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运送设备,尤指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
一般来说,印刷配线板(亦可称印刷电路板)的制法有很多种,比如蚀刻法,其大体上是对铜面叠层板进行开孔、电镀铜以形成电路设计的图形,接着是进行浸料以抗蚀、喷洒除去抗蚀层以显影(显示电路线的清楚走向),再进行蚀刻、外形修饰及裁切适合尺寸、印上相关符号等等。由此可知,诸如显影、电镀、蚀刻等工序,各是一系列处理印刷配线板的工作,因此生产线上需要有一套传动运输装置,在工艺流程中运送印刷配线板。
在此以显影流程作说明,如图5所示,一动力源80的中心轴套固有主动轮81,主动轮81套设一皮带82,皮带82另端套设有从动轮83,从动轮83中心孔套固一长轴84,长轴84贯穿设置数个伞齿85,使伞齿85与另一组对应伞齿86直交传动,每个穿设伞齿86的轴体又同轴穿固有辊轮87,相对地,上面亦有对应枢设的辊轮88,使两组辊轮87、88因上、下对应,以在周边夹送印刷配线板40,故印刷配线板40顺着辊轮87、88而被水平输送,上方处并配置喷洒装置以喷洒化学液予以显影,两边均有作业人员收、放印刷配线板40。
但水平式运输的设计,将有以下问题因为印刷配线板40呈水平摆放,化学液在喷洒后,受到化学液溶解度的限制,以致容易在印刷配线板40表面形成反应,继续随着水平带动而喷洒化学液,很容易残留化学液于印刷配线板40表面,形成如图6的显影液薄膜A层,即是所谓的”水塘效应”。薄膜A将会阻隔显影液的进行,无法显影出清楚的线路模样,因此安置印刷配线板40的空间长度十分地长,大约是5米至7米之间,而且一次只能进行一块印刷配线板40,这是因为需要通过延长显影时间来避免前述的水塘效应;由此造成以下问题(1)设备所占空间大,在目前寸土如金的时代,如此问题十分令人困扰。
(2)产量效率差由于每次只能放入一块印刷配线板40,且印刷配线板40的显影时间又长,故产量不能有效提高。
(3)水平式运输设备易残留化学液而衍生水塘效应,尽管可通过延长显影时间而极力加以避免,但权宜之计难免有品质不佳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传输装置,它能减少化学液残留在印刷配线板表面的困扰,减少显影的时间,缩小设备体积,使产量有效增加,彻底改善现有传输装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该装置的机体内设置有动力部、数个输送组、调整部,机体上半部框体构成框室,框室内部的两边架立数个悬架以固设喷洒器,喷洒器的喷出方向垂直于水平线,框室下部为空间相通的空区,框室下部一侧固接有动力部,使动力部的动力得以传至数个输送组,输送组与动力部之间并通过连传组机构,使动力传至输送组;数个输送组,每一输送组包含一串穿传轮的主轴与从动轴,主轴预先串穿数个互有间隙的橡胶轮、可保持自转的传轮,主轴两端穿出机体的框室,使上端枢锁在顶面,下端穿出框室而结合连传组,使各主轴接受动力部的动力,平行相邻于主轴的为从动轴,从动轴同样串穿互有间隙的传轮,利用主、从动轴各组传轮之间隙,恰符合印刷配线板厚度,使印刷配线板可垂直立起地被推送运输;从动轴下端穿出下轮后即组装一调整部,上端则是在穿出上轮、框室预设的长孔而组装一调整部,以调整从动轴与主轴之间隙。
在上述的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中悬架可为ㄇ形;并且,框室下部一侧可以板体焊接或铆接或锁接成一空间,在此空间内锁固有马达,在马达上方则配合横向穿过数个内设轴承的座体而有一副轴,副轴与马达的主轮共同套设有皮带,连传组的构成,即是在副轴上每相对输送组而套设有伞齿轮,而主轴两端穿出机体的框室下端套固一主伞齿,使主伞齿与伞齿轮直交传动;再者,从动轴上、下端可各为上轮、下轮,下轮是以相对于传轮规格的底部形成更大圆径的承边,上轮呈对称形态,故使下轮的承边恰抵靠主轴最下端的传轮底边,上轮的承边则恰抵靠主轴最上端的传轮上边;此外,从动轴下端穿出下轮后可组装一调整部,上端则可在穿出上轮、框室预设的长孔而组装一调整部;调整部是一断面为非圆形的开口外壳于内部装入一块体,使从动轴两端穿入外壳的小长孔而与块体穿固,块体另端套固有弹性件,弹性件另端是套固于一移块,此时便将一盖子覆盖锁设或铆设于外壳的开口,而一螺栓的调整栓螺穿过盖子的孔洞而螺入移块中,移块形状与外壳内部断面形态相同,故调整部的外壳铆固或焊固于框室水平面上,仅调整栓可带动块体、从动轴沿小长孔移位,从动轴上方的调整部亦如是设置,只是上方的调整部是设于框室外面。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功效(1)设备所占空间小,因为印刷配线板呈垂直立放,降低印刷配线板与传动机构的接触面,接触面仅及于印刷配线板的厚度而已,故能免除化学液残留问题,残留液将随地心引力而落入空区的集中处理桶,缩短显影的处理时间,降低显影时间不足或过度的机率,机体的体积可缩减甚多。
(2)由于每次可放进两块以上的印刷配线板,甚至利用一组动力部而增加输送组的数目,即能同次处理更多印刷配线板,加之印刷配线板处理时间短,可大幅提高量产及经济效益,产业利用性更好。
(3)由于前(1)、(2)项的配合,显影品质较为统一、良好,而现有的水平式运输设备,其容易残留化学液而衍生水塘效应的缺点尽管可通过延长显影时间来极力加以避免,但终有品质不佳的缺憾。
(4)本实用新型也可运用于蚀刻、水洗、去膜、剥锡及前处理等流程,用途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部与连传组、传轮位置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轮推送印刷配线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部调整传轮间隙位置放大图。
图5是传统传输装置的侧视平面图。
图6是传统传输装置形成薄膜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请参看
图1、2,其主要是使印刷配线板40呈垂直立起式地直线传输,而能根本地改善现有传输装置的缺点。
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一机体10内包含有动力部20、数个输送组50、调整部70;其中机体10长约1至2米即可,机体10上半部框体构成的框室11,框室11内部的两边架立固接数个ㄇ形的悬架13,悬架13内固设有喷洒器15,对喷洒器15的控制是通过另外的动力及相关的管路配置而实现,使喷洒器15的喷出方向垂直于水平线,框室11下部为空间相通的空区12,框室11下部一侧固接有动力部20(用板体焊接或铆接或锁接成一空间),动力部20的构成,是在一箱形空间内锁固有马达21,在马达21上方则配合横向穿过数个轴承座34(内设轴承的座体)而有一副轴31,副轴31与马达21的主轮22共同套设有皮带23,副轴31上每相对输送组50而套设有伞齿轮32;而输送组50是包含一串穿传轮51的主轴60与从动轴61,主轴60预先串穿数个互有间隙的橡胶轮、可保持自转的传轮51,主轴60两端穿出机体10的框室11,使上端螺纹端配合螺帽而枢锁在顶面,下端穿出框室11而套固一主伞齿33,主伞齿33与伞齿轮32直交传动,使主伞齿33、伞齿轮32机构形成连传组30,而平行相邻于主轴60的是从动轴61,从动轴61同样串穿互有间隙的传轮51,只是上、下端各为上轮53、下轮52,下轮52是以相对于传轮51规格的底部形成更大圆径的承边521,上轮53呈对称形态,故组装上,从动轴61先串装下轮52后,再串装数个传轮51,最顶部为上轮53,使下轮52的承边521恰抵靠主轴60最下端的传轮51底边,而上轮53的承边521则恰抵靠主轴60最上端的传轮51上边,从动轴61下端穿出下轮52后即组装一调整部70,上端则是在穿出上轮53、框室11预设的长孔16而组装一调整部70;调整部70是一断面为非圆形的开口外壳71于内部装入一块体73,使从动轴61两端穿入外壳71的小长孔72而与块体73穿固,块体73另端套固有弹性件74,弹性件74另端套固于一移块75,此时便将一盖子76覆盖锁设或铆设于外壳71的开口,而一螺栓的调整栓77螺穿过盖子76的孔洞而螺入移块75中,移块75形状与外壳71内部断面形态相同,故调整部70的外壳铆固或焊固于框室11水平面上,仅调整栓77可带动块体73、从动轴61沿小长孔72移位,同理,从动轴61上方的调整部70亦如此设置,只是上方的调整部70设于框室11外面而已;另须说明,调整部70的调整形式可有多种,于此仅说明其中一种结构。
使用时,首先如图2、4所示,可依印刷配线板40的厚度调整主、从动轴60、61的传轮51间隙,即转动调整栓77以带动块体73、从动轴61沿长孔16、小长孔72移位,改变主、从动轴60、61之间隙,使其符合印刷配线板40厚度,调整后,即运送印刷配线板40;其次,启动马达21的主轮22,利用皮带23而使副轴31、连传组30传动,即发生主轴60自转现象,由于从动轴61、主轴60的传轮51相互贴触印刷配线板40,又,传轮51为橡胶轮,故能如
图1、3所示,两组传轮51是以相反方向自转,而可推送印刷配线板40,印刷配线板40移动中配合喷洒器15喷洒化学液,以进行显影,通过数组输送组50将印刷配线板40由机体10一端运送出去,同样,收、放印刷配线板40另有专人负责,不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内,如此便能一次进去至少二片印刷配线板40,效能也更为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机体内设置有动力部、数个输送组、调整部;机体上半部框体构成框室,框室内部的两边架立数个悬架以固设喷洒器,喷洒器的喷出方向垂直于水平线,框室下部为空间相通的空区,框室下部一侧固接有动力部,使动力部的动力得以传至数个输送组,输送组与动力部之间并通过连传组机构,使动力传至输送组;数个输送组,每一输送组包含一串穿传轮的主轴与从动轴,主轴预先串穿数个互有间隙的橡胶轮、可保持自转的传轮,主轴两端穿出机体的框室,使上端枢锁在顶面,下端穿出框室而结合连传组,使各主轴接受动力部的动力,平行相邻于主轴的为从动轴,从动轴同样串穿互有间隙的传轮,利用主、从动轴各组传轮之间隙,恰符合印刷配线板厚度,使印刷配线板可垂直立起地被推送运输;从动轴下端穿出下轮后即组装一调整部,上端则是在穿出上轮、框室预设的长孔而组装一调整部,以调整从动轴与主轴之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架为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框室下部一侧以板体焊接或铆接或锁接成一空间,在此空间内锁固有马达,在马达上方则配合横向穿过数个内设轴承的座体而有一副轴,副轴与马达的主轮共同套设有皮带,连传组的构成,即是在副轴上每相对输送组而套设有伞齿轮,而主轴两端穿出机体的框室下端套固一主伞齿,使主伞齿与伞齿轮直交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轴上、下端各为上轮、下轮,下轮是以相对于传轮规格的底部形成更大圆径的承边,上轮呈对称形态,故使下轮的承边恰抵靠主轴最下端的传轮底边,上轮的承边则恰抵靠主轴最上端的传轮上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轴下端穿出下轮后即组装一调整部,上端则是在穿出上轮、框室预设的长孔而组装一调整部;调整部是一断面为非圆形的开口外壳于内部装入一块体,使从动轴两端穿入外壳的小长孔而与块体穿固,块体另端套固有弹性件,弹性件另端是套固于一移块,此时便将一盖子覆盖锁设或铆设于外壳的开口,而一螺栓的调整栓螺穿过盖子的孔洞而螺入移块中,移块形状与外壳内部断面形态相同,故调整部的外壳铆固或焊固于框室水平面上,仅调整栓可带动块体、从动轴沿小长孔移位,从动轴上方的调整部亦如是设置,只是上方的调整部是设于框室外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传输装置,其主要在一机体内设置有动力部、数个输送组、调整部;利用动力部传动输送组,利用输送组为两组立设的传轮构成间隙,供印刷配线板送入该间隙而随动力推送移位,使印刷配线板构成垂直立起的输送形式,降低印刷配线板与传输装置的接触面,缩减设备体积、空间、处理时间,提供良好的产业利用性。
文档编号B65G49/00GK2280697SQ97209860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7日
发明者王履功 申请人:华通电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