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传送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4672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加热传送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加热传送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加热传送装置包括:加热传送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缠绕到加热传送辊上,并且加热传送辊在将色调剂图像加热到高于或等于色调剂的熔化温度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以及冷却辊,其与加热传送辊形成咬合部,传送记录介质,并且冷却记录介质,使得在记录介质与加热传送辊分离的位置处,记录介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记录介质的热变形温度。
【专利说明】
加热传送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加热传送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披露了一种如下技术:该技术涉及到利用色调剂对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片材进行热定影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加热辊包括:咬合部,加热辊在该咬合部处咬合传送带;以及冷却部,其对在咬合后与色调剂图像的表面接触的传送带进行冷却。
[0003]专利文献2披露了一种如下技术:该技术涉及到在加热过程中通过加热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并且通过在下一冷却处理中对定影到每个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冷却而调节图像的光泽度的定影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冷却处理中记录介质的传送速度比加热处理中记录介质的传送速度慢。
[0004]专利文献1:JP-A-2001-042672
[0005]专利文献2 JP-A-2008-020483

【发明内容】

[0006]当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受到张力作用时,可能存在记录介质遭遇热变形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与在记录介质不被传送部件咬合的位置处冷却记录介质的构造相比,抑制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加热传送装置,包括:
[0008]加热传送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缠绕到所述加热传送辊上,并且所述加热传送辊在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加热到高于或等于色调剂的熔化温度的温度的同时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0009]冷却棍,其与所述加热传送棍形成咬合部,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冷却所述记录介质而使得在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加热传送辊分离的位置处所述记录介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记录介质的热变形温度。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
[0011 ] 其中,所述加热传送辊包括:
[0012]辊主体,其包括位于所述辊主体的内部的热源;以及
[0013]耐热层,其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外周上。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了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
[0015]其中,所述加热传送辊包括:
[0016]辊主体;以及
[0017]高摩擦层,其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外周上且具有比所述辊主体的外周表面的静摩擦系数高的静摩擦系数。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了根据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
[0019]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咬合部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缠绕到所述冷却辊上。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0021]根据第一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以及
[0022]定影辊,其在所述记录介质缠绕到所述加热传送装置的所述加热传送辊上的状态下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咬合部的上游侧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0024]图像部,其利用液态显影剂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且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0025]根据第一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对被所述图像部转印了所述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传送;以及
[0026]定影装置,其在所述加热传送装置的下游侧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0027]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0028]图像部,其利用液态显影剂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且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0029]根据第五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被所述图像部转印了所述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上。
[0030]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0031]图像部,其利用干显影剂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且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0032]根据第五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被所述图像部转印了所述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上。
[0033]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
[0034]其中,所述记录介质是连续膜或片膜。
[0035]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
[0036]其中,当张力施加到处于受热状态下的记录介质上时,热变形降低图像品质。
[0037]根据第一、第九和第十方案,与不存在冷却辊以将记录介质冷却而使得在记录介质与加热传送辊分离的位置处记录介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记录介质的热变形温度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
[0038]根据第二方案,与在加热传送辊的辊主体的外周上不设置耐热层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
[0039]根据第三方案,与在加热传送辊的辊主体的外周上不设置高摩擦层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记录介质的热变形。
[0040]根据第四方案,与记录介质在与咬合部分离之后也不缠绕到冷却辊上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
[0041]根据第五方案,与不存在冷却辊以冷却记录介质而使得在记录介质与加热传送辊分离的位置处记录介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记录介质的热变形温度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
[0042]根据第六方案,与不提供根据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由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引起的图像品质的降低。
[0043]根据第七方案,与不提供根据第五方案的定影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由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引起的图像品质的降低。
[0044]根据第八方案,与不提供根据第五方案的定影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由被加热和传送的记录介质的热变形引起的图像品质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45]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0046]图1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图;
[0047]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加热传送装置和定影装置的不意性构造图;
[0048]图3A是测量连续膜的热变形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性构造图;图3B是测试结果的曲线图;
[0049]图4是概括连续膜的热变形的测量结果的曲线图;
[0050]图5是加热传送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示意性构造图;
[0051]图6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所示的第一变型例的加热传送装置的咬合部处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6的⑶是示出图6的㈧的剖面中的温度梯度的曲线图;
[0052]图7是加热传送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示意性构造图;
[0053]图8是加热传送装置的第三变型例的示意性构造图;
[0054]图9是加热传送装置的第四变型例的示意性构造图;
[0055]图10是定影装置的变型例的示意性构造图;以及
[0056]图11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0058]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0059]构造
[0060]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造进行说明。注意的是,图中的例如感光体等辊部件中描绘的箭头R示出了辊部件的旋转方向。箭头S示出连续膜F(下面描述)的传送方向。
[0061]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设有图像部12、加热传送装置50 (也参考图2)以及定影装置70(也参考图2)。输送装置(未示出)连接到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左侧(连续膜F (后面说明)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拾取装置(未示出)连接到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右侧(连续膜F(后面说明)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
[0062]图像形成装置10利用液态显影剂G将色调剂图像TB (参考图2)形成在作为记录介质的实例的连续膜F上。注意的是,液态显影剂G是一种将色调剂颗粒GA散布在载体液体GB中的液体态的显影剂。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连续膜F由例如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乙烯、尼龙、玻璃纸(Cellophane)PT等材料的树脂膜、共挤出膜等形成。
[0063]连续膜F缠绕到之前所描述的输送装置(未示出)上,并且输送装置包括将缠绕到其上的连续膜F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之前所描述的拾取装置(未示出)包括拾取经过图像形成装置10而形成有色调剂图像TB的连续膜F的功能。
[0064]注意的是,图像形成装置10、输送装置和拾取装置由控制装置(未示出)来控制。
[0065]图像部
[0066]接着,将对图像部12进行说明。
[0067]构成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部12形成色调剂图像T,将色调剂图像T转印到连续膜F上。图像部12设有感光体14、充电装置16、曝光装置18、显影机20、转印装置24和感光体清洁装置22。转印装置24包括一次转印辊26、二次转印辊28和转印辊清洁装置23。
[0068]此处,将对图像部12形成色调剂图像T且将色调剂图像T转印到连续膜F上的处理进行说明。
[0069]由于感光体14的表面被充电装置16充电且被曝光装置18曝光,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14上。显影机20将静电潜像显影,在感光体14上形成色调剂图像T。形成在感光体14上的色调剂图像T 一次转印到转印装置24的第一转印辊26上,此外,由二次转印辊28 二次转印到连续膜F上。分别由感光体清洁装置22和转印辊清洁装置23移除和收集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14和一次转印辊26上的色调剂。
[0070]注意的是,连续膜F的转印有色调剂图像T的表面是“正面FA”,相反侧的表面是“反面FB,,。
[0071]加热传送装置
[0072]接着,将对加热传送装置50进行说明。
[0073]构成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加热传送装置50包括加热传送辊52以及被加热传送辊52推挤且形成咬合部60的冷却辊62。
[0074]加热传送辊52沿箭头R方向旋转且被构造成使得其外周表面52A由于设在辊内部的热源54而呈现出预定的设定温度。冷却辊62沿箭头R方向旋转且构造成使得其外周表面62A由于设在辊内部的冷却源64而呈现预定的设定温度。
[0075]注意的是,冷却源64可以任何方式进行构造;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冷却源64是冷却剂流经其内部的流路。下面描述的冷却源84也是冷却剂流经其内部的流路。
[0076]连续膜F的反面FB缠绕到加热传送辊52上从而与外周表面52A相接触。连续膜F介于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62之间,被传送,并且构造为在穿过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62之间的咬合部60之后与加热传送棍52分离。
[0077]换言之,冷却辊62在加热传送辊52处连续膜F的缠绕范围的下游侧的端部形成咬合部60。连续膜F被构造为在穿过咬合部60之后与加热传送辊52和冷却辊62分离。
[0078]注意的是,加热传送辊52加热连续膜F,使得色调剂图像T呈现出高于或等于使色调剂图像T熔化的熔化温度的温度。
[0079]同时,冷却辊62冷却咬合部60处的连续膜F,使得连续膜F呈现出低于或等于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的温度。换言之,连续膜F的温度在连续膜F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的时间点低于或等于其热变形温度。注意的是,后面将对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进行说明。
[0080]定影装置
[0081]接着,将对定影装置70进行说明。
[0082]构成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定影装置70包括加热辊72、加压辊76和冷却辊82。加热辊72是加热传送辊的实例,加压辊76是定影辊的实例。一对输出辊90设在定影装置70的下游侧。
[0083]加压辊76和冷却辊82被加热辊72挤压且分别形成咬合部78和咬合部80。
[0084]冷却辊82被加热辊72挤压且形成咬合部80的位置位于加压辊76被加热辊72挤压且形成咬合部78的位置的沿传送方向(S方向)的下游侧。
[0085]加热辊72沿箭头R方向旋转并且构造为使得其外周表面72A由于设置在辊内部的热源74而呈现出预定的设定温度。冷却辊82沿箭头R方向旋转且构造成使得其外周表面82A由于设置在辊内部的冷却源84(如之前所述,冷却剂流经的流路)而呈现出预定的设定温度。
[0086]连续膜F的正面FA缠绕到加热辊72上从而与外周表面72A相接触。连续膜F介于加压辊76与冷却辊82之间,被传送,且构造为在穿过加压辊76与冷却辊82之间的咬合部80之后与加热辊72分离。
[0087]注意的是,连续膜F被加热辊72加热,使得色调剂图像T呈现出高于或等于使色调剂图像熔化的熔化温度的温度,并且受到加压辊76的压力作用。当色调剂图像TA穿过咬合部78且变成色调剂图像TB时,预定影色调剂图像TA(后面将对预定影进行说明)由于加热和加压而定影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
[0088]同时,冷却辊82冷却咬合部80处的连续膜F,使得连续膜F呈现出低于或等于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的温度。换言之,连续膜F在连续膜F与加热辊72分离的时间点低于或等于其热变形温度。注意的是,如之前所描述的,后面将对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进行说明。
[0089]操作和效果
[0090]接着,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进行说明。
[0091]如图1所示,色调剂图像T被图像部12转印到从输送装置(未示出)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连续膜F的正面FA上。连续膜F被送到加热传送装置50,从而色调剂图像T被转印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
[0092]如图2所示,连续膜F缠绕到加热传送装置50的加热传送辊52上,介于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62之间,被传送,并且当连续膜F穿过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62之间的咬合部60时,连续膜F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
[0093]此处,色调剂图像T在被转印到连续膜F上的状态下含有载体液体GB (参考图1)。由于连续膜F被加热传送辊52加热(预加热)到高于或等于使色调剂图像GA(参考图1)熔化的温度的温度,载体液体GB(参考图1)的一部分蒸发,色调剂图像T被预定影。注意的是,色调剂图像TA代表了预定影状态。被加热且预定影到加热传送辊52上的色调剂图像TA熔化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并且在非偏离状态下附着到冷却辊62和加热辊72的表面上。
[0094]连续膜F被加热传送辊62加热至高于或等于色调剂的熔化温度的温度;然而,当连续膜F穿过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62之间的咬合部60时,连续膜F被冷却到低于或等于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的温度,并且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且从加热传送装置50输送的连续膜F介于定影装置70的加热辊72与加压辊76之间,并且被传送。注意的是,加热传送辊52的表面52A的温度一度被冷却辊62降低至低于或等于咬合部60的下游的设定温度;然而,加热传送辊52内部的热源54在与连续膜F接触的下一接触点将加热传送辊52的表面52A重新加热到设定温度。
[0095]张力施加在以此方式在加热传送装置50与定影装置70之间传送的连续膜F上。然而,如之前所述,在被冷却辊62冷却至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之后,从加热传送装置50输送出连续膜F。换言之,连续膜F的被施加了张力的、位于加热传送装置50与定影装置70之间的部分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因此,例如,与连续膜F的位于加热传送装置50与定影装置70之间的部分被冷却的情况(即在施加张力的位置冷却连续膜F的情况)相比,连续膜F的热变形被抑制(如后面所述,拉伸率低于或等于基准值K)。由于连续膜F的热变形被抑制,因而抑制了图像品质的下降,例如由热变形引起的起皱。
[0096]接着,当通过加热传送装置50而预定影有色调剂图像T的连续膜F介于定影装置70的加热辊72与加压辊76之间且被传送时(当连续膜F穿过咬合部78时),预定影色调剂图像TA由于加热和加压而定影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并且变成色调剂图像TB。
[0097]然后,连续膜F在加热辊72与冷却辊82之间的咬合部80处被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并且与加热辊72分离。与加热辊72分离的连续膜F从定影装置70输送且由输出辊90输出。注意的是,冷却辊82将加热辊72的表面72A的温度一度降低至低于或等于咬合部80的下游的设定温度;然而,加热辊72内部的热源74在与连续膜F接触的下一接触点将加热辊72的表面72A重新加热至设定温度。
[0098]张力被施加到以此方式在定影装置70与输出辊90之间传送的连续膜F上。然而,如之前所述,在被冷却辊82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之后,从定影装置70输送出连续膜F。换言之,连续膜F的被施加了张力的、在定影装置70与输出辊90之间的部分的温度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因此,例如,与连续膜F的在定影装置70与输出辊90之间的部分被冷却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如后面所描述的,拉伸率低于或等于基准值K)。由于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因此抑制了由于热变形引起的例如起皱等图像品质下降。
[0099]热变形温度
[0100]接着,将对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进行说明。注意的是,术语“热变形”是指由于张力作用而引起的加热后的连续膜F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0101]热变形测试装置
[0102]首先,将对热变形测试装置的概况进行说明。
[0103]图3A所示的热变形测试装置800包括拉动部810和加热部820。拉动部810如箭头E所示拉动连续膜F的样品FS,并且加热部820加热样品FS。注意的是,拉动部810可以拉动样品FS并且测量施加到样品FS上的张力。连续膜F的样品FS具有15mm的宽度H以及75mm的长度L。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拉动部810可以执行符合JIS K-7157的拉动测试。在本测试中,使用了 Nidec-Shimp0 (日本电产新宝)公司的测试装置FGS-TV。
[0104]热变形测试方法
[0105]接着,将对热变形测试方法进行说明。
[0106]首先,在室温(25°C )下每分钟将样品FS拉动2mm,当达到预定的位移时,停止拉动。测量样品FS的张力。注意的是,在图3B的曲线图的Pl示出了位移与张力之间的关系。
[0107]使得加热部820与样品FS接触固定时间。该时间被设定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内的实际加热时间。例如,在本实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使得加热部820与样品FS接触2秒,这是色调剂图像TA穿过加热部820的最大时间。样品FS由于被加热而膨胀,张力减小。此时的减小的张力由图3B的曲线图的P2示出。
[0108]在加热停止之后,样品FS由于冷却(恢复)到室温(25°C )而收缩,并且张力增大。样品FS的位移恢复到原始状态,并且获得张力为0(零)的位移量PL(图3B)。
[0109]位移量PL是由于热变形而引起的样品FS的拉伸量,并且通过将样品FS除以原长度L( = 75mm)所获得的商是拉伸率。
[0110]图4所示的曲线图是通过改变样品FS的加热温度来执行测试而获得的结果的总结,作用于样品FS上的张力转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被施加了张力的连续膜F的长度(在本实例中为500mm)。注意的是,图4示出了例如20 μ m厚的OPP膜的测量结果。
[0111]此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测量或计算由于连续膜F的热变形引起的拉伸率的基准值(目标值)K以及在受热传送期间施加到连续膜F上的张力的最大值V。注意的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连续膜F经过热变形(膨胀或收缩)时,由于出现褶皱等而使得图像品质降低;然而,容许图像品质下降的拉伸率是基准值(目标值)Κ。注意的是,可以根据将要形成的图像的类型、例如层压和修剪等后制造以及形成有图像的膜的对象、尺寸等来适当地确定基准值K。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0.5%作为基准值K进行说明。
[0112]从图4所示的曲线图中看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受热传送期间施加到连续膜F上的张力的最大值V处,连续膜F的拉伸率小于或等于基准值K的加热温度是“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注意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在受热传送期间所施加的张力的最大值V(关于50mm的长度)是20N且拉伸率的基准值K是0.5%,根据同一曲线图,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是100 °C。
[0113]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冷却辊62和82被构造为使连续膜F的温度低于或等于100°C,并且彼此分离。冷却辊62的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使得预定影或定影的色调剂图像TA不附着到该表面上,并且期望的是冷却辊62的表面由例如基于氟的树脂(PFA、PTFE等)的具有低表面能量的材料形成。
[0114]加热传送装置的变型例
[0115]接着,将对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加热传送装置的变型例进行说明。
[0116]第一变型例
[0117]首先,将对第一变型例进行说明。
[0118]构造
[0119]图5中所示的第一变型例的加热传送装置150的加热传送辊152具有这样的结构:包括辊主体151以及设置在辊主体151的外周151A上的耐热层154。注意的是,辊主体151具有与加热传送辊52相同的构造(参考图2)。耐热层154由具有比辊主体151大的温度梯度的材料(例如,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具体地,耐热层154由2mm厚的硅橡胶形成。
[0120]操作和效果
[0121]图6的(A)示意性地示出加热传送装置150的加热传送辊152与冷却辊62之间的咬合部60的剖面结构。图6的(B)示出了与剖面结构对应的咬合部60处的温度梯度的曲线图。注意的是,Tl是色调剂熔化的熔化温度,T2代表了热变形温度。
[0122]通过这种方式,耐热层154存在于高温的辊主体151与连续膜F(低温的冷却辊62)之间,并且大的温度梯度出现在耐热层154中。呈现出温度T2的点可以设置在耐热层154中。因此,与不存在耐热层154的情况相比,将连续膜F的整个厚度方向有效地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注意的是,连续膜F的温度是在进入咬合部60之前的加热传送辊152的表面温度(Tl或更高);然而,当连续膜F进入咬合部60时,由于与冷却辊62接触,冷却辊62带走了连续膜F的热量,连续膜F和耐热层154的温度均降低,图6的(B)中所示的温度梯度形成在咬合部出口处。
[0123]因此,有效地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由于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所以有效地抑制了由于热变形(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图像品质下降。
[0124]第二变型例
[0125]接着,将对第二变型例进行说明。
[0126]构造
[0127]图7所示的第二变型例的加热传送装置250的加热传送辊252具有如下的结构:包括辊主体251和设置在辊主体251的外周251A上的高摩擦层254。
[0128]高摩擦层254由具有比辊主体251的外周251A大的静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高摩擦层254由诸如橡胶或粘合剂材料等耐热弹性体形成。具体地,可以通过涂覆、固化,或者可选地通过将硅酮胶、硅酮粘合剂等附着到辊主体251的外周251A上来提供高摩?祭层254。
[0129]操作和效果
[0130]连续膜F的被加热至高于或等于咬合部60的上游侧的热变形温度的温度的部分缠绕到具有高静摩擦系数的高摩擦层254上。因此,由于连续膜F被高摩擦层254保持且连续膜F的滑动受抑制,所以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由于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所以有效地抑制了由于热变形(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图像品质下降。
[0131]第三变型例
[0132]接着,将对第三变型例进行说明。
[0133]构造
[0134]在图8所示的第三变型例的加热传送装置350中,采用了这样的构造:即使在连续膜F穿过咬合部60且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之后,在咬合部60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连续膜F也缠绕到冷却辊62上。连续膜F在分离位置61与冷却辊62分离。注意的是,在连续膜F分离的分离位置61,冷却辊62可以是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00°C或更低,如上所述)的温度。换言之,在咬合部60处,连续膜F的温度可以比热变形温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00°C )高。
[0135]操作和效果
[0136]连续膜F在咬合部60处被冷却,进一步地,连续膜F在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且不被加热的状态下被冷却辊62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
[0137]因此,与连续膜F在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之后不被冷却辊62冷却的构造相比,冷却效率高,且连续膜F被有效地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因此,有效地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由于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所以有效地抑制了由于热变形(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图像品质下降。
[0138]由于在咬合部60处热传送辊52的温度可以高于热变形温度,加热传送辊52在周向上的温度的波动裕量小。因此,即使连续膜F的传送速度增加,热源54也可以利用比图2和图5所示的加热传送装置50和150更少的电力将连续膜F的温度提升至热熔化温度或更大。
[0139]第四变型例
[0140]接着,将对第四变型例进行说明。
[0141]构造
[0142]在图9所示的第四变型例的加热传送装置450中,采用了这样的构造:即使在连续膜F穿过咬合部60且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之后,在咬合部60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连续膜F也缠绕到冷却辊462上。在分离位置461,连续膜F与冷却辊462分离。
[0143]在冷却辊462中,设在辊内部的冷却源64被布置成接近或者接触比咬合部60更靠下游侧的内周表面462B。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与连续膜F分离的分离位置461对应的位置处,冷却源64布置在内周表面462B的附近。
[0144]注意的是,在连续膜F分离的分离位置461处,冷却辊462的温度可以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00°c或更低,如上所述)。换言之,在咬合部60处,连续膜F的温度可以高于热变形温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00°C )。
[0145]操作和效果
[0146]连续膜F在咬合部60处被冷却,进一步地,在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且不被加热的状态下被冷却辊462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因此,与连续膜F在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之后不被冷却辊462冷却的构造相比,冷却效率高,并且连续膜F被有效地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
[0147]在与连续膜F分离的分离位置461对应的位置处,冷却源64布置在内周表面462B的附近。因此,冷却辊62从咬合部60朝向位于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分离位置461具有温度梯度。因此,由于连续膜F在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之后被逐渐地冷却且随着连续膜F移向位于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分离位置461而分离,所以更有效地抑制连续膜F的热变形。
[0148]由于在咬合部60处加热传送辊52的温度可以高于热变形温度,所以加热传送辊52沿周向的温度的波动裕量小。因此,即使连续膜F的传送速度增大,热源54也可以利用比图2和图5所示的加热传送装置50和150更少的电力将连续膜F的温度升至热熔化温度或更大。
[0149]定影装置的变型例
[0150]接着,将对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定影装置的变型例进行说明。
[0151]构造
[0152]图10所示的变型例的定影装置170包括加热传送辊52、定影辊172、冷却辊82以及传送辊92,其中定影辊172和冷却辊82被加热传送辊52挤压。一对输出辊90设在定影装置170的下游侧。注意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定影辊172 ;然而,可以设置一个、三个或更多的定影辊172。
[0153]冷却辊82与加热传送辊52之间的咬合部180的位置比加热传送辊52与位于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定影辊172之间的咬合部173的位置更靠近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
[0154]定影辊172沿箭头R的方向旋转且被构造成使得其外周表面172A由于设在辊内部的热源174而呈现出预定的设定温度。连续膜F介于加热传送辊52、定影辊172和冷却辊82之间,被传送,并且构造为在穿过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82之间的咬合部180之后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
[0155]当连续膜F穿过加热传送辊52与定影辊172之间的咬合部173时,连续膜F的温度变成定影温度或更高,经过预定影的色调剂图像TA由于加热和加压而定影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
[0156]冷却辊82在咬合部180处冷却连续膜F,使得连续膜F的温度变得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00°C或更低,如上所述)。换言之,在连续膜F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的时间点,连续膜F的温度低于或等于连续膜F的热变形温度。
[0157]操作和效果
[0158]当通过加热传送装置50 (参考图1和图2)而预定影有色调剂图像T的连续膜F介于加热传送辊52与定影装置170的定影辊172之间且被传送时(当连续膜F穿过咬合部173时),预定影色调剂图像TA由于加热和加压而定影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并且变成色调剂图像TB。
[0159]然后,在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82之间的咬合部180处,连续膜F被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并且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
[0160]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的连续膜F从定影装置170输送出且由输出辊90输出。
[0161]张力被施加到以此方式在定影装置170与输出辊90之间传送的连续膜F上。然而,如之前所述,在被冷却辊82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之后,连续膜F从定影装置170输送出。换言之,连续膜F的被施加了张力的在定影装置170与输出辊90之间的部分的温度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因此,例如,与连续膜F的位于定影装置170与输出辊90之间的部分被冷却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如稍后所说明,拉伸率小于或等于基准值K)。由于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所以抑制了由于热变形引起的例如起皱等图像品质下降。
[0162](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0163]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注意的是,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省去多余的说明。
[0164]构造
[0165]图1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710设有图像部712和定影装置170 (还参考图10)。输送装置(未示出)连接到图1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710的左侧(连续膜F(稍后说明)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拾取装置(未示出)连接到图1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710的右侧(连续膜F (稍后说明)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
[0166]图像形成装置710使用干显影剂W将色调剂图像TB形成在连续膜F上,连续膜F是记录介质的实例。注意的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干显影剂W是由色调剂和载体颗粒形成的二成分显影剂。然而,干显影剂W可以是不含有载体颗粒的单成分显影剂。
[0167]除了显影机720不同且图像形成装置710不包括二次转印辊28 (参考图1)之外,构成图像形成装置710的图像部712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构造。
[0168]构成图像形成装置710的定影装置170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中所描述的图10所示的定影装置170相同的构造。
[0169]操作和效果
[0170]接着,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进行说明。
[0171]利用干显影剂W形成的色调剂图像T由图像部712转印到从输送装置(未示出)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710的连续膜F的正面FA上。
[0172]当转印有色调剂图像T的连续膜F介于加热传送辊52与定影装置170的定影辊172之间且被传送时(当连续膜F穿过咬合部173时),色调剂图像T由于加热和加压而定影到连续膜F的正面FA上且变成色调剂图像TB。
[0173]然后,在加热传送辊52与冷却辊82之间的咬合部180处,连续膜F被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并且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
[0174]与加热传送辊52分离的连续膜F从定影装置170输送出且由输出辊90输出。
[0175]张力被施加到以此方式在定影装置170与输出辊90之间传送的连续膜F上。然而,如之前所述,在被冷却辊82冷却到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的温度之后,连续膜F从定影装置170输送出。换言之,连续膜F的被施加了张力的位于定影装置170与输出辊90之间的部分的温度低于或等于热变形温度。因此,例如,与连续膜F的位于定影装置170与输出辊90之间的部分被冷却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如稍后所说明,拉伸率小于或等于基准值K)。由于抑制了连续膜F的热变形,所以抑制了由热变形引起的例如起皱等图像品质下降。
[0176]其他
[0177]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0178]可以适当地组合实施上述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
[0179]变型例的加热传送装置150、250、350和450的技术可应用于定影装置70和170。例如,加热传送装置150或250的加热传送辊152或252 (参考图5和图7)可用于定影装置70或170的加热辊72或172。如在加热传送装置350中(参考图8),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即使在穿过咬合部180之后,连续膜F也缠绕到冷却辊82上。加热传送装置450的冷却辊462 (参考图9)可用于定影装置70或170的冷却辊72或82。
[0180]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中,记录介质是连续膜;然而,记录介质不限于此。记录介质可以是片膜。记录介质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的膜材,并且可以是当张力施加到处于受热状态的记录介质上时由热变形引起图像品质下降的记录介质。
[0181]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可以采用各种构造。
[0182]此外,不言而喻,本发明可以呈现出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
[0183]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面的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人能够为实现各种实施例理解本发明和各种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应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加热传送装置,包括: 加热传送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缠绕到所述加热传送辊上,并且所述加热传送辊在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加热到高于或等于色调剂的熔化温度的温度的同时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冷却棍,其与所述加热传送棍形成咬合部,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冷却所述记录介质而使得在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加热传送辊分离的位置处所述记录介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记录介质的热变形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传送棍包括: 辊主体,其包括位于所述辊主体的内部的热源;以及 耐热层,其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外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传送棍包括: 辊主体;以及 高摩擦层,其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外周上且具有比所述辊主体的外周表面的静摩擦系数高的静摩擦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咬合部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缠绕到所述冷却$昆上。5.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以及 定影辊,其在所述记录介质缠绕到所述加热传送装置的所述加热传送辊上的状态下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咬合部的上游侧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部,其利用液态显影剂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且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对被所述图像部转印了所述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传送;以及 定影装置,其在所述加热传送装置的下游侧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部,其利用液态显影剂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且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被所述图像部转印了所述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上。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部,其利用干显影剂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且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被所述图像部转印了所述色调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中,所述记录介质是连续膜或片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传送装置,其中,当张力施加到处于受热状态下的记录介质上时,热变形降低图像品质。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5905658SQ20151057061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发明人】诹访部恭史, 胜田修弘, 阿部昌昭, 辰浦智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