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开路系统中的物品的方法及整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701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度开路系统中的物品的方法及整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描述一个将物品从装货点调拨到卸货点的方法,这里卸货点的位置在物品引入系统时尚未确定,正如机场行李调度的情况,在登记时,行李要去的调运点尚未确定。行李由车传送,每辆车由其固定编码给出电子特征,在装货时,其上附加一个每次可变的,确定物品目的地的编码。
在通路道岔附近有装置能在车通过时刻读这些编码,并能相应地操作道岔以将所述车引向预设调运点。
已有的传送和调度系统中,若干车对应于同样数量的终点,沿预定通路运行,在通路上预定点处将物品卸下。
在这样的系统中,物品就在装货时被赋于一个相应于其目的地的编码;沿路分开或集中的适当的装置用来控制沿其通路运行的车,并用来在车通过相应集结站前时启动卸货装置。
一般来说,这种系统中物品引入点较少,而目的地较多,因而卸货站也多;这一类的典型的整套设备有邮局中的邮件分拣设备,或大的邮政订货公司里的订货单分拣系统。
在其它情况下,如机场的行李输送,引入点多,而卸货站或区域少,并且在登记时尚未确定。
这样就不可能在引入和调运点之间安排固定而且直接的通路,因而也不可能给物品一个与众不同的卸货站编码。
另外,把物品引入系统的工作可能要在距起飞很长时间时就完成,这就要求把行李在有选择地送往调运站前存在停放区。
现在已有把行李从登记处自动运送到卸货区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美国专利第4,058,217号涉及一种用以向每件物品提供一张由一专门机器分发的标签的流程,其中标签上写有有关行李被中心计算机引向的目的地的自动可读信息。
然而这个系统没有充分考虑下面事实,在登记时经常没有空闲的调运点,或调运点尚未建立,大批储存站为所有车共用。也就是说,它们不以目的地区分;因而由于这种任意战存状况,必须进行长时间工作以恢复到行李有确定目的地的状况。
这样就必须依赖手工调度,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率。
美国专利第4,239,434描述了一个以探测行李重量为基础的流程,然而该工艺没有考虑到下面事实为到达调运点行李所走的通路并不是预定的;实际上,这种工艺只适用于静态通路的情况。
美国专利第3,260,349处理将行李送至卸货站之前存储行李的问题,靠再循环行李没有使问题得到满意解决;然而,这样一个未经选择的储存系统带来许多不便。
这些专利-无论它们给出的结论多么不令人满意-被用作参考以证明研究航空行李装卸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所述可清楚地看到开路型系统中的行李调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工艺,在其中行李由本传送,每辆车在引入系统时,被赋于一个含确认行李的所有必要信息;而且,这样的编码或记号可以包含若干其中加入相应的各种信息,如航空公司的名称,航班号,旅客姓名等的编码形式的数据的区域。
车上备有其自己的固定的编码,如条形编码,该编码是其识别标记,能被在通路中岔口附近设置的已知类型的读出器探测到。
在控制整个系统的中心计算机的存储器中,有使所述编码与加到存储器内的(a.m.)信息相联系的装置,以使系统能进行更多的工作。
这样每辆车由两个特殊的,相互独立的编码来识别,根据要执行的任务分配的记号,以及固定的作为该车识别标记的条形编码。
记号由靠作用于将车引向其目的地的道岔装置判读;也在通路上被检测的条形码向中心计算机提供每辆具有一相应的确定任务的车的允许检查的信息。
这是一种交叉复核系统,意在避免分拣行李中的错误。
事实上,如果记号足以引导车到预定集结站,条形编码能进行一附加核查,看是否每辆车都合适地完成了任务,即检查所有负有给定任务的车-而且只有这些车-到达了一预定的卸货区。
前面提到的信息可和其它数据,如顺序登记号和登记台号一道输到中心计算机里。
这样,系统就配备有任何对识别所运物品及运送装置的有用的数据。
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无限制的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一套体现本发明的工艺,用以机场行李调度的设备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行李逻辑调度的框图;
图3是装在每辆车上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4和5显示一种可用于图1中设备的道岔;
图6示意地显示操纵道岔的机械装置。
图1的设备主要包括若干部分,即一个车集中区1,每辆车被一表示该车是否可用的编码标记;
若干登记区2;
一个主循环圈3派往待进入装货状态的飞机的车的存储区4卸货区5;
到达及转运行李的装载区6;
将车从通路中移到集中区,从集中区移到登记台,再返回通路的过道8、9和10。
最好给每辆装备一个独立的马达,使它能在开路区运行;而在固定通路区,如在登记处附近的集中区和装货区,或上行和下行过道(当设备在不同高度时),最好用链条方式传送,这样车将在所有这些区域同步移动。
没有对构成整套设备的单个装置作详细描述,因为它们的类型一般都是已知的,或者它们已在其它专利如前述的技术参考文献中被描述过。
可编程序的逻辑控制装置,以下简称“PLC”,位于网路岔口附近,并输有关于待装货的出发飞机的信息。
这些执行可编程序局部控制器功能的装置控制通路选定装置,如道岔等的动作,以根据从控制器前通过的车上所标编码使其沿最佳路线到达目的地。
在车与固定的PLC装置之间产生识别编码信息交换;在所读编码与储存编码相符的情况下,装置将把车引向一预定调运点;否则,车将继续沿通路运行,并且如果有必要,到达为每架飞机指定的储存区。
车给出的信息可包括可行性或故障信息;在这种情况下,PLC将把与引到集结区或到修复区(如果有故障的话)。
如以上所述,传送车最好是自身驱动的;马达馈电系统通过已知种类的装置由装在车内的微计算机控制,装在车轮上的探测器发出有关通路工作条件(如长跑道集中区,正常转区等的通畅与否)和交通工作条件(如线路、障碍等)的信号,以使逻辑装置能根据不同工作条件,调节车行进速度,以达到最大允许速度。
其它探测器向巡辑装置发信号报告固定障碍的存在和/或车与外面部件如其它车有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逻辑装置就使马达处于最低速度状态,以便除去障碍。当通路上发现有障碍时,馈电停止,控制装置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作重复尝试以恢复运行。
在储存区,车通常互接接触。与之相一致,一种特别的音调或调制载波被加到母线中,而接收到表示在存储区内的所述音调的微计算机将取消PLC恢复运行的定时尝试;当该音调消失时,操作可重行开始。
本工艺因而可称为采用开路的异步调度工艺,其中主控制计算机(MCC)通过探测信息和发出指令与受控部件“对话”;不同的语言层次对应于各种装置响应性的不同程度。
在第一层次,主计算机MCC分别与机场信息系统(AIS)和逻辑信息系统(LIS)以及控制室成网路连接。设备的辅助系统在一不同的语言层次工作,它更适于主计算机和通路控制单元(PCU)之间交换的信息和指令,PCU具有管理在由通路分隔成的不同区域如集中储存区等内的交通的功能。
一个更简单的语言层次被用来进行通路控制单元(PCU)和可编程序的局部控制器(PLC)之间的对话,这就是判读车上所标信息,控制道岔驱动器,识别来自用以探测道岔位置的探测器的数据。
PLC接受如何运转赋有给定编码的车的指令每辆车不断地发出当它负有运输任务时,所给数据(例如航空公司-航班-目的地的组合),或表示它处于空闲状态,可去执行另一任务的一个编码,或一个使之能被检查站截住的故障编码。
在道岔附近,一个固定的接收装置接收由车发出的编码并将它送到局部PLC,局部PLC根据该编码是否属于需拦截的车来启动或不启动道岔机电控制。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工艺,下面按设备内所划分的区域来详细描述各种调度操作。在登记点的装货。
一个固定接收器11接收表明车是空的并可以装货的编码;发射机12标一个虚构编码,接收机13查验该虚构编码是否被车精确复制;如果是,车就被通过道岔14引向通路8的上行路段,然后到达集结区1。
车从区域1通过下行路段10到达登记点,在这里行李被称重,其尺寸也被自动检测。
在登记点,操作人员借助一键盘给行李加上航空公司-航班-目的地编码,该编码被存储到局部PLC中。然后控制登记区的PLC预定一辆新来的空闲车并进行控制,使行李借助传送带16从装货站移到车上。
经过下行通路9之后,车又通过发射机17,发射机17给车作标记,在车固定编码上又加上有关待执行的任务的信息。
该信息被下面的接收机18核查,在得到可靠结果的情况下,接收机18触发车的固定编码(由条形编码阅读器19查对)和关于“任务”的数据(旅客姓名,航空公司,航班,目的地之间的在主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内的联合。
然后车进入主调运回路,开始靠其内的马达自主地移动,同时继续发出标明行李,货运公司,目的地等的编码。
每当车靠近一道岔时,相应的装置就探测其上的编码,并根据主计算机发出的指令作用于开关如果飞机将进入装货状态,道岔将被驱动,将车送往相应区域,而若飞机尚未就绪,带有这样编码的车就被引向存储区。
空车被拦住,并再循环到相对于上行路段8的区域。
储存区去往储存区的车沿环路20运行当固定接收器21探到一辆待存到其领地内一个区域如区域22内的车的编码时,它就及时启动道岔23。如果一个区域准备储存标有一确定编码的车,则在拦截位置设有机械封锁装置24,该装置构成所有第一辆车的停车点;如果一区域不准备储存标有一定编码的车,则使机械封锁装置处于非拦截位置,从而将该区域变为一段正常通路,当需要替代路线时便可启用。
当宣布卸货区可接纳标有一定编码的车时,在含有靠该编码确认的车的储存区内的机械封锁装置就被设定在非拦截位置;同时,装在靠该编码辨认的车上的逻辑控制装置得到这一新状态的信息,使车子运行,进入通向卸货区的通道。
向卸货区的行李传送来自主调运回路3和来自集结区的车由一接收器25和一条形编码判读器26识别。
车到达卸货区27时,它通过如装在车上的回转带等装置自动卸下行李。
一旦车通过了卸货区,就另有控制装置该查行李确定已卸下,并用前述方法给车加上“可用”编码。
然后,在开始在设备内再循环,或根据需要,被引向专门为空车的储存区。
新到行李的分拣新到飞机卸下的行李装到区域6的车上,每辆车根据具体情况标上关于某一交货转台的目的地编码,或标上一个显示该车将转到另一飞机的编码。
如果接收器27接收到显示新来车的目的地是,比如说,转台7,它将作用于道岔28。
与接收器27相联系的条形编码判读器核对车的编码,以检查所述车确实装着有同样目的地的行李,之后车把行李卸到传送器29上,传送器29再把行李运到发货转台。
卸货后,车被发射机30标上一个“可用”编码,在车被发放到主通路中前,接收器31查验此编码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如果装在相应于到达区6的车上的行李要被调到另一架飞机,该车将在主调运环中循环,然后受到象来自登记处的车一样的对待。
一件行李的选择提取要有选择地提取一件来自储存区的行李,须用每个传送车的识别数。
事实上,在系统数据库中储存有行李编码,旅客姓名,靠条形编码识别的传送车的分类号码的组合。
要提取某一件行李,则要处理有关的储存区内的车当所查车通过条形编码判读器之前,登记时被赋于的编码或记号被另一目的编码所代替,车被引向主通道,然后到达目标区。
为了拦住已在卸货区附近的一件行李,可采用类似的工序。
为完善此说明书,下面将描述所用实现本发明的工艺的装置,虽然它们并不构成权利要求的内容,而且有些已在本申请者以前的专利或申请中描述过,如意大利专利1,140,188号或意大利申请22264A/84号,23110A/84号20779B/85和24227B/85号。
进行上述操作最重要的装置是车,轨道,可编程序的控制装置和推进部件。
每辆车都装备有一卸货部件,它可通过装在车上的独立马达来操纵,也可通过外部设备如链条或升降机等来操纵。
每辆车上都装有已知类型的卸货装置,例如构成其上放置待分拣物品的传送平面的传送带,它可由已知装置驰动,如靠与传送带驱动滚筒相连的独立马达,或靠安装在相应的卸货站,并适于通过车上的连接装置连接并与带驱动滚筒相连的外部马达来驱动。
车上配备有一台微计算机,一个收发机,一些探测装置,如一个临近探测器,一个防碰撞探测器和一个机械封锁探测器。
图3显示连接图,其中31是处理各种接收到的信息并控制车的功能的微计算机;
32是一个辨别母线中出现的音调,随即向微计算机送去一个相应的信号的区域解码装置;
33是一个机械封锁探测器,如探测任何由控制系统启动的机械封锁,如储存区的封锁的磁探测器;
34是一个探测车的一个轮子的运动并发信号给微处理机,报告车在运行中的探测器;
35是一个探测通路中出现的障碍,并随即发出一个信号给微计算机,以使后者降低行车速度,避免碰撞的临近和接触探测器;
36是由微计算机1控制,通过母线37馈电的车马达单元,母线37除了提供电源外,其中还有及时解码后,向微计算机报告车的位置的电信号通过;
38是被加在车上,含待执行“使命”的特征数据的标记信号的输入线;
39是验明车,并被连续发出,由将采取适当步骤使车到达其目的地的PLC装置接收的标记信号的输出线。
图4到6中所显示的轨道或道岔装备有能按为每辆车编的程序调节线路的变向器。
这些道岔与固定在车上并在座槽40中移动的导向轮啮合;道岔控制一可是电动的,也可是气动的-由PLC单元支配。
车运行时通过从动轮架在作为滑道的轨道41上。
这些滑道在图4和6中显示,可见变向器处于两个确定车行进路线的可能位置。
可编程序的控制器是位于轨道的道岔附近的电子装置,并装备有收发机和可编程序的逻辑装置。
根据程序,PLC装置控制道岔,如通过电伺服马达。
图2显示PLC逻辑枢图,其中42是机场主计算机43是处理来自计算机42的信息的节点(它接收关于起飞时期和开始装货的信息;从登记点接收关于行李的数据;把42接收到的目的地线索与有关行李联系起来;通知目的地的其它装置;为每件行李选择最佳路线;向其它控制装置通报为每件行李规定的路线检验系统中的行李是否被恰当分拣);
44是一个辅助系统,它控制设备的布局,使节点43接收到系统工作条件的信息,借助电视终端提供控制系统必要的信息;
45是PLC网路,它由若干通过高速局部网路与辅助系统44相连的PLC单元组成,靠驱动道岔执行车辆分拣;
46是每辆车上的微计算机,它与系统交换信息;
47是一个条形编码判读装置,它探测每辆车的号码。
将行李引入调度系统时,行李被分配给各自的车,设在循环起点的PLC单元接收识别编码并在车通过它之前将此编发给车。
推进器是,例如,由电磁控制的气动装置或由车本身电或机械驱动的凸轮控制的气动装置,其位置相应于从一个传送系统到另一个传送系统的通道;更确切地说,其位置在车从靠自身马达带动所走的通路转向靠传送链条驱动。(就如在上行和下行路段8、9和10或在集结区1中的情形一样)的通路的地点。
推进器组件的动作与升降器(上升或下降运动中)同步,这样车就每隔由传送器本身工作周期决定的一定时间间隔被推上传送器。
权利要求
1.用以调度在开路输送系统中的物品的工艺,其中每件待调度物品被装在由与主计算机相连的电子系统控制,沿靠道岔相互连接的滑道移动的车上,其特点表现在以上事实每辆车一靠一固定编码识别一在每次装货时被赋于一个关于所运物品最终目的地的各种数据的识别编码,所述编码被沿路布置的逻辑装置用来控制道岔和运送车到达预定目的地。
2.用以调度物品的工艺,其中每件物品都被装在标有一永久编码,沿被道岔连接起来的通路运行的车上,其特点表现在以上事实-在每辆车的永久编码上附加一个标记行李目的地的临时编码;-所述编码存储于一个控制整套装置的电子系统中,直到完成卸货任务;-一条专门路线被划给所述车;-关于每辆车的路线的信息,作为车本身编码数字的函数,被发送到道岔控制装置;-每辆车行进时,其关联编码被设在道岔附近的装置探测;-道岔在为总控制系统接收的,作为探测到的编码组合的函数的信息基础上受到控制。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工艺,其中每辆车只有在永久编码和给予车本身的临时编码的合适联合得到查验后才能开始运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工艺,其中每辆车上的逻辑装置借助沿车马达馈电线的调制载波得到车本身在通路中的确切位置。
5.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到4的工艺的整套设备,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事实在包括若干由道岔相连接的通路,以及若干沿所述通路运行,各自由一固定编码识别的车的分拣系统中提供下列装置-给每辆车的固定编码附加识别运载物品最终目的地的临时编码的装置;-沿路设置的,用以连续探测每辆车的编码并相应地作用于道岔的装置;-在车到下集中区时,适用于卸下所载物品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整套设备,其中每车装备有独立的马达,所述马达通过沿路设置的母线被馈电。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整套设备,其中相应于各个路段,有一个调制载波引入母线,在每辆车上装有适于探测所述载波并根据车本身所在路段相应地控制车的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整套设备,包括车在其上不同步运行的路段,和车在其上同步移动的预设路段,被外部装置驱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整套设备,其中轨道组件包括空车储存区;给带有行李的车编码和装货的区域;空车再循环区,空车从这里被送回储存区;已载货物的车辆的集结区;卸行李区;引导空车回储存区的区域。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整套设备,其中每辆车上装备有用以存储位于车上的探测器发出的信息微计算机装置,以使车停止或以合适速度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整套设备,其中所述探测器为临近探测器和接触探测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整套设备,其中信息系统根据其控制的功能的复杂性采用不同的语言层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以把物品从装货调运到在物品引入系统时尚未建立的卸货站的工艺及整套设备,本发明提供每次以在装货时赋于物品的特别编码的函数形式确定的物品沿路的路线选择。货物的运送由装备着能接的,存储信息,并能与控制装置交换信息的装置的车,以及在道岔附近沿滑道放置的驱动装置完成。
文档编号B65G43/10GK1043287SQ88108499
公开日1990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0日
发明者坎茨恩·弗朗西斯科 申请人:坎茨恩·弗朗西斯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