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柱的热压方法

文档序号:448043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合柱的热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结合柱的压合方式,尤指一种可将金属材质的结合柱以热压合方法固定于塑胶材质结合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产品,其组装方式大部分都由上盖与下盖互相结合而成。其中,上盖与下盖的结合是构成该电子产品的外壳,而电子产品的一些主要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IC晶片等皆是安装于外壳的内部。
上盖与下盖结合的方式有很多种,请参考图1,图1是为常见的一种上下盖结合方式示意图。其中,电子产品100的下盖120(或上盖)内部预设有多个结合柱121,结合柱121中间预设有一内螺孔122;同时,电子产品100的上盖110(或下盖)设有多个螺孔111,螺孔111的位置与结合柱121的内螺孔122互相对应,当上盖110与下盖120互相盖合之后,再利用多个螺丝112,分别由上盖110穿过螺孔111,并与下盖120的结合柱121的内螺孔122互相结合,使上盖110与下盖120能够稳固结合,进而完成电子产品100的组装。
大部分的电子产品100,其上盖110与下盖120都是由塑胶材质所制成的。在塑胶射出成形的过程中,结合柱121的内螺孔122的螺纹很难同时成形,因此,结合柱121的制造方式主要是在电子产品100的下盖120内部配置结合座123(请参考图2A),其中结合座123为一凹槽结构。接着,把预先制成的金属材质结合柱130以热压合的方式结合于结合座123之中,因为结合座123为塑胶材质,其与结合柱121的结合为干涉配合,因此在经过此热压合步骤后,结合柱121可以稳固地结合在下盖120之中。
请参考图2A及图2B,其中的加热头130,为上述的热压合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加工机具。加热头130的主要功能为提供结合柱121在热压合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与压力。加热头130的结构包括一基座131及一凸柱132,其中,基座131为一柱体结构,其底部与一液压缸或油压缸连接(图中未示),用以驱动基座131进行往复的压合运动,此外,基座131更与一热源相结合(图中未示);凸柱132结合于基座131的端部,可与结合柱121的内螺孔122互相套合。
在加热头130的凸柱132套入结合柱121的内螺孔122之前,结合柱首先配置于结合座123的上方,其底面124靠着结合座123的顶面124,接着加热头130的凸柱132套入结合柱121的内螺孔122,此时基座131的端部133会与结合柱121的表面互相接触,基座131的温度可直接透过端部133的接触面传递至结合柱121,或间接透过凸柱132传递至结合柱121直至结合柱121的温度达到热压合所需的温度后,再由基座131将结合柱121热压合至下盖120内部的结合座123中。最后,再将加热头130移开,即为可锁入的螺丝的成品(请参考图2C)。
然而,已知技术的热压合方法,是将结合柱121先配置在结合座123的顶部,基座130再将凸柱131往下压合,这样的热压合步骤虽然可以使加热后的结合柱121紧密稳固的与结合座123套合,但要如何准确的将结合柱121在配置至结合座123的正上方顶部是一个存在已久的技术问题,另外,即使结合柱121准确的配置在结合座123顶部,在基座131往下压合的过程中,因为结合柱121仅仅是靠在结合座123的顶部,二者之间并未有任何的作用支撑力,所以常常在往下压合的过程中造成结合柱121的偏斜,使得接下来的热压合动作虽然可以达成,但二者间的结合却存有空隙,不完全紧密,进而影响到成品的品质。请参考图3A、B及图4A、B,图3A、B及图4A、B为已知技术中,结合柱121热压合过程中因偏斜所造成的成品缺陷示意图。图3A中,当加热头130往下压合时,因结合柱121缺乏支撑力而造成偏斜,因此压合结束后,结合于结合座123中的结合柱121为偏斜的(图3B)。当上述的偏斜成品要锁入对应其内螺孔122的螺丝时,会因结合柱的偏斜造成如图4A中,硬锁入螺丝140而造成施力不均以致塑胶材质的结合座123及塑胶材质的上盖110局部受力不均以致龟裂的情况,或是造成如图4B中,螺丝150无法完全锁入之情况,无论是上述何种缺陷,皆造成了螺丝锁固的问题进而成品品质的不良。
因此,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而言,莫不致力于找出一较高效率的热压合方法,以期能够解决已知技术的缺点,以提高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压合方法,可将金属材质的结合柱以热压合方法不偏斜的固定于塑胶材质的结合座上。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压合方法,在不增加工艺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利用结合柱与结合座进行热压合的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是揭示一种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利用一具有凸柱的加热头,将一金属材质的结合柱结合于一塑胶材质的结合座。首先将该结合座以结合面方向朝下配置;接着将该结合柱配置于该结合座的该结合面的下方,其中该结合柱具有一结合孔;接下来将该结合孔与该加热头的凸柱互相套合;之后利用该加热头将该结合柱加热至热压合所需要的温度;最后利用该加热头对该结合柱施加一向上的压力,将该结合柱由下往上热压合于该结合座之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先以加热头支撑住结合柱,再将结合柱往上进行热压合至结合座之中,如此可避免结合柱在热压合的过程中因为缺乏支撑物而偏斜因而造成产品品质不良的已知技术问题。


以上对于本发明所介绍的各样特点及其它关于本发明的附属优点皆可由以下更详细的描述结合附图而有更清楚的了解,其中,图1为已知技术的电子产品利用螺丝与结合柱结合上盖与下盖的示意图;图2A、2B、2C系为已知技术利用加热头对结合柱与结合座进行热压合的示意图;图3A、3B、4A、4B为已知技术中,因结合柱偏斜所造成的成品缺陷示意图。
图5A、5B、5C为本发明所揭示的热压合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5A、图5B、及图5C,此三图为本发明所揭示的热压合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同先前技术的内容所述,要将金属材质的结合柱200及塑胶材质的结合座400进行结合,主要需利用一加热头300以热压合的形式将结合柱200结合于结合座400之中。其中,结合座400为一塑胶凹槽,与结合柱200间的结合为一干涉配合;而结合柱200所使用的金属材质,以铜为最佳,在结合柱200中有一结合孔210,如内螺孔。本发明的热压合方法中所使用的加热头300,包括了一基座310及一凸柱320,其中,凸柱320位于基座310的一端部330,可以套合于上述的结合柱200的结合孔210中;基座的底部,与一驱动源及一热源相连(图中未示),其中,驱动源为一液压缸或是由压缸,用以提供基座310进行热压合时所需要的压力;而热源则用以加热基座310来提供结合柱200与结合座400进行热压合时所需要的温度。
请参考图5A,图5A图示出本发明所揭示的热压合方法所需要的基本元件,结合座400、结合柱200、及加热头300。其中,结合座400的方向系朝向下方,而加热头300则是以凸柱320朝上的方向并以对应结合座的位置配置。接者,将结合柱200由上往下套合至加热头300的凸柱320上,结合柱200的下表面与基座310的端部330完全密合接触,但结合柱与加热头间并无任何作用力,结合柱200仅仅是以基座310支撑而套合在加热头300之上而已(请参考图5B)。此项步骤解决了在先前技术所述中,结合柱121缺乏支撑物,导致压合过程歪斜的问题,更不需要在热压合过程中添购支撑的元件,不仅解决了歪斜的问题亦不需增加热压合过程中的制程成本。
接下来,热源会加热基座310,基座310的温度可直接透过端部330及凸柱320传递至结合柱200,当结合柱200的温度到达热压合所需的温度后,驱动源会提供热压合所需之的力透过基座310将结合柱200由下往上热压合至结合座400之中(请参考图5C)。由于加热头300一开始就已配置在结合座400的正下方,因此,驱动源将套合着结合柱200的基座310往上压合时,不会有先前技术所说结合柱121因配置位置不当,或压合过程中无支撑物而产生的歪斜的问题,本发明的热压合方法,会使结合柱200完整的密合压合至结合座400之中,大大提高了成品的品质。
另外,本发明的热压合方法中的加热头300的基座310的端部330面积小于结合柱121表面的面积,亦即端部330的内缘位于结合柱200的外缘内侧,如此,可避免基座310的端部330在压合过程中与结合座400直接接触,避免热压合过程中塑胶材质的结合座400因过热而造成损害,进而确保热压合的品质。
本发明所述的热压合方法,虽仅为已知热压合技术的制程改良,但却成功地藉由不需另加制程成本以加热头支撑结合柱,解决了已知技术中成品品质不良的主要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变或修饰者,均应视为本发明之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塑胶材质的结合座,其中该结合座的结合面系朝下;提供一金属材质的结合柱,该结合柱位于该结合座的结合面的下方;将该结合柱加热至热压合所需要的温度;对该结合柱施加一向上的压力,将该结合柱由下往上热压合于该结合座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柱的中心设有一结合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柱枝节孔与一加热头的凸柱相套合,并藉由该加热头所提供的向上压力,将该结合柱压合于该结合座之中。
4.一种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是利用一具有凸柱的加热头,将一金属材质的结合柱结合于一塑胶材质的结合座,其步骤包含将该结合座以结合面方向朝下配置;将该结合柱配置于该结合座的该结合面的下方,其中该结合柱具有一结合孔;将该结合孔与该加热头的该凸柱互相套合;利用该加热头将该结合柱加热至热压合所需要的温度;利用该加热头对该结合柱施加一向上的压力,将该结合柱由下往上热压合于该结合座之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柱的材质为铜金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柱的结合孔为内螺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座为一塑胶凹槽,该塑胶凹槽与该结合柱为干涉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头的顶面部面积小于该结合柱的表面面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头的驱动源为一液压缸。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头的驱动源为一油压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柱的热压合方法,首先提供一塑胶材质的结合座,其中该结合座的结合面方向是朝下;接着提供一金属材质的结合柱,该结合柱位于该结合座的结合面下方;接下来将该结合柱加热至热压合所需要的温度;最后对该结合柱施加一向上的压力,将该结合柱由下往上热压合于该结合座之中。
文档编号B29C65/02GK1721165SQ20041006966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召唐 申请人: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