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82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盛放液体的容器。
现有盛放液体的容器,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用油瓶、油箱、醋瓶、酱油瓶等;采用玻璃瓶,则其容积不能做得太大,且易碎,使用、运输均不方便;长期使用塑料瓶(箱),则会影响内装油的品质,危害人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克服玻璃瓶的易碎又解决塑料瓶(箱)危害人体健康等不足的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含有瓶体、瓶盖、把手,瓶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玻璃瓶体,外层为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由底座和壳体连接而成。
保护外壳与玻璃瓶体之间设有防护筋。
保护外壳的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条。
采用本实用新型,形状、容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克服了纯玻璃容器易碎及纯塑料容器盛放食用油等佐料对人体的伤害等缺陷。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为圆柱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体为圆柱型时,保护外壳的底座与壳体连结结构示意图。
图3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为圆柱形的A-A剖视图。
瓶体由玻璃瓶体3和保护外壳组成,保护外壳由底座5及壳体4通过缧纹7连结,壳体4上设有把手2,玻璃瓶体3的主体部分为圆柱体,玻璃瓶体3置于保护外壳的内腔,保护外壳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条6,瓶盖1旋在保护外壳上,玻璃瓶体3的上口抵在瓶盖1的内底面上。
图4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体为矩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体为矩形时,保护外壳的底座与壳体连结结构示意图。
图6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为矩形的B-B剖视图。
瓶体由玻璃瓶体3和保护外壳组成,保护外壳由底座5及壳体4通过倒钩8连结,壳体4上设有把手2,玻璃瓶体3的主体部分为矩形,玻璃瓶体3置于保护外壳内腔,保护外壳内壁设有防护筋6,防护筋6卡在玻璃瓶体3的外表面上,瓶盖1旋在保护外壳上,玻璃瓶体3的上口抵在瓶盖1的内底面上。
图7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体为椭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8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瓶体为椭圆形的C-C剖视图。
瓶体由玻璃瓶体3和保护外壳组成,保护外壳由底座5及壳体4通过倒钩8连结,壳体4上设有把手2,玻璃瓶体3的主体部分为椭圆形,玻璃瓶体3置于保护外壳内腔,保护外壳内壁设有防护筋6,防护筋6卡在玻璃瓶体3的外表面上,瓶盖1旋在保护外壳上,玻璃瓶体3的上口抵在瓶盖1的内底面上。
权利要求1.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含有瓶体、瓶盖、把手,其特征在于瓶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玻璃瓶体,外层为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由底座和壳体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保护外壳与玻璃瓶体之间设有防护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保护外壳的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条。
专利摘要带有防护外壳的盛放液体的容器,含有瓶体、瓶盖、把手,瓶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玻璃瓶体,外层为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由底座和壳体连接而成,克服了纯玻璃容器易碎及纯塑料容器盛放食用油等佐料对人体的伤害,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5D25/20GK2326538SQ9822611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3日
发明者王必仁 申请人:王必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