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收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3653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输送带收放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粒化矿渣微粉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输送带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炉粒化矿渣微粉生产加工过程中,皮带输送机是常见的输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用于输送半成品和成品粉料。现有技术中,为保证输送的半成品和成品粉料不会从输送带上洒落,输送带带有一定的弧度,在位于输送带下方两侧的机架上固定焊接支撑柱,两侧支撑柱上分别转动安装用于收紧输送带的转辊,这种结构无法控制输送带的收放,故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收放装置,用于输送带中段的收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输送带收放装置,包括有机架和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分别铰接有左、右拉杆,所述左、右拉杆的前端分别对应铰接有左、右支柱,所述左、右支柱上分别转动安装有贴靠在所述输送带外侧的转辊。
[0006]所述的输送带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拉杆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气缸活塞杆顶升和下拉的作用下,顶杆可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通过左、右拉杆控制左、右支柱之间的最小间距,进而能够控制输送带的收放,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图1,一种输送带收放装置,包括有机架I和输送带2,机架I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气缸3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杆4,顶杆4的上端分别铰接有左、右拉杆5、6,左、右拉杆5、6的前端分别对应铰接有左、右支柱7、8,左、右支柱7、8上分别转动安装有贴靠在输送带2外侧的转辊9。
[0011]本实用新型中,左、右拉杆5、6的长度之和大于输送带2的宽度。
【主权项】
1.一种输送带收放装置,包括有机架和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分别铰接有左、右拉杆,所述左、右拉杆的前端分别对应铰接有左、右支柱,所述左、右支柱上分别转动安装有贴靠在所述输送带外侧的转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拉杆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收放装置,包括有机架和输送带,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的上端分别铰接有左、右拉杆,左、右拉杆的前端分别对应铰接有左、右支柱,左、右支柱上分别转动安装有贴靠在输送带外侧的转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气缸活塞杆顶升和下拉的作用下,顶杆可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通过左、右拉杆控制左、右支柱之间的最小间距,进而能够控制输送带的收放,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求。
【IPC分类】B65G23/44
【公开号】CN204688989
【申请号】CN201520292392
【发明人】郑其试, 杨敬
【申请人】和县浙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