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开启式方便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395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开启式方便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倾斜(倒)便可将容器里液体“倒”出的底开启式方便容器。
现有的诸类容器,如燃料油桶、油漆包装桶、水桶及民用食物油桶等等,大多采用下面全封闭,顶端开口或从侧面焊接一水咀的设计方式,倒出液体需将桶体倾斜,直至桶体倾倒才能将液体全部倒出,如果要把大口径容器里的液体倒入小口径的容器里,对操作者来说,倾倒时不溅出是十分困难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方便地将液体倒出,又不需倾斜容器,且无溅出的底开启式方便容器。主要适用于车辆水箱加水,补充加入其它液体等。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底开启式方便容器,它由容器壳体(1)、注入口(3)组成,其特征在于方便容器的排出口(4)设置于容器壳体(1)的底部。排出口(4)是一个密封装置(14),密封装置(14)是由盖子(16)与壳体(10)固定连接,连接杆(8)穿过盖子(16)的中心孔(16a),一端与提拉环(9)连接,另一端与塞子(5)固定连接,并将弹簧(7)置于盖子(16)与塞子(5)之间,壳体(10)通过密封垫片(17)与容器壳体(1)固定连接。
底开启式方便容器的开关装置(13)由滚轮(12)与固定螺栓间的阻力来控制开关不至于在弹簧(7)的拉力下自动关闭。密封装置(14)外呈圆柱型,内壁为倒圆台型设计,壳体(10)是由中部四周带斜孔(6)的内壁光滑的防腐材料制成,连接杆(8)穿过盖子(16)的中心孔(16a),上端固定一提拉环(9),下端与塞子(5)固定连接,弹簧(7)置于盖子(16)与塞子(5)之间。斜孔(6)的下端被塞子(5)封闭,而上端位置超过塞子(5),从而保证液体可充满整个密封装置(14)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倾倒”液体时方便省力,是一种实用的容器。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底开启式方便容器的示意图图2为密封装置的剖面图图面说明1、容器壳体2、提把3、注入口4、排出口5、塞子6、斜孔7、弹簧8、连接杆9、提拉环10、壳体11、拉绳12、滚轮13、开关装置14、密封装置15、容器底脚16、盖子16a、盖中心孔17、垫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开关装置(13)之开关转至“开”处,拉绳(11)产生张力,将密封装置(14)中的塞子(5)提起[弹簧(7)同时被压缩],由于塞子(5)与密封装置(14)之内壁已不在密封,液体便从壳体(10)的斜孔(6)流入排出口(4)排出容器外;开关装置(13)之开关转至“关”处,密封装置(14)中的塞子(5)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与壳体(10)密封,斜孔(6)被堵塞,从而终止液体的流出。使用时只需控制“开关”,即可方便地倒出液体。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车辆水箱加水,补充加入其它液体等,也可作为30升以下液体物质的包装容器。
权利要求1.一种底开启式方便容器,它由容器壳体(1)、注入口(3)组成,其特征在于方便容器的排出口(4)设置于容器壳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开启式方便容器,其特征在于排出口(4)是一个密封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开启式方便容器,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14)是由盖子(16)与壳体(10)固定连接,连接杆(8)穿过盖子(16)的中心孔(16a),与提拉环(9)连接,另一端与塞子(5)固定连接,并将弹簧(7)置于盖子(16)与塞子(5)之间。
专利摘要底开启式方便容器由容器壳体、注入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方便容器的排出口设置于容器壳体的底部。该容器倒出液体时不需要倾斜容器,且无溅出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特别适用于车辆水箱加水,补充加入其它液体等。
文档编号B65D6/00GK2154840SQ9323068
公开日1994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8日
发明者赵海涛 申请人:赵海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