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绑带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15638发布日期:2025-04-07 22:43阅读: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绑带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绑带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绑带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绑带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固定或封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绑带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绑带上料方式往往存在着供料不稳定、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

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绑带通常直接从进料组件传送到使用点,没有中间储存和缓冲环节。这种方式在高速度、高负荷的生产环境下容易导致进料组件的压力过大,进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效率。此外,由于缺乏缓冲机制,一旦进料组件出现故障或延迟,整个生产线可能面临停工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绑带上料装置。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储料组件,所述储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导轨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导轨上的重力块,所述重力块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绕带轮,所述支撑导轨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3、所述进料组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用于向所述进料口输送绑带,所述绑带从进料口向下绕过所述绕带轮,再经所述出料口引出,以此供料。

4、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输送滚轮,该两个输送滚轮之间形成允许绑带通过的送料空间,所述输送滚轮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做旋转运动,以此将位于送料空间中的绑带输送至进料口处。

5、所述出料口处安装有导向滚轮。

6、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滚轮及绕带轮分别安装在一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分别与导向滚轮及绕带轮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作业时,所述绑带穿设在所述限位空间内。

7、此外,所述重力块的底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配重块。

8、所述输送滚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9、本申请的方案中,在绑带从进料口进入后,在重力作用下带动重力块下降,同时绕过绕带轮形成一个u形储存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储存较长的绑带,提高了储存效率。同时可以减少进料组件的压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进料出现短暂中断时,储料组件中的绑带可以继续供应,重力块会缓慢上升。进料恢复后,重力块又会缓慢下降,补充储存的绑带。有利于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减少因进料中断导致的停机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组件以及储料组件,所述储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导轨(200)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导轨(200)上的重力块(201),所述重力块(201)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绕带轮(202),所述支撑导轨(200)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03)及出料口(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输送滚轮(100),该两个输送滚轮(100)之间形成允许绑带通过的送料空间,所述输送滚轮(100)通过旋转驱动机构(101)驱动做旋转运动,以此将位于送料空间中的绑带输送至进料口(203)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04)处安装有导向滚轮(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滚轮(205)及绕带轮(202)分别安装在一限位槽(207)中,所述限位槽(207)分别与导向滚轮(205)及绕带轮(202)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作业时,所述绑带穿设在所述限位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块(201)的底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配重块(20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绑带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轮(100)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绑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绑带上料装置。本申请的绑带上料装置中,在绑带从进料口进入后,在重力作用下带动重力块下降,同时绕过绕带轮形成一个U形储存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储存较长的绑带,提高了储存效率。同时可以减少进料组件的压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进料出现短暂中断时,储料组件中的绑带可以继续供应,重力块会缓慢上升。进料恢复后,重力块又会缓慢下降,补充储存的绑带。有利于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减少因进料中断导致的停机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精正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702
技术公布日:2025/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