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208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镭射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瓶盖。
现有技术中,酒瓶盖的防伪技术有多种,有的是在瓶盖上贴有镭射图案不干胶纸,极其容易撕下后更换,防伪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效果好的镭射防伪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镭射防伪瓶盖,瓶盖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本体,所述的顶盖本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印有呈凹凸不平状的激光全息图案成像层,所述的成像层的外表面涂有反光层,所述的反光层的外表面涂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顶盖本体设置于瓶盖体的顶部后不易再被更换,即使更换也会完全地破坏瓶盖,因此防伪效果好,不易被模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剖视图;附图2为顶盖本体的放大剖视图;其中[1]、瓶盖内腔;[2]、螺纹;[3]、瓶盖体;[4]、保护层;[5]、反光层;[6]、成像层;[7]、顶盖本体;实施例一种镭射防伪瓶盖,瓶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本体[7],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印有呈凹凸不平状的激光全息图案成像层[6],所述的成像层[6]的外表面涂有反光层[5],所述的反光层[5]的外表面涂有保护层[4]。所述的顶盖本体[7]相嵌在所述的瓶盖体[3]的上端部。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向外凸起的球形面。所述的成像层[6]的厚度为0、1微米至9微米。所述的反光层[5]的厚度为0、1微米至9微米。所述的保护层[4]的厚度为0、1微米至9微米。
权利要求1.一种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本体[7],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印有呈凹凸不平状的激光全息图案成像层[6],所述的成像层[6]的外表面涂有反光层[5],所述的反光层[5]的外表面涂有保护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本体[7]相嵌在所述的瓶盖体[3]的上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向外凸起的球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层[6]的厚度为0、1微米至9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层[5]的厚度为0、1微米至9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4]的厚度为0、1微米至9微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镭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本体(7),所述的顶盖本体(7)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印有呈凹凸不平状的激光全息图案成像层(6),所述的成像层(6)的外表面涂有反光层(5),所述的反光层(5)的外表面涂有保护层(4)。顶盖本体设置于瓶盖体的顶部后不易再被更换,即使更换也会完全地破坏瓶盖,因此防伪效果好,不易被模仿。
文档编号B65D41/04GK2399323SQ99240430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3日
发明者邓同山 申请人:苏州市信博图像成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