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篮球存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791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大容量篮球存取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设施,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储存很多篮球并且不占地方,还可以方便提取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学校及体育训练场地有大量的篮球,几十只甚至近百只篮球存放要占很多地方,有的堆在地上很乱,有的存放在架子上也很占地方,有的装箱则需要很多箱子,箱子堆高的话,每次存取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储存很多篮球并且不占地方,还可以方便提取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包括塔箱,塔箱下部连接塔椎体,塔椎体底部置有出球口,出球口中间安装档杆,档杆一端穿过出球口的右边,档杆端部固定有手柄,档杆另一端穿过出球口的左边。塔箱下部与塔椎体的连接处固定有支脚,塔箱与塔椎体内置有篮球,出球口的直径应大于篮球的直径,塔箱可以是长方形或圆筒形,塔椎体可以是棱锥形或圆锥形,出球口应是圆形。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储存篮球时,只要如投篮一样,把篮球往塔顶投进去就可以,取出篮球时,只要拿住手柄,把档杆拔出,篮球就会一只一只掉下来,取完后把档杆插进去,篮球就挡住了,不会掉下来。这样储存和提取都是很方便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储存大量的篮球,不占地方,外形也很美观。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08]图中:1.塔箱,2.篮球,3.支脚,4.档杆,5.出球口,6.手柄,7.塔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塔箱(I),篮球(2),支脚(3),档杆(4),出球口(5),手柄(6),塔椎体(7) ο
[0010]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包括塔箱(1),塔箱(I)下部连接塔椎体
(7),塔椎体(7)底部置有出球口(5),出球口(5)中间安装档杆(4),档杆(4) 一端穿过出球口(5)的右边,档杆⑷端部固定有手柄(6),档杆(4)另一端穿过出球口(5)的左边。塔箱(I)下部与塔椎体(7)的连接处固定有支脚(3),支脚(3)最少应有3个,最多不超过6个。塔箱⑴与塔椎体(7)内置有篮球(2),篮球⑵最少可以装10个,最多不超过100个。出球口(5)的直径应大于篮球(2)的直径最少I厘米,最多不超过10厘米.塔箱(I)可以是长方形或圆筒形,塔椎体(7)可以是棱锥形或圆锥形,出球口(5)应是圆形。
[0011]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储存篮球时,只要如投篮一样,把篮球往塔顶投进去就可以,取出篮球时,只要拿住手柄,把档杆拔出,篮球就会一只一只掉下来,取完后把档杆插进去,篮球就挡住了,不会掉下来。这样储存和提取都是很方便的。还可以把塔身一侧的板做成透明的,方便看还有多少篮球。本实用新型可以放在体育馆内,学生使用很方便。
[0012]实施本实用新型,效果很好。
【主权项】
1.一种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包括塔箱(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箱(I)下部连接塔椎体(7),塔箱(I)下部与塔椎体(7)的连接处固定有支脚(3),塔箱(I)与塔椎体(7)内置有篮球(2),塔椎体(7)底部置有出球口(5),出球口(5)中间安装档杆(4),档杆(4) 一端穿过出球口(5)的右边,档杆⑷端部固定有手柄(6),档杆(4)另一端穿过出球口(5)的左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其特征在所述塔箱(I)可以是长方形或圆筒形,塔椎体(7)可以是棱锥形或圆锥形,出球口(5)应是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其特征在所述支脚(3)最少应有3个,最多不超过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其特征在所述篮球(2)最少可以装10个,最多不超过100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其特征在所述出球口(5)的直径应大于篮球(2)的直径最少I厘米,最多不超过10厘米。
【专利摘要】一种大容量篮球存取塔,包括塔箱,塔箱下部连接塔椎体,塔椎体底部置有出球口,出球口中间安装档杆,档杆一端穿过出球口的右边,档杆端部固定有手柄,档杆另一端穿过出球口的左边。塔箱下部与塔椎体的连接处固定有支脚,塔箱与塔椎体内置有篮球,出球口的直径应大于篮球的直径,塔箱可以是长方形或圆筒形,塔椎体可以是棱锥形或圆锥形,出球口应是圆形。本实用新型在储存篮球时,只要如投篮一样,把篮球往塔顶投进去就可以,取出篮球时,只要拿住手柄,把档杆拔出,篮球就会一只一只掉下来,取完后把档杆插进去,篮球就挡住了,不会掉下来。这样储存和提取都是很方便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储存大量的篮球,不占地方,外形也很美观。
【IPC分类】B65D88-26, B65D90-54
【公开号】CN204587748
【申请号】CN201520162015
【发明人】邵李栋
【申请人】邵李栋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