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726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粘贴到基材片上的剥离片所构成的粘接片上剥下剥离片的粘接片剥离方法及其装置。
最近,由于将带等片状部件贴到被贴的对象物上的作业简化了,所以这种粘接片可用于各种用途。在这种情况下,在形成标签形式的粘接带(粘接片)上,在其基材带(基材片)的表面上进行印字,并将从粘接带上剥下剥离纸(剥离片)后的附有粘接剂的基材带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
以往,例如日本实开昭57-98837号公报所公开的这种剥离方式及装置是公知的。这种方法如

图13所示,对于粘接带50,保留其剥离纸51而用切断器切断基材带52(及粘接剂53),进行所谓的半切割。使用者用手指把粘接带50的前端部50a如图13假想线所示那样折弯后,以此粘接带50的前端部50a作为手持部,把剥离纸51从粘接带50(基材带52)上剥下。
在日本特开平5-169749号公报中公开的以往剥离方式的装置中,把粘接带的角部夹在冲头与冲模之间,使粘接带发生部分永久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材带与剥离纸刚性不同,导致冲头退去时两者复原形状不同,因此剥离纸从粘接带上剥离,用手指捏住此部分,将剥离纸从粘接带上剥下。
在上述前一种剥离方法中,保留剥离纸51并将基材带52(及粘接剂53)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处切断的半切割必须稳定地进行,因此有对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面的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此外,作为剥离的手持部,必须确保在粘接带50的前端部50a上有5mm左右的余量,所以有浪费粘接带50的问题。
而在后一种剥离方法中,必须依据基材带与剥离纸的刚性及其差异,和粘接剂对剥离纸的粘贴力,来决定冲头与冲模的碰撞面积和碰撞深度,这样便缺乏剥离的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此外,由于基材带也与剥离纸一起永久变形,所以在基材带上会发生所谓弯曲缺陷,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的基材带上会发生凹凸,从而有基材带不易从被贴物上剥下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高效地把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离并且具有高可靠性的,特别是构造简单,能自动化的粘接片剥离方法及其装置。
权利要求1的粘接片剥离方法,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用粘接剂粘贴到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带上剥离剥离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粘接片的边缘部留出自由端地保持住,采用剥离手段,使此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弯曲,以便使粘接剂与剥离片间发生层间滑动,同时从此状态开始,使剥离手段跟随自由端前端面似地从粘接片上相对地脱离。
根据这种构成,通过使粘接片的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粘接剂与剥离片之间发生层间滑动,使剥离片的伸张力或压缩力比粘接剂的粘贴力强,而对着剥离片的粘接剂的粘贴力则减弱,同时在自由端的端面上,粘接片和剥离片中曲率半径小的一方稍微伸出。此外,通过跟随自由端前端面似地从粘接带上相对地脱离,基材片与剥离片的弹性瞬间起作用,致使剥离片从基材片上被剥下。因此,在粘接带的边缘部上能形成把剥离带从粘接带上剥下的手持部分。
在权利要求1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基材片与剥离片刚性不同,弯曲动作最好使基材片及剥离片中刚性大的一方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刚性小的一方为弯曲形状内侧,而跟随动作是从刚性大的一方向刚性小的一方进行。
根据这种构成,由于基材片与剥离片间的刚性差,容易引起层间滑动,同时,用剥离手段,使基材片及剥离片的弹性起作用时,刚性大的一方容易恢复原状,而刚性小的一方不容易恢复原状,因而能够防止在基材片与剥离片之间再次粘贴现象。
权利要求3的粘接带剥离方法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此粘接剂粘贴到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下剥离片的方法,基材片和剥离片的弯曲弹性极限不同,其特征在于,把粘接片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住,采用剥离手段,使此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基材片和剥离片的弹性极限小的一方的弯曲超过弹性极限。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基材片及剥离片的弹性极限大的一方在不超过弹性极限的弹性范围内弯曲,因此能恢复原状,而由于弹性极限小的一方在超过弹性极限的塑性范围内弯曲,因此不能恢复到原形状。即,通过弯曲粘接片,发生弹性变形与永久变形的2个部件由于通过粘接剂成为相互粘贴的状态,所以在粘接片恢复原形状时,使两者分离的力起作用,并克服粘接剂的粘贴力,把剥离片从基材片的粘接剂上剥下。由此,在粘接片的边缘部上能够形成把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下的手持部。
在权利要求3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最好弯曲动作使基材片及剥离片的弹性极限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弹性极限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剥离手段弯曲的基材片及剥离片中位于外侧的一方发生弹性变形,而位于内侧的一方发生塑性变形。因而,在解除弯曲力时,位于外侧的一方恢复原形状,而位于内侧的一方不能恢复原形状,从而归结到两者以保持部分为中心打开的状态。即,两者处于完全剥离的稳定状态。
权利要求5的粘接片剥离方法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粘接剂粘贴到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下剥离片的方法,基材片和剥离片的端面摩擦系数不同,其特征在于,把粘接带的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法保持住,使剥离手段从基材片和剥离片中摩擦系数小的一方向大的一方地摩擦自由端的前端面。
根据这个构成,采用剥离手段,在一边对其施加一定推压力一边使其摩擦粘接片自由端的前端面时,基材片及剥离片中摩擦系数小的一方发生滑动,而摩擦系数大的一方受到摩擦力。即,位于摩擦方向前方的,摩擦系数大的片状部件借此摩擦力克服粘接剂的粘贴力而被剥下。由此,在粘接片的边缘部上能够形成把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下的手持部分。
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最好多次反复地进行剥离动作。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一次剥离动作不能使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下,由于反复动作使粘接剂的粘贴力慢慢减弱,并且在粘接带片的基材片或剥离片上材质不均一,在粘接剂上的粘贴力也不均一,因此剥离片能可靠地从粘接片上剥下。
在权利要求6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最好剥离动作的反复周期比粘接带自由端的固有频率的1/2周期长。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确保粘接片从受到一次剥离动作到完全复原所需要的时间,所以能够使每次剥离动作对粘接片确实起作用,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把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下。
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粘接片的自由端为粘接片的角部是较理想的。
根据这种结构,在确保自由端突出长度的状态下,能够显示粘接片的刚性或弹性极限,这时,剩下位于自由端最前端的粘接剂的粘接力极弱的部分,使得剥离片更加容易从粘接片上剥下。
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粘接片的自由端的突出长度在自由端厚度为T的情况下为ST-100T是较理想的。
根据这种构成,在一般制造的粘接片上,能充分发挥权利要求8中的作用,此外,可以得到引导剥离用的适当尺寸。
权利要求10的粘接片剥离装置是一种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粘接剂粘贴到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下剥离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将粘接片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的保持手段,及使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在粘接剂与剥离片之间发生层间滑动弯曲和以此状态开始跟随自由端的前端面似地从粘接片上相对脱离的剥离手段。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粘接片的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粘接剂与剥离片之间发生层间滑动,剥离片的伸张力或压缩力超过粘接剂的粘贴力,并且粘接剂相对于剥离片的粘贴力减弱,同时,在自由端的端面上粘接片与剥离片中曲率半径小的一侧稍稍伸出。此外,由于从此状态开始剥离手段通过跟随自由端前端面似地与粘接片相对地脱离,基材片与剥离片的弹性在瞬间发生作用,从而使剥离片能从基材片的粘接剂上剥下。由此,能够结构简单地在粘接带边缘部上形成将剥离带从粘接带上剥下用的手持部分。
在权利要求10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基材片与剥离片刚性不同,弯曲动作最好使基材片及剥离片中刚性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刚性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而跟随动作则最好从刚性大的一侧向刚性小的一侧进行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基材片与剥离片之间的刚性差,层间滑动容易发生,同时,当剥离手段使基材片及剥离片的弹性起作用时,因为刚性大的一方容易恢复原状,而刚性小的一方难恢复原形状,所以能够防止基材片与剥离片间重新粘接。
权利要求12的粘接片剥离装置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粘接剂粘贴到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带上剥下剥离带的装置,基材片与剥离片的弯曲弹性极限不同,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将粘接片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的保持手段,和使此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弯由直到基材片及剥离片中的弹性极限小的一方的弯曲超过弹性极限的剥离手段。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基材片及剥离片中弹性极限大的一方在未超过弹性极限的弹性范围内弯曲,所以能恢复原形状,而弹性极限小的一方则在超过弹性极限的塑性范围内弯曲,所以不能恢复原形状。即,由于因弯曲粘接片而发生弹性变形和永久变形的2个部件通过粘接剂成为相互粘贴的状态,所以在粘接片恢复原形状时,使两者分离的力起作用,克服粘接剂的粘接力,将剥离片从基材片的粘接剂上剥离。由此,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在粘接片的边缘部上形成把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离用的手持部分。
在权利要求12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弯曲动作最好使基材片及剥离片中的弹性极限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弹性极限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
根据这种结构,用剥离手段弯曲的基材片和剥离片中位于外侧的一方发生弹性变形,而位于内侧的一方发生塑性变形。因而,弯曲力解除时,位于外侧的一方恢复原形状,而位于内侧的一方不能恢复原形状,从而归结到两者以保持部分为中心而打开的稳定状态。即,两者处于完全剥离的稳定状态。
在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剥离手段最好具有直接接触粘接片自由端的剥离部件和使剥离部件进行剥离动作的起动机构。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用起动机构使剥离部件进行剥离动作,能够自动地形成将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离用的手持部分。
在权利要求14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剥离部件的接触粘接带自由端的部位最好用橡胶制成。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剥离部件与粘接片之间难以发生滑动,所以能使粘接片充分且稳定地弯曲,同时,跟随自由端的前端面时,不会发生滑动,从而使摩擦力能可靠地作用在基材片的端面和剥离片的端面上。
在权利要求14或15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最好是起动机构使剥离部件作回转运动并进行剥离动作。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结构简单且稳定地使剥离部件进行剥离动作。
在权利要求16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剥离部件的周面上最好具有随着回转运动各自进行剥离动作的多个凸部。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剥离部件的回转速度很慢,也能迅速地进行剥离动作。此外,每转一次能在剥离部件上进行多次剥离动作。
在权利要求14或15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起动作机构最好使剥离部件一边直线运动一边作剥离动作。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结构简单地合适地使剥离部件进行剥离动作。
在权利要求18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最好是,剥离部件的表面上具有随着直线运动各自进行剥离动作的多个凸部。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剥离部件的移动速度慢,也能迅速地进行剥离动作。而且移动一次能在剥离部件上进行多次剥离动作。
在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剥离手段最好进一步具有可通过起动机构调节剥离部件的剥离动作反复次数的控制器。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适当地调节剥离动作的反复次数,即使在处理剥离难易程度不同的各种粘接片的情况下,通过此调节,也能可靠地将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下。
在权利要求20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持续数次的剥离动作的反复周期最好比粘接片自由端的固有频率的1/2周期长。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确保从粘接带受到一次剥离的作起到完全复原所需要的时间,所以能够使各次剥离动作确实作用到粘接片上,并且能更可靠地将剥离片从粘接片上剥下。
在权利要求10-21中任一项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粘接片的自由端最好是粘接带的角部。
根据这种结构,能在确保自由端突出长度的状态下,显示粘接片的刚性或弹性极限,同时剥下自由端最前端的粘接剂的粘接力极弱的部分,使得剥离片更易于从粘接片上剥下。
在权利要求10-22中任一项的粘接片剥离装置中,粘接片自由端的突出长度在自由端厚度为T时最好是5T-100T。
根据这种结构,在一般制造的粘接片上,就能充分发挥权利要求22中作用。而且,能够使成为引导剥离的手持部的剥下部分具有易抓住的适当的尺寸。
图1为内藏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剥离装置的带式印字机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粘接带层叠结构的放大的侧面图;图3为第1实施例的剥离装置的透视图;图4为第1实施例的剥离装置的平面图;图5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剥离装置的剥离动作(1)的侧面图;图6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剥离装置的剥离动作(2)的侧面图;图7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剥离装置的剥离动作(3)的侧面图;图8为第2实施例的剥离装置的侧面图;图9为第3实施例的剥离装置(部件)的透视图10为第4实施例的剥离装置(部件)的透视图;图11为表示第5实施例中实验结果(1)的图表;图12为表示第5实施例中实验结果(2)的图表;图13为表示以往的粘接带剥离方法的例子的透视图。
参照图1-图7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粘接带(片)剥离方法及剥离装置的带式打印机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用带式打印机打印后切断的,带剥离纸的粘接带(粘结片)一端部的放大侧面图,图3和图4分别是剥离装置的透视图及平面图。另外,图5、图6及图7是说明剥离动作的剥离装置的侧面图。
如图1所示,带式打印机1的前部装有带多个键2a的键盘2,而在其后装有开关盖3。在开启了盖3的带式打印机1的内部装有带盒、打字机构等(图中均未示出)。此外,在带式打印机1的侧面设置排出打字后的粘接带10的排带口4,而在其正面则装有与内藏在带式打印机1内的剥离装置相连的带插入口5。
使用者在开启盖3并将卷绕着所希望幅度的粘接带10的带盒固定后,操作键盘2上的键2a以输入必要的文字,在以一定速度送进的上述粘接带10上经热转印印刷等进行印字。当印字结束时,停止粘接带10的输送。此时,粘接带10的印字部分从排带口4排出,使用者通过手动操作或者自动操作使图外的切断器动作,以将粘接带的排出部分切断。
此切断后的粘接带10是带有剥离纸的粘接带10,下面详细地说明此粘接带10的剥离方法及剥离装置,为便于理解起见,首先说明这种带剥离纸的粘接带10的构造。
如图2所示,粘接带10由在基材11a上涂布着粘接剂11b的基材带(基材片)11以及通过此粘接剂11b粘贴到基材带11上的剥离纸12构成。基材11a由众所周知的聚氯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等构成,而剥离纸12由普通纸等构成。在基材11a的表面上实施上述的印字,并将从粘接带10上剥下剥离纸12后的基材带11粘贴到所希望的粘贴对象物上。所以,剥离纸12的作用是使得在粘接带(基材带11)10使用之前不会有灰尘等附着在粘接剂11b上,并且剥离纸12能从基材带11上比较简单地剥下。即,由于在剥离纸12上进行了硅处理等,因此粘接剂11b使剥离纸12所受的粘接力比使基材11a所受的粘接力要小得多。
当把如此构成的粘接带10,以基材11a的印有文字的侧面作为上面的方式插入到上述的带插入口5中时,通过图外的传感器或开关,测出粘接带10的插入并驱动剥离装置。由此,在粘接带10前端的一角上把剥离纸12从粘接带10上剥下。使用者把粘接带10从带插入口5上拔出后,用手拿着此角部的剥离纸12已剥下的部分,把剥离纸12从粘接带(基材带11)10上完全地剥下,再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
如图3所示,剥离装置6由电机(动作机构)7,安装在电机7输出轴7a上的剥离部件8,和留下粘接带自由端10a(角部)地夹持着粘接带10的上下一对保持部件(保持装置,参见图4)9,9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电机7最好是能使剥离部件8低速回转的,带有减速器的组合件。剥离部件8为在其周面的五处有凸部8a的大致呈星形的旋转体,至少外周部由硅橡胶等构成。此外,剥离部件8既可以是图中假想线所示的圆筒形,也可以是齿轮形。而且,每个凸部既即可以成为凸轮形状,也可以是以输出轴7a为中心成放射状配置的板材。
上下一对保持部件9,9兼作与上述带插入口5相连的粘接带10的插入通路,并设置成将插入的粘接带10夹住。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一对保持部件9之间的相距的尺寸从带插入口5往里逐渐变窄,而且在最前端大致等于粘接带10的厚度。插入的粘接带10碰到图外的止动部件后便得以定位,定位的位置将在后面加以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的结构中,当将粘接带10完全插入带插入口5中时,粘接带10如图3所示地接近剥离部件8,即处于图5实线所示的状态。也就是,粘接带10最前端的一角到达剥离部件8的回转轨迹内,并成为可与剥离部件8相接触的状态。
此时,最好如图3所示,由一对保持部件夹持粘接带10,使全厚为T的粘接带10的角部成为两边尺寸为B及C的三角形果的自由端10a。然而,由于在后述的剥离动作中没有理由对粘接带10施加那么大的力,所以保持部件9,9只要用足以对抗在剥离动作中施加到粘接带10上的力的微弱的弹簧力进行夹持就可以了,而且即使夹持时与粘接带10之间存在一些间隙也没有问题。
当剥离部件8沿箭头方向回转时,使粘接带10的自由端10a成为以基材带11为外侧,剥离纸12为内侧的弯曲形状(挠曲形状)。如图5假想线所示的那样挠曲。这时,由于基材带11有规定的厚度T,所以在相当厚度时,由于位于内侧(下侧)的剥离纸12的曲率R(曲率半径)与位于外侧(上侧)的基材带11的曲率R不同,在它们之间因圆周长度不同而产生滑动,严格地说,在粘接材11b与剥离纸12之间发生了层间滑动。于是,如图5所示,剥离纸12的端面成为比基材带11的端面突出的状态。此外,这现象随着弯曲动作缓缓地进行,上述内侧曲率R与外侧曲率R之比越大则由此滑动而引起的剥离纸12的突出量也越大,因此位于内侧的剥离纸12的里面以R=0进行弯曲是较理想的。通过使剥离部件8的前端与保持部件9的前端保持接近,便可做到这一点。
在发生这种弯曲时该两者11、12间长度方向的层间滑动,使剥离纸12对于基材带11的粘接剂11b的粘接力与初期状态相比减弱颇多,而剥离纸12则相对于弯曲动作前的状态变得容易剥离了。
此外,在用剥离部件8进行弯曲的过程中,剥离部件8与粘接带10的自由端10a的端面(图5中用垂直线表示的左端)摩擦,而且由于剥离件8从粘接带10上脱离,通过这种摩擦动作,也使基材带11相对于剥离纸12更易于剥离,最后,剥离纸12的突出部件挂在剥离部件8上,使剥离纸12从粘接带10上剥下(参见图7)。不用说,在粘接剂11b的粘贴力很强的场合,有时用一次这样的剥离动作不能使剥离纸12剥离。
在这种情况下,与剥离部件8外周上形成的一凸部8a的接触结束后,剥离部件8进一步朝着同一方向旋转,但是与凸部8a脱离接触时,粘接带10在自身所具有的弹性力作用下瞬间地冲击性地恢复到初期状态。而且,恢复到初期状态后的粘接带10与剥离部件8的凸部处于非接触的对置状态(参见图6)。
粘接带10之所以这样进行恢复到初期状态的动作是因为构成粘接带10的基材带11及剥离纸12中至少一方的由弯曲造成的变形大体上在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前述基材11a由树脂构成,而剥离纸12是由普通纸构成的,所以基材带11的刚性及弹性极限比剥离纸12要大,而且基材带11的容许弯曲应力也大,因此基材带11的回复力对恢复动作的贡献最大。
粘接带10复原后的状态如图6所示,但是正如该图所示,处于复原结束状态的粘接带10是恢复到与初期状态相比稍稍弯曲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构成粘接带10的基材带11的刚性大,这种弯曲是在基材带11的弹性极限内,同时,意味着,剥离纸的刚性小,这样弯曲超过了剥离纸12的弹性极限。结论是,基材带11与剥离纸12间刚性差越大则越易剥离,而且剥离后,虽然基材带11完全恢复到初期状态,剥离纸12却不能恢复到初期状态而是成为原弯曲状态。
即,在基材带11的刚性比剥离纸12的刚性大的情况下,虽然基材带11在与剥离部件8解除接触的同时,要在瞬间回复到初期位置,但是该剥离纸12处于大体上永久变形的状态,无恢复作用或者恢复作用很微弱,结果成为带有一定弯曲缺陷的状态。
虽然通过基材带11瞬间的复原动作及其粘接剂11b的粘贴力,也能使剥离纸12作复原动作,但是如前所述,剥离纸12的复原动作并不是自发地进行的,在基材带11上加有由于剥离纸12的弯曲缺陷所产生的对抗回复的力。由此,粘接带10如图6所示不能完全复原,而是复原到稍微弯曲地状态。即,在基材带11与剥离纸12之间,通过粘接剂11b产生作用、反作用的拉力状态,其结果加强了剥离纸12相对基材带11的剥离倾向。
接着,剥离部件8的凸部8a与粘接带10的自由端11a再次接触,剥离纸12的端面比第一次动作时更加伸出,而且通过弯曲动作,使粘接剂11b与剥离纸12间粘贴力更加减弱。从而,剥离部件8摩擦粘接带10的端面时,剥离纸12很容易被挂住并从基材带11上剥离(参见图7)。不用说,由于基材带11对剥离纸12的粘贴力是分散的,所以为了达到所希望的完全剥离,最好多次,反复地进行上述的剥离动作。
此外,这种反复的次数最好能通过连到电机7上的控制器(如图3所示)20来设定。即,由于剥离纸12剥离的容易程度随各种粘接带10而不同,所以最好能使此带式印字机1与所用的粘接带10相匹配,再设定反复的次数。如果这样,也就能使此剥离装置6单元化,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了。
从使用者为进行剥离作业而把粘接带10插入前述的带插入口5起到剥离结束的时间即使进行多次剥离动作也只是一至几秒。之后,使用者把粘接带10从带插入口5拔出,用手指尖拿着剥离完角部的剥离纸12,将其沿基材带11的长度方向拉,就能将剥离纸12完全从粘接带10上剥下。这样做,以往的用手指尖进行最初的剥离的花费时间的剥离动作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进行。
此外,本实施例除了具有构造比由过去的例子所说明的半切割方式的作用、装置简单而且不需要那样精密的成本方面的优点外,剥离结束后的形状如图7所示,由于基材带11大体上处在弹性变形领域内,几乎无永久变形,所以将印刷过的基材带11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的时候,此变形具有从外观上也几乎着不出的特点。
特别是前面已经提到,将一定量的角部自由端10a作为悬臂梁保持着的情况下,由于产生了等应力梁的作用,因此具有永久变形量小,回复力大的效果。又由于变形量小,因此在以往的例子中见到的使粘贴后的粘接带(基材11)10的变形渐渐地恢复到原状态的作用不能使粘接带10从粘贴对象物上剥落,因而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便于处置。
综上所述,由于由基材带11的刚性与剥离纸12的刚性之差、两者11、12的弹性极限之差、剥离部件8对自由端10a的端面的摩擦作用和使其挠曲的作用而引起的11、12两者间层间滑动等有效的作用,剥离部件8从粘接带10上瞬间脱离的作用,以及剥离部件8阻止剥离纸12复原的作用,特别是多次实施它们的剥离动作等等的综合效果,本实施例的剥离装置6能够非常高效地剥离剥离纸12,并且能够显著地提高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作用之一是,利用基材带11与剥离纸12的刚性之差。而且,利用刚性差大的方法、构造是较理想的,所以,如前所述,利用粘接带10的角部是较理想的。
如图3所示,如果利用角部并夹持用假想线示出的部分,弯曲(挠曲)时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假想线的位置上。此时的弯曲力矩为从角部的顶点到假想线的垂线的长度L乘以弯曲产生的应力的值,可以把相对此长度L的假想线长度设定得大一些。
另一方面,自由端10a的宽度对于弯曲时发生的应力是有影响的,但是在把角部作为自由端10a并使这部分弯曲的情况下,由于自由端10a的宽度从假想线部分向角部的顶部逐渐变窄,因此,所发生的应力不会比宽度不变时大。
从这点出发,可以把角部的弯曲应力保持在大致相等的应力下的无永久变形的弹性极限内,也就能使基材带11随着剥离部件8脱离接触瞬即进行恢复初期位置的动作。这种保持方式对于剥离纸12也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如前所述的剥离纸12由普通纸构成,刚性小从而复原作用也小,因此可以如前述那样高效地剥离。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前述基材带11与前述剥离纸12的刚性存在差别的事实作为手段,因此不一定要求基材带11的刚性较大,即使设定剥离纸12的刚性比基材带11的刚性大,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再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使剥离部件8从刚性大的一方向另一方穿过地移动,并且,弹性大的部件向弹性小的部件一方弯曲的方法、构造。
又,如前所述,剥离部件8使粘接带10弯曲后,将其急剧地释放,但是,从这次释放到下次弯曲动作之间必须把粘接带10复原的时间计算在内。具体地说,此反复周期必须比粘接带10的自由端10a所具有的固有振动数的1/2周期长,要设定剥离部件8的回转速度以便实现这一点。
这样,就能向前面所述那样,防止剥离纸12的复原动作受基材带11影响,对剥离有较大的作用。因为,在相反的情况下,由于基材带11未完全复原便再次进入弯曲动作,因此前述各效果受到损害,同时,容易变成剥离纸12与基材带11一同复原的同步复原。从这一点考虑,剥离部件8不用过高速度回转比较好,而且在电机7上最好设置减速器。
用作用在粘接带10上的各种振动发生手段来替代剥离部件8,也能产生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一般说来,由于与电机7相比,用手进行加速较少发生过快的情况,所以用手代替惯常的电机7来使剥离部件8进行剥离动作也是一种提高剥离效果的手段。
另外,作为自由端10a的角部不必为等边三角形,前述的尺寸B和C不相等也可以。再者,也并不一定要利用角部,即使表示保持部件9位置的假想线大致与粘接带10的端面平行,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几个条件下也能达到与本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同样地,以粘接带10的侧部作为对象构成自由端10a也可以进行剥离动作。在这种方法中,能剥离的长度(图3中B、C表示的长度)可以加长,剥离间隔也可以加长。另外,不采取用电机7使本实施例的剥离部件8动作的方式,而用公知的手柄等进行手动驱动也能产生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以下,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8显示了把带剥离纸的粘接带10象第1实施例一样地用保持部件9,9保持着,同时将可直线移动的移动部件(剥离部件)22一边沿箭头所示的水平方向右移,一边按另一箭头所示向右下方斜向移动到该带上的构造。此移动部件22可由电机及连杆机构带动作适当的移动,这些在图中没有示出。
移动部件22使剥离纸12集中变形,由于基材带(带有粘接剂11b)11的弹性,伴随着使它们停在实线位置上的作用,只有剥离纸12处于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永久变形区域。
虽然一次完成剥离的情况是有的,但是在完成不了的情况下,基材带11也与剥离纸12一同变形,并且在两者之间发生长度方向的层间滑动,从而能促进剥离作用,此外,由于基材带11是在弹性变形领域内变形,恢复力还是作用在基材带11上。
使移动手段22停止向右下方移动,然后,沿水平方向向左作瞬间移动时,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基材带11的弯曲瞬即解除,基材带11瞬即复原到实线状态,但是剥离纸12由于已达到略微永久变形的状态,所以只在基材带11的恢复力的影响下从属地复原,由于这种作用,基材带11与剥离纸12间的粘贴力明显减力,或者在此阶段就使剥离纸12剥离。
如前所述,在移动部件22瞬间移动时,基材带11的接触即被解除,为了阻止剥离纸12的复原,即为了能增大摩擦系数,最好在移动部件22的表面上设置细的凹凸(锯齿)纹。这种凹凸纹并不需要达到极端,即使达到粘接带10厚度的1/2左右也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多次反复地进行这个动作总能使11、12两者完全地剥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已记载了一种使移动部件22沿水平方向及斜向移动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如果采用使移动部件22沿垂直方向移动地使粘接带10弯曲,同时跟随端面地使其脱离的方式,则什么样的结构都可以。
再者如果象第1实施例那样使用有多个大的凸部8a的移动部件22,则在向一个方向(如前述的右下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多次反复地进行弯曲,解除(剥离动作),能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而且,在使弯曲高效地进行时,考虑到粘接带10的材质为树脂及纸,移动部件22最好用除金属、树脂之外的摩擦力大的橡胶系高摩擦材料构成。当然,与第1实施例一样,移动部件22既可采取用电机等自动地操作的结构也可采用手动操作的结构。
参照图9说明第3实施例。第3实施例表示手动剥离方法。图中符号10为带剥离纸的粘接带,符号24为移动部件。移动部件24的材质最好是相对于粘接带10为高摩擦材持,前述的表面有细的凹凸纹的材质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右手拿着移动部件24,左手的拇指与食指夹持着粘接带10,使粘接带10的如图3所示的角部二边的尺寸分别为B=0.5mm-10mm,C=0.5-10mm(但是并不一定为B=C)在粘接带10上构成自由端10a。这时,在把构成粘接带10的基材带11与剥离纸12中,弹性高的一侧作为食指侧地拿着的情况下,使移动部件24从食指侧向拇指侧(由上向下)移动,以弯曲粘接带10。
这样,在粘接带10的各构成部件上发生层间滑动,并且粘贴力减弱,用促进剥离的复原时的弹性作用等的前述作用,实现剥离。这种方式作为手动式中的廉价的方式是很适用的。
根据图10说明第4实施例,图中符号30为前端有R形状,表面有凹凸33的板状部件,符号31为与此板状部件30大致相同的板状部件,但31上也可以没有凹凸。此二块板状部件30、31用支轴32可回转地连接着,在两板状部件30、31各R部上形成相对的切断刃。握持此板状部件30、31,并通过使各板状部件30、31分别沿P、Q方向回转,能够将粘接带10的角部沿R形状整形地切断。
即,在两板状部件30、31之间具有图中未示出的设在离开两者的方向上的弹簧,并且通常它们的R部相互不接触地打开着。使用者首先一手拿着带剥离纸的粘接带10,另一手拿着此板状部件30、31。然后,用两板状部件30、31夹住粘接带10的角部,用剪指甲的方法切断角部。
通常把使粘接带10的角部成R状,或者用同样的方法沿直线倒角称为修整,这样做能使粘接带10形成所谓的标签的外观。
本实施例通过在这样形成的指甲刀状的修整工具的板状部件30的表面上设置凹凸,使第3实施例的移动部件(剥离部件)24兼作修整工具用。
图10示出了修整结束后的粘接带10,把此修整后的粘接带10拿在手中,构成其角部2边尺寸为如前述的B=0.5mm-10mm,C=0.5mm-10mm的自由端。使板状部件30的凹凸33接触带R的粘接带10的角部,同时沿箭头V方向移动,以进行与第3实施例相同的剥离动作。这样做,与第3实施例一样,通过弯曲、解除粘接带10的各构成部件,来进行剥离动作。
由于本实施例为将剥离部件组装到粘接带10的修整工具上的结构,不需要分别轮流握持修边用器材与剥离用器材,就能够连续地进行修整与剥离作业,因此既便利又成本低廉,是比较理想的。
但是该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手动操作的器材,也可适用于自动装置。此时,如果剥离用的电机兼作修正用的电机则可以简化带式印字机1的结构,达到机器小型化,薄型化及低成本化的目的。
第5实施例的方式和结构能高效地达到效果,其中,粘接带10的保持状态是重要的构成条件,在图3所示的粘接带10的厚度为T的情况下,该角部的2边尺寸为B=5T~10T,C=5T~100T,围内的各种组合是较理想的。
因为在此范围以下时,即使剥离后,该剥离部件也不能被使用者识别,而且,用手指操作进一步剥下的作业也难。反之,如超出此范围,则基材带11的弯曲应力变大,接近于永久变形,从而使复原力变弱,以致于得不到剥离作用的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的剥离作用是利用粘接带10各构成部件的刚性,所以粘接带10的厚度T及保持长度(自由端长度)的影响较大。通常,粘接带10的厚度约为0.1mm-0.3mm的范围,如将其代入前述计算式,则图3所示的角部2边的尺寸分别是B=0.5mm-30mm,C=0.5mm-30mm。
此外,本发明的保持角部,使其前端成为具有前述长度的悬臂梁并处于自由状态,用前述手段使该部分上发生弯曲、解除和剥离的方式和构造,由于是使粘接带10的构成部件的至少一方发生弹性变性,而另一方发生永久变形,所以若以前述方式保持角部则弯曲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图3假想线所示部分上,但是由于从与第1实施例的剥离部件8相接触的角部顶点起到假想线为止的垂线长度与自由端10a上梁的宽度的关系,能使各种部件对应于弯曲力矩的大小所发生的应力减小,另外,将前述一方材质设定在弹性变形内较为容易,角部处粘接剂11b与剥离纸12的接触面积少,粘贴力小,可以利用粘接带10切断时的切断阻力来剥离角部等,具有容易剥离的条件,因此,用记载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方法和构造处理角部,能最有效地将其剥离。
这里,参照图11以及图12,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在粘接带10的厚度为T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角部2边尺寸为B=5T-100T,C=5T-100T的好处。在此实验中,基材11a为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P)、剥离纸12为普通纸的粘接带10,其厚度T采用0.15mm(基材11a0.05mm,粘接剂11b0.025mm,剥离纸12=0.075mm)。在粘接带10的保持部,即保持部件9的前端与剥离部件8的前端的距离A为0.5mm(图11)和1.0mm(图12)的情况下,分别将B=C的尺寸变为2mm,3mm,4mm,5mm,并且以到剥离纸12完全剥离时所进行的剥离动作的次数,来评价剥离的难易。
如图11所示,此实验的结果是B=C=2mm时剥离动作为2-3次,3mm时为3-6次,4mm时为5-10次,5mm时为6-14次。另在图12中,B=C=2mm时剥离动作为2-4次,3mm时为6-9次,4mm时为10-14次,5mm时为10-22次。若将这些结果加以综合,考虑把它们剥离的手动式剥离,则在A=0.5mm-1.0mm范围内,B=C=3mm-4mm,即B=C=20T~27T是较理想的。
最好基材带11和剥离纸12两者都采用用保持部件9,9保持的前述条件,但是即使一方采用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只要适当地设定前述条件,不仅以角部状态保持,而且以与粘接带10各边平行的状态保持也能产生各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中,带粘接剂的粘接带没有大的永久变形,外观不被损坏,而且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时,也不会因剥离作业时的变形而慢慢地剥落,特别是在通过回转动作进行剥离动作的场合,能连续有效地、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将粘接带的剥离纸剥下,而且不会发生无用的振动。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所以误差因素少,可靠性高,同时能实现低成本。
这种不仅用自动方式,而且用手动方式也能简便地实施的方法、构造是划时代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粘接片的剥离方法,是从用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该粘接剂粘贴到该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离该剥离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粘接片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采用剥离手段,把所述的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在所述的粘接剂与所述的剥离片间发生层间滑动,同时,由此状态开始使该剥离手段跟随所述自由端的前端面似地从所述的粘接片上相对地脱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片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片与所述的剥离片的刚性不同;所述的弯曲动作使在所述的基材片与剥离片中刚性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刚性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所述跟随动作是从所述的刚性大的一侧向所述的刚性小的一侧进行的。
3.一种粘接片的剥离方法,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该粘接剂粘贴到该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离该剥离带的方法,该基材片与该剥离片的弯曲弹性极限不同,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粘接片的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采用剥离手段,把所述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基材片及所述的剥离片的弹性极限小的一方的弯曲超过弹性极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带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动作使所述基材片与所述剥离片中的弹性极限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弹性极限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
5.一种粘接片的剥离方法,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该粘接剂粘贴到该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离该剥离片的方法,该基材片与该剥离片的端面的摩擦系数不同,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的粘接片的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使剥离手段,从所述基材片及所述剥离片中的摩擦系数小的一方向大的一方地与所述自由端的前端面相对地摩擦。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剥离动作多次、反复地进行。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动作的反复周期比所述粘接片的自由端的固有频率的1/2周期长。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片的自由端为该粘接片的角部。
9.按照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片自由端的突出长度在该自由端厚度为T时是5T-100T。
10.一种粘接片的剥离装置,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由该粘接剂粘贴到该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离该剥离片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把所述粘接带的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的保持手段,和使所述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至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剥离片间发生层间滑动并且从此状态开始跟随自由端前端面似地从所述粘接片上相对脱离的剥离手段。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片与所述剥离片的刚性不同,所述的弯曲动作使所述基材片和所述剥离片中的刚性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刚性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所述的跟随动作是从所述刚性大的一侧向刚性小的一侧进行的。
12.一种粘接片剥离装置,是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的基材片与通过该粘接剂粘贴到该基材片上的剥离片层压而成的粘接片上剥离该剥离片的剥离装置,该基材片和该剥离片的弯曲弹性极限不同,其特征在于,具有把所述粘接带的边缘部以留出自由端的方式保持着的保持手段,和使所述自由端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至所述基材片及所述剥离片中的弹性极限小的一方的弯曲超过弹性极限的剥离手段。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动作使所述基材片和所述剥离片中的弹性极限大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外侧而弹性极限小的一方成为弯曲形状的内侧。
14.按照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手段具有与所述粘接片的自由端直接接触的剥离部件,和使该剥离部件进行剥离动作的起动机构。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剥离部件的与粘接片的自由端相接触的部位由橡胶构成。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带剥离纸的粘接片的剥离纸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机构使所述剥离部件回转并进行剥离动作。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部件的周面上具有随着回转运动各自进行剥离动作的多个凸部。
18.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机构使所述剥离部件进行直线运动并做剥离动作。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部件的表面上具有随着直线运动各自进行剥离动作的多个凸部。
20.按照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手段特别具有通过所述起动机构可调节剥离部件的剥离动作反复次数的控制器。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粘接片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持续多次的所述剥离动作的反复周期比所述粘接片的自由端的固有频率的1/2周期长。
22.按照权利要求10-21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片的自由端为该粘接片的角部。
23.按照权利要求10-2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片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片自由端的突出长度在该自由端厚度为T时是5T-100T。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且可靠地从粘接片上剥离剥离片的,特别是结构简单、能自动进行的粘接片的剥离方法及其装置。在从由一面涂布粘接剂11b的基材片11与通过粘接剂11b而粘贴到基材片11上的剥离片12层压而成的粘接片10上剥离剥离片12的粘接片剥离方法中,把粘接带10的边部以留出自由端10a的方式保持着,采用剥离手段8,使此自由端10a沿表里方向相对地弯曲,直到粘接剂11b与剥离片12之间产生层间滑动,并且从此状态开始使剥离手段8跟随自由端10a前端面似地从粘接片10上相对地脱离。
文档编号B65H41/00GK1130570SQ9512167
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1日
发明者上条纪幸, 渡边健二, 会田智惠子, 龟田登信, 新村朋之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吉姆帝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