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胶带缠绕,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可调节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1、胶带生产缠绕是指将胶带材料从母卷上转移到子卷上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在胶带生产线上完成,整个胶带生产缠绕过程需要密切监控和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的胶带产品。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9688853u)公开了一种透明胶带生产用可调节缠绕装置,其中记载了:“多个第一套筒,呈圆周固定在所述齿盘上;第一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防止卷芯在缠绕时滑动影响其生产质量,同时有效地防止将卷芯张紧变形。”,还记载了:“通过三个可调节的夹持板对卷芯进行固定,有与卷芯多为纸制,因此有可能出现张紧力度不足或者张紧过度的情况,当张紧不足时,则有可能导致卷芯滑动无法缠绕胶带,当张紧过度则有可能导致卷芯缠绕不均匀出现褶皱。”的技术问题。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利用对张紧板的调节来实现对卷芯的限制,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但是直接将母卷插在转轴上,无法确定母卷所在的位置与子卷是否齐平,并且随着缠绕的进行,部件之间产生的运动可能会使得母卷的位置发生抖动,进而使得缠绕出现褶皱,影响最终的缠绕效果,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调节缠绕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缠绕装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可控制限制板的升降,进而可在限制板脱离母卷杆与子卷杆的时候将母卷与子卷的卷芯放置好,之后随着限制板的下降可对子母卷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在缠绕过程中母卷发生抖动造成缠绕出现褶皱的情况,并且升降的方式可以使得装置适应多种长度的子母卷加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转动块的转动使得子母卷缠绕的过程中更加平稳,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节缠绕装置,其应用于透明胶带加工可调节缠绕装置。
4、所述可调节缠绕装置具体包括:
5、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6、所述限制机构包括支撑框、支撑壳、收卷电机、限制组件、支撑组件,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壳,所述装置底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壳的底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框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框的内壁,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装置底座的顶部,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杆的外壁,所述限制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底座顶部的母卷杆,所述母卷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与支撑壳的上表面的高度一致,所述支撑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子卷杆,所述子卷杆固定连接在支撑壳的内壁。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轨、伺服电机、驱动组件、固定组件,所述支撑壳的内壁且位于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内壁,所述固定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齿圈,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在内齿圈的外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壳内壁上表面的多个从动齿轮,多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啮合在内齿圈的外壁,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在第二锥齿轮的外壁,所述转动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滑动连接在固定板的内壁,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转动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摩擦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缠绕装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可控制限制板的升降,进而可在限制板脱离母卷杆与子卷杆的时候将母卷与子卷的卷芯放置好,之后随着限制板的下降可对子母卷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在缠绕过程中母卷发生抖动造成缠绕出现褶皱的情况,并且升降的方式可以使得装置适应多种长度的子母卷加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转动块的转动使得子母卷缠绕的过程中更加平稳,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缠绕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即可调节多个顶板与摩擦垫同时向支撑壳的中心处靠拢或者远离的程度,进而使得装置可适应多种不同大小的子卷的卷芯,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在对卷芯内侧挤压的过程中,摩擦垫增大了顶板与卷芯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卷芯固定的稳定性,同时将卷芯由上部直接穿过子卷杆进行放置,可使得卷芯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下落至支撑壳顶部,且由于支撑壳与承接板的上表面高度一致,使得对子母卷相对位置的调节过程更加便捷,进而提高了胶带缠绕加工的效率。
1.一种可调节缠绕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机构(2),所述限制机构(2)上设置有固定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框(4)顶部的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转动连接在支撑框(4)的内壁,所述第一螺纹杆(6)转动连接在装置底座(1)的顶部,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框(4)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限制板(7),所述限制板(7)滑动连接在固定杆(8)的外壁,所述限制板(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底座(1)顶部的母卷杆(9),所述母卷杆(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承接板(10),所述承接板(10)的上表面与支撑壳(11)的上表面的高度一致,所述支撑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子卷杆(13),所述子卷杆(13)固定连接在支撑壳(1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轨(16)、伺服电机(18)、驱动组件、固定组件,所述支撑壳(11)的内壁且位于固定板(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轨(16),所述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18)输出端的主动齿轮(19),所述主动齿轮(19)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2)的内壁,所述固定轨(1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齿圈(17),所述主动齿轮(19)啮合在内齿圈(17)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壳(11)内壁上表面的多个从动齿轮(20),多个所述从动齿轮(20)分别啮合在内齿圈(17)的外壁,所述从动齿轮(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支撑壳(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壳(22),所述转动壳(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一锥齿轮(21)啮合在第二锥齿轮(23)的外壁,所述转动壳(2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4),所述第二螺纹杆(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制块(25),所述限制块(25)滑动连接在固定板(12)的内壁,所述第二螺纹杆(24)位于转动壳(2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6),所述顶板(2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摩擦垫(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