工成兜襻,将兜襻安装至桩顶,再依次安装吊底钢梁、次梁、面板构成现浇横梁、桩帽底模板。

3、由于兜襻吊底工艺,在浇筑混凝土时,兜襻弯折处受力后容易变形,易造成横梁、桩帽偏斜;切除兜襻时容易烫伤混凝土表面,并很难完全根除兜襻,在使用过程中兜襻位置易锈蚀,随着时间的增长可能会锈蚀结构钢筋,留下质量隐患。

4、2“钢抱箍夹桩”工艺,是将钢抱箍安装在桩上,利用钢抱箍作为横梁、桩帽底模支撑,在支撑上安装钢梁、作为桩帽铺底平台;施工准备时,根据桩径及桩帽尺寸加工制作钢抱箍,横梁、桩帽施工时,先在钢管桩上安装钢抱箍,然后在钢抱箍上安装钢梁,在槽钢上依次铺设次梁、面板构成横梁、桩帽底模板。

5、由于钢抱箍工艺,在安装、拆除时受潮水影响比较大,施工较慢,钢抱箍还易破坏钢管桩表面防腐涂层,造成钢管桩锈蚀,并在拆除时风险较大。

6、3“扁担梁”工艺,是在钢管桩顶利用槽钢制作钢支墩,在钢支墩上安装扁担梁采用反吊钢梁的方式作为底模平台;施工时,先在桩头架立槽钢作为钢支墩,然后在钢支墩上安装钢扁担梁,最后将钢侧模与底部钢梁在陆上组装后采用起重机械吊至桩头,与钢扁担梁悬吊连接,在钢楞上依次铺设次梁、面板构成现浇横梁、桩帽底模板。

7、扁担梁工艺在横梁、桩帽钢筋施工时在架梁处必须断开,影响施工整体质量;且支撑墩钢材在混凝土浇筑时埋在混凝土中,造成材料浪费,人工、起重机械投入量大,施工进度较慢,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低水位现浇横梁、桩帽施工时吊底系统技术性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包括前板、后板、外侧板、内侧板、上板、下板和拉杆,下板的长度小于上板的长度,前板、后板、外侧板、内侧板、上板和下板形成一个未封闭的长方体结构,下板靠近外侧板的一端贯穿设有底部螺栓孔,下板顶面在底部螺栓孔处焊接吊底螺杆螺母,下板未封口段与内侧板之间的前板和后板上对应开设有卡槽,内侧板中间位置预留一个侧面螺栓孔,内侧板的内侧面在侧面螺栓孔处焊接拉杆螺母,拉杆的两端加工正反丝扣,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长方体结构的内侧板上的拉杆螺母连接。

4、所述的前板、后板、外侧板、内侧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5、所述的前板、后板、外侧板、内侧板、上板和下板采用钢板制成,钢板为mm厚的qb钢板。

6、所述的卡槽的宽度大于钢管桩桩顶壁厚。

7、所述的拉杆为圆钢。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吊底装置可在陆上安装,施工速度快,吊底螺杆可重复使用,减少材料投入,安装及拆除方便,省人工及起重机械,该装置设计操作简单、便捷、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现浇横梁、桩帽施工工艺存在的弊端,可在高桩码头钢管桩现浇横梁、桩帽吊底中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9)、后板、外侧板(7)、内侧板(10)、上板(8)、下板(14)和拉杆(11),下板(14)的长度小于上板(8)的长度,前板(9)、后板、外侧板(7)、内侧板(10)、上板(8)和下板(14)形成一个未封闭的长方体结构,下板(14)靠近外侧板(7)的一端贯穿设有底部螺栓孔(15),下板(14)顶面在底部螺栓孔(15)处焊接吊底螺杆螺母(13),下板(14)未封口段与内侧板(10)之间的前板(9)和后板上对应开设有卡槽(16),内侧板(10)中间位置预留一个侧面螺栓孔(17),内侧板(10)的内侧面在侧面螺栓孔(17)处焊接拉杆螺母(12),拉杆(11)的两端加工正反丝扣,拉杆(11)的两端分别与长方体结构的内侧板(10)上的拉杆螺母(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9)、后板、外侧板(7)、内侧板(10)、上板(8)和下板(14)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9)、后板、外侧板(7)、内侧板(10)、上板(8)和下板(14)采用钢板制成,钢板为20mm厚的q355b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16)的宽度大于钢管桩桩顶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11)为圆钢。


技术总结
一种高效便捷卡槽式钢管桩吊底装置,包括前板、后板、外侧板、内侧板、上板、下板和拉杆,下板的长度小于上板的长度,前板、后板、外侧板、内侧板、上板和下板形成一个未封闭的长方体结构,下板靠近外侧板的一端贯穿设有底部螺栓孔,下板顶面在底部螺栓孔处焊接吊底螺杆螺母,下板未封口段与内侧板之间的前板和后板上对应开设有卡槽,内侧板中间位置预留一个侧面螺栓孔,内侧板的内侧面在侧面螺栓孔处焊接拉杆螺母,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杆螺母连接。本技术的吊底装置可在陆上安装,施工速度快,吊底螺杆可重复使用,减少材料投入,安装及拆除方便,省人工及起重机械,解决了传统现浇横梁、桩帽施工工艺存在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如,张碧荣,王世举,杨学建,张程威,张洪铭,任阔,林威,孙培芪,杨雨筱,罗靖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14
技术公布日:2025/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