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对折器与薄膜多级对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295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对折器与薄膜多级对折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对折器与薄膜多级对折器,属于塑料薄膜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不同的客户根据其使用需要对塑料薄膜的宽度要求各不相同,有些客户对塑料薄膜宽度要求较窄,有些客户则需求较宽的塑料薄膜,如宽度达到5m以上的塑料薄膜。目前,塑料薄膜生产厂家均是将生产出的塑料薄膜缠绕在纸管等部件上,而较宽的塑料薄膜需要在同宽度的纸管等部件上缠绕,存在缠绕不均匀,不方便运输等问题。因此许多塑料薄膜生产厂家都是先将生产出的塑料薄膜人工折叠后,再缠绕到宽度较窄的纸管等部件上,以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对折器与薄膜多级对折器。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薄膜对折器,包括支撑架体、三角对折架和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所述三角对折架包括两个条形金属片,两个条形金属片处于同一平面,且一端焊接在一起形成尖端,三角对折架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体上,三角对折架的尖端朝下,薄膜沿三角对折架所在的平面从上至下传输,当传输至三角对折架的尖端处时薄膜完成折叠,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体上,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位于三角对折架的底部,且沿薄膜的传输方向布置,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辊体,两辊体之间留有间隙,薄膜经三角对折架折叠后从两辊体之间的间隙穿过。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为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的一侧两端竖向设置有两根固定柱;所述两个条形金属片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柱或支撑片连接,整体呈三角形,所述支撑柱或支撑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固定柱上;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固定在方形框架上。
[0007]优选的,所述三角对折架的尖端位于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的一端正上方。
[0008]优选的,该薄膜对折器还包括薄膜输送辊,所述薄膜输送辊在薄膜的传输方向上布置。
[0009]优选的,所述薄膜输送辊包括第一薄膜输送辊和第二薄膜输送辊,第一薄膜输送辊设置在三角对折架的前方,第二薄膜输送辊设置在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的后方,方位以薄膜从前至后传输为准。
[0010]—种薄膜多级对折器,包括前后布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薄膜对折器,所有薄膜对折器的结构均相同,前后相邻薄膜对折器的尺寸等比例缩小。
[0011]优选的,该薄膜多级对折器还包括将经多级对折后薄膜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下平行排布,第一转轴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第二转轴由第二电机带动运转。
[0012]优选的,在相邻薄膜对折器之间还设置有薄膜牵引转向机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4]本实用新型薄膜多级对折器可实现薄膜的多级对折及自动收卷,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对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多级对折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多级对折器中收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薄膜对折器,包括支撑架体1、三角对折架2和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所述三角对折架2包括两个条形金属片201,两个条形金属片201处于同一平面,且一端焊接在一起形成尖端。三角对折架2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体I上,三角对折架2的尖端朝下,薄膜沿三角对折架所在的平面从上至下传输,当传输至三角对折架的尖端处时薄膜完成折叠。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体I上,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位于三角对折架2的底部,且沿薄膜的传输方向布置,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辊体,两辊体之间留有间隙,薄膜经三角对折架折叠后从两辊体之间的间隙穿过。
[002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体I的底部为方形框架101,在方形框架101的一侧两端竖向设置有两根固定柱102。所述两个条形金属片201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柱202连接,整体呈三角形,所述支撑柱20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固定柱102上。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棍3固定在方形框架101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对折架2的尖端位于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的一端的正上方,且尖端部恰好位于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的两辊体之间缝隙的正上方。
[0022]更进一步的,该薄膜对折器还包括薄膜输送辊,所述薄膜输送辊在薄膜的传输方向上布置。较为优选的是,所述薄膜输送辊包括第一薄膜输送辊4和第二薄膜输送辊5,第一薄膜输送辊4设置在三角对折架2的前方,第二薄膜输送辊5设置在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3的后方,方位以薄膜从前至后传输为准。
[0023]如图2所示,一种薄膜多级对折器,包括前后布置的三个薄膜对折器,分别为第一级薄膜对折器601、第二级薄膜对折器602和第三级薄膜对折器603,第一级薄膜对折器601、第二级薄膜对折器602和第三级薄膜对折器603的结构均相同,且第一级薄膜对折器601、第二级薄膜对折器602和第三级薄膜对折器603的尺寸等比例缩小。在第三级薄膜对折器603的后方还设置有将经三级对折后薄膜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7,如图3所示,所述收卷机构7包括第一转轴701和第二转轴702,第一转轴701和第二转轴702上下平行排布,第一转轴701由第一电机703带动运转,第二转轴702由第二电机704带动运转。
[0024]通过上述薄膜多级对折器可将薄膜8进行三级对折,以宽度为8米的薄膜为例,经第一级薄膜对折器601对折后,薄膜宽度变为4米,经第二级薄膜对折器602对折后,薄膜宽度变为2米,再经第三级薄膜对折器603对折后,薄膜宽度缩减为I米。对折完成后的薄膜由收卷机构7进行收卷,如开始时可开动第一电机,由第一电机703带动第一转轴701运转,当收卷完成后,再开动第二电机704带动第二转轴702运转,继续进行薄膜收卷,此时第一电机703停止运转,可将收卷好的成品取下。
[002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相邻薄膜对折器之间还可设置有薄膜牵引转向机构,这样多个薄膜对折器即可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0026]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薄膜对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三角对折架和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所述三角对折架包括两个条形金属片,两个条形金属片处于同一平面,且一端焊接在一起形成尖端,三角对折架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体上,三角对折架的尖端朝下,薄膜沿三角对折架所在的平面从上至下传输,当传输至三角对折架的尖端处时薄膜完成折叠,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体上,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位于三角对折架的底部,且沿薄膜的传输方向布置,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辊体,两辊体之间留有间隙,薄膜经三角对折架折叠后从两辊体之间的间隙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对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为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的一侧两端竖向设置有两根固定柱;所述两个条形金属片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柱或支撑片连接,整体呈三角形,所述支撑柱或支撑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固定柱上;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固定在方形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对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对折架的尖端位于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的一端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对折器,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对折器还包括薄膜输送辊,所述薄膜输送辊在薄膜的传输方向上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对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输送辊包括第一薄膜输送辊和第二薄膜输送辊,第一薄膜输送辊设置在三角对折架的前方,第二薄膜输送辊设置在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的后方,方位以薄膜从前至后传输为准。6.—种薄膜多级对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布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薄膜对折器,所有薄膜对折器的结构均相同,前后相邻薄膜对折器的尺寸等比例缩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多级对折器,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多级对折器还包括将经多级对折后薄膜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下平行排布,第一转轴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第二转轴由第二电机带动运转。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多级对折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薄膜对折器之间还设置有薄膜牵引转向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薄膜对折器,包括支撑架体、三角对折架和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所述三角对折架包括两个条形金属片,两个条形金属片处于同一平面,且一端焊接在一起形成尖端,三角对折架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体上,三角对折架的尖端朝下,薄膜沿三角对折架所在的平面从上至下传输,当传输至三角对折架的尖端处时薄膜完成折叠,所述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体上,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位于三角对折架的底部,且沿薄膜的传输方向布置,对折薄膜夹持牵引辊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辊体,两辊体之间留有间隙,薄膜经三角对折架折叠后从两辊体之间的间隙穿过。本实用新型薄膜多级对折器可实现薄膜的多级对折及自动收卷,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
【IPC分类】B65H45/22
【公开号】CN204777954
【申请号】CN201520411113
【发明人】宋连刚, 董良刚, 于立霞
【申请人】青岛正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