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783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锭的输送设备,特别是对输送设备中的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铝锭在设备压铸出来以后,温度还比较高,不能用手直接搬运,需要输送至冷却水中进行降温。然后由操作人员再逐一取出。这样就大大的耗费了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的单独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虽然检测直接,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造成测量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定位准确、长期稳定有效的限位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包括底座,铰接连接于底座上的摆动臂和驱动摆动臂伸出到底座外的伸缩装置;所述底座分为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连接柱相互连接;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与连接柱铰接,另一端设置接触盘,摆动臂的中部设置与伸缩装置铰接的延长臂。
[0005]本限位装置通过铝锭在输送盘上的行进同时并推动摆动臂复位到底座内,通过摆动臂的移动距离来测量铝锭的行进路程。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与摆动臂铰接的连接柱与其相邻的连接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摆动臂的长度。这样摆动臂在被铝锭推回的时候,就不会被连接柱挡柱,从而造成卡死的现象。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摆动臂被铝锭推回底座内位置的感应器。这个感应器主要是为了配合其他应用设备,如切割装置,喷水装置等。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板为三角形板,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于上板的三个角的位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顶出摆动臂,到达一定位置后就会失去作用力,需要外力推动摆动臂才能使伸缩装置复位。
[0010]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装置为单杠活塞缸。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单杠活塞缸通过连接柱与底座铰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接触盘上设置螺纹杆螺纹配合穿过摆动臂,并通过螺帽调节来固定接触盘伸出摆动臂的距离。
[00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0014]本限位机构通过铝锭推动摆动臂的行程距离来测量铝锭的行程距离,再通过检测摆动臂的感应器来起到限位作用,这种方式比直接红外线检测铝锭更加稳定,不会受外界的干扰,且占地面积小,适合与其他多种装置结合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3-限位机构,31-底座,311-上板,312-下板,313-连接柱,32-摆动臂,33-接触盘,331-螺纹杆,332-螺帽,34-延长臂,35-伸缩装置,36-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0]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包括底座31,铰接连接于底座31上的摆动臂32和驱动摆动臂32伸出到底座31外的伸缩装置35 ;所述底座31分为上板311和下板312,上板311和下板312之间通过连接柱313相互连接;所述摆动臂32的一端与连接柱313铰接,另一端设置接触盘33,接触盘33是用于与铝锭接触,一般为圆形,用以增大接触面积。所述接触盘33上设置螺纹杆331螺纹配合穿过摆动臂32,并通过螺帽332调节来固定接触盘33伸出摆动臂32的距离。这样就可以进行微调来进行精确调整所需要的铝锭行程长度或其他技术参数要求。另外摆动臂32的中部设置与伸缩装置35铰接的延长臂34。
[0021]连接柱分别设置于三角形上板的三个角的端点,而其中两个角上的连接柱之间的连线可以与铝锭的行程轨迹相平行,也可以向交错。但所述与摆动臂32铰接的连接柱313与其相邻的连接柱313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摆动臂32的长度。这样就不会摆动臂就不会碰到连接柱,从而被挡柱。
[0022]所述伸缩装置35用于顶出摆动臂32,到达一定位置后就会失去作用力,需要外力推动摆动臂32才能使伸缩装置35复位。所述伸缩装置35为单杠活塞缸。所述单杠活塞缸通过连接柱313与底座31铰接。而且在另外最后一个空的连接柱313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摆动臂32被铝锭推回底座31内位置的感应器36。首先是单杠活塞缸将摆动臂32以连接柱313为圆心作圆弧运动,将摆动臂32推入到用于阻挡铝锭行进的一定位置,然后单杠活塞缸就会失去动力,任由铝锭自动行进来将摆动臂32推回原位。等摆动臂32推回到一定位置,感应器36就会发出信号给其他装置来进行其他操作。
【主权项】
1.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1),铰接连接于底座(31)上的摆动臂(32)和驱动摆动臂(32)伸出到底座(31)外的伸缩装置(35);所述底座(31)分为上板(311)和下板(312),上板(311)和下板(312)之间通过连接柱(313)相互连接;所述摆动臂(32)的一端与连接柱(313)铰接,另一端设置接触盘(33),摆动臂(32)的中部设置与伸缩装置(35)铰接的延长臂(3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摆动臂(32)铰接的连接柱(313)与其相邻的连接柱(313)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摆动臂(32)的长度。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13)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摆动臂(32 )被铝锭推回底座(31)内位置的感应器(36 )。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311)为三角形板,所述连接柱(313)分别设置于上板(311)的三个角的位置。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5)用于顶出摆动臂(32),到达一定位置后就会失去作用力,需要外力推动摆动臂(32)才能使伸缩装置(35)复位。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5)为单杠活塞缸。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杠活塞缸通过连接柱(313)与底座(31)铰接。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盘(33)上设置螺纹杆(331)螺纹配合穿过摆动臂(32),并通过螺帽(332)调节来固定接触盘(33)伸出摆动臂(32)的距离。
【专利摘要】一种铝锭下料机的限位机构,包括底座,铰接连接于底座上的摆动臂和驱动摆动臂伸出到底座外的伸缩装置;所述底座分为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连接柱相互连接;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与连接柱铰接,另一端设置接触盘,摆动臂的中部设置与伸缩装置铰接的延长臂。本限位机构比直接红外线检测铝锭更加稳定,不会受外界的干扰,且占地面积小,适合与其他多种装置结合一起使用。
【IPC分类】B65G47-74
【公开号】CN204355744
【申请号】CN201420839997
【发明人】潘旭丰, 陈献忠, 陈根聪, 苗连生, 赵云飞, 潘新明
【申请人】浙江新祥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