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7663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相对于长行程建筑物物件也可以确保作业性的容易性、并且减轻对支承补偿绳索、尾缆等吊索的负载的螺栓造成的负担的轿厢框底板下方构造。在电梯轿厢的下框,在与下框正交的方向上设置托架,并借助该托架来悬挂吊索,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与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托架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托架的面。
【专利说明】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电梯轿厢下部悬挂有补偿绳索、尾缆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电梯装置的电梯轿厢下部悬挂有补偿绳索、尾缆。具体来说,在轿厢的下框安装托架,借助托架来悬挂支承补偿绳索、尾缆。
[0003]其中,在尾缆的悬挂支承时,在专利文献I中设为如下结构:通过形成将尾缆的轿厢侧端部吊芯悬挂于轿厢的吊芯附近、并且将连结尾缆的升降通道侧端部和轿厢侧端部的直线与连结导轨彼此的直线呈角度地倾斜悬挂的构造,无须追加特别的装置就能够降低因尾缆产生的电梯轿厢偏心负载。另外,在补偿绳索的悬挂支承时,具有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
[0004]如专利文献I的图2、专利文献2的图3所例示的那样,这些情况下的具体的支承构造为,将轿厢的下框设为U字状钢材,将与下框正交的方向的托架设为H型钢材,各钢材的抵接的端面彼此在H型钢材的两点进行螺栓紧固。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16897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0828号公报
[0009]由于最近的超高层的建筑物的增加,作用于电梯轿厢的补偿绳索与尾缆负载也增加,因此要求补偿绳索、尾缆悬吊位置处的高强度化。因此,期望着比上述专利文献1、2的支承构造强度更高的支承构造。
[0010]然而,通常而言,用于悬挂补偿绳索、尾缆等吊索的底板下方在构造上空间较少,也包含作业性的问题,由此,加强的追加、螺栓尺寸的增大等强度增强对策难以实现。
[0011]针对这样的课题,确保轿厢下作业的容易性并且满足必要强度逐渐变得重要。

【发明内容】

[0012]由上可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相对于长行程建筑物物件也可以确保作业性的容易性、并且减轻对支撑补偿绳索、尾缆等吊索的负载的螺栓造成的负担的轿厢框底板下方构造的电梯装置。
[0013]解决方案
[0014]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在电梯轿厢的下框沿与下框正交的方向设置托架,并借助该托架来悬挂吊索,其中,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托架的与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托架的面。
[0015]另外,在本发明中,电梯装置具备:电梯轿厢以及平衡重,它们在形成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中进行升降;卷扬机,其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上部;主吊索,其卷绕于卷扬机的绳轮,且一端与电梯轿厢连结而另一端与平衡重连结;尾缆,其一端与控制电梯的运行的控制盘连结而另一端与电梯轿厢连结;以及补偿绳索,其一端与电梯轿厢连结而另一端与平衡重连结,其中,电梯轿厢形成在平行的第一下框和第二下框上,在与第一下框和第二下框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多个托架,并借助托架来悬挂补偿绳索与尾缆,第一下框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托架的与第一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第一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托架的面,第二下框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托架的与第二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第二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托架的面,在第一下框侧借助托架来悬挂补偿绳索,在第二下框侧借助托架来悬挂尾缆。
[0016]发明效果
[0017]根据本发明,在加强追加、螺栓尺寸的增大等因空间、作业性的关系较为困难的轿厢下悬垂部中,能够确保作业性的容易性并且满足必要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轿厢底部吊挂构造的侧面的图。
[0019]图2是表示典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图。
[0020 ]图3是表示从正面门方向A观察图2中的电梯装置时的结构的图。
[0021]图4是从上面观察电梯轿厢的图。
[0022]图5是表示轿厢背面中的悬挂部分的结构的图。
[0023]图6是表示轿厢正面中的悬挂部分的结构的图。
[0024]图7是从轿厢底面观察本发明的结构的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升降通道;
[0027]2:机械室;
[0028]3:卷扬机;
[0029]4:控制盘;
[0030]5:主吊索;
[0031]6:轿厢;
[0032]7:平衡重;
[0033]8:补偿绳索;
[0034]9:控制盘;
[0035]10:尾缆;
[0036]1a:尾缆10的电梯轿厢侧端部;
[0037]10b:尾缆10的升降通道侧端部;
[0038]11:上框;
[0039]12:下框;
[0040]13:引导辊;
[0041]14:补偿托架;
[0042]15:正面门;
[0043]16:尾缆梁;
[0044]17:补偿吊板;
[0045]18: L型加强钢;
[0046]B1、B2、B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8][实施例1]
[0049]图2是表示典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图。如该图所示,该电梯装置构成为具备:设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I;形成于该升降通道I的上部的机械室2;设置于该机械室2的卷扬机3;设置于机械室2且驱动控制卷扬机3的控制盘4;卷绕于卷扬机3的主吊索5;与该主吊索5的一端连接且在升降通道I中升降的轿厢6;与主吊索5的另一端连接且在升降通道I内向与轿厢6相反的方向升降的平衡重7;位于主吊索的相反侧而与轿厢6和平衡重7连结的补偿绳索8;以及与轿厢6和控制电梯的运行的控制盘9连接的尾缆10,该尾缆10与轿厢6的作为同主吊索5连接的一端的相反侧的另一端连接。
[0050]图3表示从正面门方向A观察图2的电梯装置时的结构。在上框11与下框12之间形成轿厢6,利用安装于上框11的主吊索5悬挂轿厢6,利用在上框11与下框12上分别设置的引导辊13使轿厢6在升降通道I内进行上升下降移动。
[0051]下框12相对于图示的正面门15侧沿横向配置,在与下框12的方向正交的图示进深方向上配置补偿托架14,在该情况下配置有四个。在补偿托架14上固定尾缆梁16以及补偿吊板17,利用这些结构来悬挂支承尾缆10、补偿绳索8。
[0052]图4是从上表面观察电梯轿厢的图,图示下侧是正面门(轿厢前面),上方是轿厢背面。在轿厢6的左右配置有与引导辊13接触的导轨18。在该图中,轿厢6的下框12沿轿厢6的左右方向在正面侧与进深侧配置有两个(12a、12b),在与下框12正交的进深方向上配置有4个补偿托架14(14&、1413、14(3、14(1)。
[0053]另外,在该图中,尾缆10的电梯轿厢侧端部1a悬挂于电梯轿厢6的前后方向吊芯附近,并且连结尾缆10的升降通道侧端部1b与电梯轿厢侧端部1a的直线相对于下框12呈角度Θ地倾斜悬挂。由此,与专利文献I相同地,形成无须追加特别的装置就能够降低因尾缆1导致的电梯轿厢偏心负载的结构。
[0054]图5表示轿厢背面的悬挂部分的结构。另外,图6表示轿厢正面的悬挂部分的结构。在任一种情况下皆示出轿厢6的下部的U字状钢材的下框12和与下框12正交的方向的H型钢材的补偿托架14的连接关系。在这些图中,表示了H型钢材的补偿托架14的H型的形状。
[0055]将下框12与补偿托架14的各钢材的抵接的端面彼此通过螺栓B进行螺栓紧固。具体来说,例如相对于H型钢材的补偿托架14的上侧端面,在图5中对H型的形状的两侧进行基于螺栓BI的2点紧固。在各H型钢材的补偿托架14的相反侧的下侧端面连接补偿吊板17、尾缆梁16或者其他的支承构件,但是图示两侧的螺栓BI的应力最大。在本发明中,特别要确保应力最大的螺栓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对图5、图6的螺栓B2进行说明。
[0056]图1表示本发明的轿厢底部吊挂构造的侧视图,表示从作为图5、图6的侧面的B方向观察时的下框12与补偿托架14的连接关系。因此,在该情况下,对于两组下框12(12a,12b),表示其U字状钢材的形状。
[0057]在下框12(12a、12b)的U字状钢材的上表面上形成电梯轿厢6的底面6B。两组U字状钢材12a、12b彼此背靠背地配置,下框12a、12b的U字状钢材的下表面与补偿托架14抵接而通过螺栓Bl(Bla、Blb)进行螺栓紧固。
[0058]在图1中,专利文献I的图2、专利文献2的图3所例示的螺栓是图示的螺栓BI(BI a、Bib)。在公知的紧固构造中,仅通过螺栓Bl(Bla、Blb)来支承下框12与补偿托架14。因此,螺栓Bl(Bla、Blb)倾斜地受到负载应力,尤其是在超高层的建筑物的情况下,受到长吊索的较重负载,使螺栓BI的强度产生问题。
[0059]本发明中,新添加了图1的螺栓BI(Bla、Blb)以外的紧固部。在此,在下框12的U字状钢材的背面侧将L字状钢材18A、18B背靠背地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螺栓B2(B2a、B2b)对U字状钢材的下框12a、12b与L字状钢材18A、18B之间进行紧固,由此使下框12a、12b与L字状钢材18A、18B分别形成为一体。此外,利用螺栓B3 (B3a、B3b)对L字状钢材18A、18B与H型钢材的补偿托架14之间进行紧固。
[0060]由此,在现有的螺栓Bl(Bla、Blb)中倾斜地受到应力,通过本发明的构造不会受到倾斜的应力。如此,在本发明中,在成为U字形钢的平坦部面对面的结构的轿厢下框12上设置通过例如M30螺栓而紧固固定于补偿托架14和下框12的L形钢18A、18B的加强。
[0061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中,在U字形钢的轿厢下框12与H型钢材的补偿托架14螺栓紧固的两个螺栓轴的中间位置处配置尾缆吊芯以及补偿绳索吊芯。因此,例如相对于电梯中心位置LO而确定各螺栓位置LA、LB、LC、LD,将尾缆吊芯的位置确定在螺栓位置LA、LB间的范围内,根据其结果,在螺栓位置LC、LD间决定补偿绳索吊芯位置。
[0062]图7是从轿厢底面观察本发明的结构的图。利用螺栓BI对正交的两种钢材即下框12与补偿托架14的抵接面进行紧固,在下框12上通过螺栓B2来紧固L型加强钢18,利用螺栓B3对补偿托架14与L型加强钢18进行紧固。
[0063]如以上图示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中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中,在电梯轿厢6的下框12上沿与下框12正交的方向设置托架14,借助托架14来悬挂吊索,利用第一螺栓BI来紧固与下框12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托架14的面,利用第二螺栓B2将L字状构件18的一方的面紧固于下框12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B3将L字状构件18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托架14的面。
[0064]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具备:在形成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I中升降的电梯轿厢6以及平衡重7;在升降通道I的上部设置的卷扬机3;卷绕于卷扬机3的绳轮、并且一端与电梯轿厢6连结而另一端与平衡重7连结的主吊索5; —端与控制电梯的运行的控制盘4连结而另一端与电梯轿厢6连结的尾缆10;以及一端与电梯轿厢6连结而另一端与平衡重7连结的补偿绳索8,其中,将电梯轿厢6形成在平行的第一下框12a与第二下框12b上,在与第一下框12a和第二下框12b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多个托架14,借助托架14来悬挂补偿绳索8与尾缆10,第一下框12a与第二下框12b分别通过第一螺栓BI来紧固与其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托架14的面,利用第二螺栓B2将L字状构件18的一方的面紧固于下框12a、12b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B3将L字状构件18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托架14的面,在第一下框12a侧借助托架14来悬挂补偿绳索8,在第二下框12b侧借助托架14来悬挂尾缆10。
【主权项】
1.一种电梯装置,其在电梯轿厢的下框沿与下框正交的方向设置托架,并借助该托架来悬挂吊索, 其特征在于, 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所述托架的与所述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所述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所述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所述托架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之间安装有所述吊索。3.—种电梯装置,其具备:电梯轿厢以及平衡重,它们在形成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中进行升降;卷扬机,其设置在所述升降通道的上部;主吊索,其卷绕于该卷扬机的绳轮,且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连结而另一端与所述平衡重连结;尾缆,其一端与控制电梯的运行的控制盘连结而另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连结;以及补偿绳索,其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连结而另一端与所述平衡重连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轿厢形成在平行的第一下框和第二下框上,在与该第一下框和第二下框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多个托架,并借助该托架来悬挂所述补偿绳索与所述尾缆,所述第一下框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所述托架的与所述第一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所述第一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所述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所述托架的面,所述第二下框利用第一螺栓来紧固所述托架的与所述第二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抵接的面,利用第二螺栓将L字状构件的一方的面紧固于所述第二下框的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利用第三螺栓将所述L字状构件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于所述托架的面,在所述第一下框侧借助所述托架来悬挂所述补偿绳索,在所述第二下框侧借助所述托架来悬挂所述尾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一下框侧,在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之间安装有所述补偿绳索,关于所述第二下框侧,在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之间安装有所述尾缆。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缆的所述电梯轿厢侧端部悬挂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前后方向吊芯附近,并且所述尾缆与连结所述尾缆的升降通道侧端部和电梯轿厢侧端部的直线呈角度地倾斜悬挂。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尾缆的悬挂位置相配合地,考虑轿厢平衡而确定所述补偿绳索的吊挂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框由U字状钢材形成,所述托架由H型钢材形成,关于彼此正交的所述下框与所述托架,所述U字状钢材即所述下框的下侧的第一面与所述H型钢材即所述托架的上侧的面成为抵接的面。
【文档编号】B66B11/02GK106044471SQ20161014633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公开号201610146339.1, CN 106044471 A, CN 106044471A, CN 201610146339, CN-A-106044471, CN106044471 A, CN106044471A, CN201610146339, CN201610146339.1
【发明人】川端亮平, 三好宽, 河村阳右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