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城市框架越来越大,人口不断增多,生活的各种消费品也越来越多,比如,快消品、书刊杂志、各种衣物等,因此人们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0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2亿吨,且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长,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0亿吨,城市垃圾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置,城市经济发展也难以持续。
[0003]现有技术中,人们用于对旧物进行中转时一般依靠人工进行搬运,这样不仅效率低,同时劳动强度大,且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销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抓手座相连接,所述抓手座一侧上设有第一夹持臂,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之间设有调节杆,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齿。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与抓手座之间为铰接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为气缸或液压缸。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齿呈棱台状结构。
[00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杆、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与防滑齿,这样在调节杆的作用下实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张开与闭合,实现废旧物品的搬运,同时在在搬运过程中防滑齿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这样避免了人工搬运,不仅效率高,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固定架;2.连接杆;3.抓手座;4.第一夹持臂;5.第二夹持臂;6.调节杆;7.夹持板;8.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I与连接杆2之间通过连接销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2下端与抓手座3相连接,所述抓手座3—侧上设有第一夹持臂4,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臂5,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与抓手座3之间为铰接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张开与闭合。所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之间设有调节杆6,其中所述调节杆6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夹持板7,所述夹持板7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齿8,其中所述防滑齿8呈棱台状结构。这样在调节杆6的作用下实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的张开与闭合,实现废旧物品的搬运,同时在在搬运过程中防滑齿8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这样避免了人工搬运,不仅效率高,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主权项】
1.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I)与连接杆(2)之间通过连接销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下端与抓手座(3)相连接,所述抓手座(3)—侧上设有第一夹持臂(4),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臂(5),所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之间设有调节杆(6),所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夹持板(7),所述夹持板(7)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 )与抓手座(3 )之间为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为气缸或液压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齿(8)呈棱台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旧物品搬运抓手,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销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抓手座相连接,所述抓手座一侧上设有第一夹持臂,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之间设有调节杆,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杆、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与防滑齿,这样在调节杆的作用下实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张开与闭合,实现废旧物品的搬运,同时在搬运过程中防滑齿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这样避免了人工搬运,不仅效率高,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IPC分类】B65G7/12
【公开号】CN205312363
【申请号】CN201520946509
【发明人】熊临瑞
【申请人】熊临瑞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