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332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分步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升机构,公开了一种分步起升机构,其包括固定架(1),还包括推动杆(2)和推动板(3),固定架(1)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旋转臂(4)和第二旋转臂(5),第一旋转臂(4)与推动杆(2)和推动板(3)铰接,推动板(3端部可抵靠在第二旋转臂(5)上,并能够推动第二旋转臂(5)旋转;第二旋转臂(5)上设有使第二旋转臂(5)回位的扭簧(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两个旋转臂,并且使得两个旋转臂之间通过一定的连接构件相互作用,实现单一方向作用力实现两个动作过程的功能,使得整个起升机构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有效节约空间。
【专利说明】
分步起升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升机构,尤其涉及了一种通过单一方向作用力实现两个动作过程的起升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机构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动作过程需要施加两组作用力,两组动作机构而造成其结构相应的较为复杂,空间布置受到约束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起升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步起升机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分步起升机构,包括固定架,还包括推动杆和推动板,固定架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第一旋转臂上设有与固定架铰接的第一铰接点和与推动杆铰接的第二铰接点,推动杆和推动板的一端连接,推动板的另一端可抵靠在第二旋转臂上,并能够推动第二旋转臂旋转;第二旋转臂与固定架的铰接处设有使第二旋转臂的自由端始终朝固定架运动的扭簧。
[0006]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两个旋转臂,并且使得两个旋转臂之间通过一定的连接构件相互作用,即当施力于推动杆时,推动杆能够同时施力于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使得两个旋转臂均能够实现动作,从而实现单一方向作用力实现两个动作过程的功能,从而减小空间布置约束,简化结构,节约空间。
[0007]作为优选,推动杆、推动板均铰接在第一旋转臂的第二铰接点处。将推动杆、推动板以及第一旋转臂铰接在一点,一方面可以使得推动杆与推动板之间的传动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简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0008]作为优选,第二旋转臂上设有供推动板端部抵靠的钩槽,推动板端部可滑入钩槽底部并作用于钩槽底部推动第二旋转臂旋转。通过在第二旋转臂上设置钩槽,可实现对推动板的限位,并且给推动板提供更好的施力点,保证推动杆与推动板之间传动的稳定性以及尚效性。
[0009]作为优选,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上远离与固定架铰接处的自由端均设有承载轮。通过在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的自由端设置承载轮,使得在起升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可以承载轮为支撑点,便于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的转动,减小与地面的摩擦,使得起升过程更加稳定和快速。
[0010]作为优选,第二旋转臂包括两块侧板和用于连接两块侧板且与两块侧板垂直布置的中间连接板,钩槽对应分布于两块侧板的上表面上。通过将第二旋转臂设计成该种形式,一方面可以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旋转臂重量,优化整个起升机构。
[0011]作为优选,推动板上用于推动第二旋转臂的端部为与钩槽底部弧度一致的弧形端部。通过将第二旋转臂的端部设计成与钩槽底部弧度一致,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相互磨损,增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高机构起升效果和效率。
[00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两个旋转臂,并且使得两个旋转臂之间通过一定的连接构件相互作用,实现单一方向作用力实现两个动作过程的功能,使得整个起升机构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有效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1中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8]图5是图1中第二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20]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I一固定架、2—推动杆、3—推动板、4 一第一旋转臂、5—第二旋转臂、6—扭簧、7—承载轮、51—钩槽、52—侧板、53—中间连接板、81 —第一销轴、82—第二销轴、83—第三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分步起升机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固定架I,还包括推动杆2和推动板3,固定架I上通过第一销轴81和第二销轴82分别铰接有第一旋转臂4和第二旋转臂5,第一旋转臂4上设有通过第一销轴81与固定架I铰接的第一铰接点和通过第三销轴83与推动杆2、推动板3三者铰接的第二铰接点,推动板3的一端与推动杆2铰接,另一端可抵靠在第二旋转臂5上,并能够推动第二旋转臂5旋转。
[0024]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臂5包括两块侧板52和用于连接两块侧板52且与两块侧板52垂直布置的中间连接板53,且为了保证第二旋转臂5的稳定性,设置了两块中间连接板53,分别横向、纵向布置于两块侧板52之间,两块侧板52的上表面上均设有供推动板3端部抵靠的钩槽51,两侧的沟槽对称分布,推动板3上用于推动第二旋转臂5的端部为与钩槽51底部弧度一致的弧形端部,且该弧形端部可滑入钩槽51底部并作用于钩槽51底部推动第二旋转臂5旋转。
[0025]第二旋转臂5上通过第二销轴82与固定架I铰接的铰接处设有使第二旋转臂5上远离与固定架I铰接的铰接点的自由端始终具有朝向固定架I方向运动的扭簧6,即在扭簧6的作用下,第二旋转臂5始终贴近固定架I,其自由端始终朝向固定架I方向运动。第一旋转臂4和第二旋转臂5上远离与固定架I铰接处的自由端均设有承载轮7。
[0026]具体操作时,第一旋转臂4通过第一销轴81在第一铰接处铰接在固定架I上,并能够绕第一销轴81做旋转运动,在通过第二销轴82在第二铰接处与推动杆2、推动板3铰接,而通过第三销轴83与固定架I铰接的第二旋转臂5,在扭簧6的作用力下,始终贴着固定架I。
[0027]如图1所示,当推动杆2受力向右推动时,可使第一旋转臂4绕第一销轴81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同时推动板3也随推动杆2向右移动;当推动板3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推动板3的弧形端部就会滑入第二旋转臂5的钩槽51内并最终抵靠在第二旋转臂5的钩槽51底部,若此时继续使推动杆2向右移动,推动板3的弧形端部就会把推动杆2的力转换一部分到第二旋转臂5的钩槽51底部,使第二旋转臂5克服扭簧6的扭力绕第三销轴83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直至推动杆2到达极限位置,即第一旋转臂4的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的连线成水平状态时。
[0028]若推动杆2向左受力回撤,第一旋转臂4则绕第一销轴81做逆时针转动,同时推动板3向左移动,使得第二旋转臂5钩槽51底部的作用力撤除,在扭簧6作用力下,第二旋转臂5绕第三销轴83做顺时针转动,直至第二旋转臂5与固定架I贴平,撤回第一动作完成。此时如继续向左回撤推动杆2,第一旋转臂4也继续绕第一销轴81做逆时针转动,而推动板3的弧形端部则与第二旋转臂5的钩槽51底部脱离后在钩槽51内向外滑动,完成撤回第二动作。
[0029]实施例2
[0030]第一旋转臂4与推动杆2通过第二销轴82铰接在第二铰接点处,推动板3与推动杆2上另一处连接或铰接。
[0031]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分步起升机构,包括固定架(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杆(2)和推动板(3),固定架(I)上铰接有第一旋转臂(4)和第二旋转臂(5),第一旋转臂(4)上设有与固定架(I)铰接的第一铰接点和与推动杆(2)铰接的第二铰接点,推动杆(2)和推动板(3)的一端连接,推动板(3)的另一端可抵靠在第二旋转臂(5)上,并能够推动第二旋转臂(5)旋转;第二旋转臂(5)与固定架(I)的铰接处设有使第二旋转臂(5)的自由端始终朝固定架(I)运动的扭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步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臂(5)上设有供推动板(3)端部抵靠的钩槽(51),推动板(3)端部可滑入钩槽(51)底部并作用于钩槽(51)底部推动第二旋转臂(5)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步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臂(4)和第二旋转臂(5)上远离与固定架(I)铰接处的自由端均设有承载轮(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步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臂(5)包括两块侧板(52)和用于连接两块侧板(52)且与两块侧板(52)垂直布置的中间连接板(53),钩槽(51)对应分布于两块侧板(52)的上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步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推动板(3)上用于推动第二旋转臂(5)的端部为与钩槽(51)底部弧度一致的弧形端部。
【文档编号】B66F19/00GK205527629SQ20162030267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林祖乾, 许洪鹏, 金苗峰
【申请人】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