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个四辊压光机运行的方法

文档序号:444756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一个四辊压光机运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四辊压光机运行的方法,其中来自一个挤压喷嘴的塑料熔物被在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辊子之间并然后在一个第三和一个第四辊子之间被均匀化以及还涉及一种按该方法工作的四辊压光机。
一个传统的四辊压光机例如已在DE19544988中公开和描述了。特别地强调参考这个现有技术。而且这个现有技术应该是这个申请的基础。
在传统的四辊压光机中缺陷在于,塑料熔物的在四辊压光机内的停留时间是过小的。
因为塑料熔物是一种良好的隔绝体,故在四辊压光机中发生不是足够快的塑料熔物的热排放,从而生产速度被限制。
在四辊压光机中塑料熔物被减小到一个希望的隙缝宽度上,表面被加工处理,被冷却并且被转送到一个另外的加工去,例如一个滚道去。
其中另外的缺陷是,在传统的四辊压光机中只能很困难地清洁它们,并且在磕碰时辊子常常被损坏,这些都是不希望的,此外,四辊压光机的单个辊子的更换只有在非常花费工时和高昂成本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方法以及四辊压光机,其可消除上述的缺陷并且其可提高生产速度,可改善一个热排放,能实现一个自动的起动和在磕碰情况下可自动地防止辊子的损坏。
为了解决这一任务提出权利要求1和16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方案。
在本发明情况下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应使四辊压光机的第三和第四辊子通过一个转动护板共同地通过一个偏心的转动轴线偏转。
其中,第四辊子借助转动护板即可以相对第三辊子运动并且可以允许与转动护板之运动无关地调节第三辊子和第四辊子之间的间隙。
通过转动护板的偏转,特别是第二辊子和第三辊子之间的间隙就可以调节,其中第三辊子和第四辊子之间的间隙因此未被触及并且保持不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特别有利的是,通过转动护板的偏转并因此通过这个被安置在两个初级辊子下方的第三辊子的偏转,就容易实现一个起动过程,在该过程中例如使第三辊子优选地被运行到或偏转到两个上方辊子之间的中央处。依此塑料熔物可以通过两个初级辊在中央处被带到第三辊子上,从而在起动生产过程时就可以省去手工将塑料熔物缠绕第三辊子了。因此这个起动过程明显地容易了。
在使塑料熔物缠绕了第三辊子之后,通过移动第四辊子而使第三辊子和第四辊子之间间隙的开启,该塑料熔物就可绕住第四辊子并且然后被转送到一个滚道用于继续加工。
在这个过程期间,塑料熔物在相应的间隙中被均匀地冷却并因此获得一个希望的表面。
因此同样可能的是,将所有四个辊子在运转中进行清洁,因为所有四个辊子都是自由可接近的。
此外已经证明有利的是,在本发明中所有的辊子被设置为相同的结构形式并且是相互可交换的。所有的辊子具有相同的直径,有相同的驱动装置也就是说相同的伺服单元和传动装置单元。
每个辊子可以通过任何辊子被更换。这个可确保,只须准备一个单独辊子与一个单独的驱动系统作为备件,以便使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辊子在损坏时进行更换。因此仓库保管成本也可同样地被明显降低了。
总之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个方法以及一个四辊压光机,借助其即能实现,以明显较高的生产速度或挤压速度地运行。塑料熔物的亲热同样被改进了,因此同样也可以更高的生产能力或加工速度及挤压速度运行。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特征和细节可从下面借助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获得。这些附图为在

图1中是一个在用于加工从挤压喷嘴被注出的塑料熔物的四辊压光机的示意图(Draufsicht),图2是一个运行状态中的四辊压光机的示意侧视图,图3是图2之四辊压光机在起动位置上的一个示意侧视图。
按照图1和2,借助一个此处只示意表明的由宽度隙缝喷嘴构成的挤压喷嘴1使塑料熔物2输入到一个四辊压光机R中。其中,挤压喷嘴1是位置固定的,同时该四辊压光机R通过此处示意的滚子驱动装置3是可以相对一个基础并在所示的X-方向上往与返运行的。
该四辊压光机R基本上由相互间隔的平行的侧壁6构成。在侧壁6之间被旋转地支承了辊子W1-W4并且在那里通过相应地此处未详细描述的、由传动装置元件和伺服电机组成的驱动元件被激活驱动。
另外每个辊子W1-W4是可被温度处理的,也就是说可被加热的或冷却的。
辊子W1和W2是并列相邻安置的。在那里一个线性驱动装置L1或辊子W1的作用线L1导引通过辊子W1和相邻辊子W2之一个的中轴线M1。
线性导引结构5.1最好是分别被设置在侧壁6中并且可线性地使辊子W1沿着作用线L1相对辊子W2可运动地导引以用于即使在运行中调节和改变间隙S1。每个辊子W1-W4是可激活驱动的或被驱动的。
在本发明情况下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不将辊子W3和W4支承在侧壁6中,而是支承在相互平行间隔的转动护板7内,其如以双箭头方向表示地那样,可以围绕一个转轴线D借助一个线性驱动装置4.2作往与返运动或偏转。
线性驱动装置4.2被支承在一个侧壁6上或四辊压光机R的壳体8上。
优选地线性驱动装置4.2的一个连接点9位于转轴线D之外边的远离处,以便能实现一个大的杠杆臂。在连接点9和转轴线D之间上下、相互稍微错开地配置了辊子W3和W4。
辊子W3仅是可转动并被驱动地支承在转动护板7中。
辊子W4被配置在辊子W3的下方,其中它的中轴线M4被相对辊子W3的中轴线M3稍微地移位。
辊子W4是通过一个另外在转动护板7中设置的线性导引结构5.2并通过一个线性驱动装置4.3可以线性地往与返运动的。
其中,该线性导引结构5.2或一个作用线L4被大致对齐到辊子W3的中轴线M3上。
通过操作线性驱动装置4.3可以使辊子W4向着辊子W3运动,以便籍此可以调节和改变间隙S3。
在本发明情况下重要的是,间隙S2可以通过转动护板7的偏转而与间隙S3的调节无关地在辊子W2和W3之间被调节或在运转中被改变。
因此所有间隙S1,S2和S3的变动或调节是不耦合的并且是独立的即使在运行中也是可能的。
但是,在本发明情况下特别是对于起动过程-如在图3的实施例示例性表明的那样-起决定性的是,当这个辊子W3借助转动护板7围绕转轴线D被运行到一个位于两个辊子W1和W2之间大致中央的位置上时,塑料熔物2在起动时于辊子W1和W2之间直接到达辊子W3上。
因此在辊子W3相应的旋转情况下塑料熔物2可以无需手工辅助地自动地被接住,并且绕住该辊子W3。
在熔物3通过辊子W3被接纳以后可以想到的是,转动护板D要进一步下降,以便使塑料熔物2转送到辊子W4去。
当塑料熔物2到达辊子W3和W4之间并且绕住这些辊子时,则如在图2中所示,该塑料熔物2被转送到一个此处只是示意表示的滚道10用于进一步的加工。
而且在应急-功能,在维护和清洁工作情况下,可以通过偏转该转动护板7并且因此偏转辊子W3和W4容易实施辊子驱动装置等的清洁和更换。
为此仅仅必要的是,线性驱动装置4.3使辊子W4返回并因此使辊子W4和W3之间的间隙S3扩大。
通过使转动护板7围绕转动轴线D偏转的同时,则在辊子W2和W3之间的间隙S2可以同样打开,从而也能在此处实现维护和清洁工作,而无需将四辊压光机R拆卸或将单个辊子拆下。
另外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方式是,线性驱动装置4.1,4.2和4.3分别作用在辊子W1,W2之支承结构的中心或其轴承中心上或者转轴线D的支承结构中心上,以便防止辊子W1-W4的弯曲作用或排除其之弯曲作用。这个同样应该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在本发明情况下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所有的辊子W1-W4由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结构形式构成并且被设有对应的相同的驱动装置,伺服电机和/或传动装置元件。因此这些单个的辊子W1-W4可以被普遍地应用或者也可以相互被更换。
因此仅必要的是,例如仅仅一个辊子W1-W4与传动装置元件、驱动装置元件等必须被准备,并且必要时此后在可以应用于辊子W1,W2,W3或W4的替代品。这样就可特别地允许一个成本低廉的备件仓库保管。
附图标记列表
权利要求
1.运行四辊压光机(R)的方法,其中源自挤压喷嘴(1)的塑料熔物(2)在第一和第二辊子(W1,W2)之间并然后在第三和第四辊子(W3,W4)之间被均匀化,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不同的运行状态,使第三辊子(W3)的位置即使在运行中也相对辊子(W1和/或W2)进行改变。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起动过程,使第三辊子(W3)运动到位于两个初级辊子(W1和W2)下方的大致中间处,以便使塑料熔物(2)转送到第三辊子(W3)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一辊子(W1)通过驱动装置在X方向上相对第二辊子(W2)可控制地运行以用于调节间隙(S1)。
4.按权利要求1-3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二辊子(W2)被驱动并可位置固定地转动地支承在壳体(8)中和使辊子(W2)与工作单元一起为了更换,维护,清洁或修理时从侧壁(6)的缝槽中拆出。
5.按权利要求1-4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三辊子(W3)围绕偏心的转轴线(D)为了改变其相对辊子(W1)和/或辊子(W2)的位置激活可控制地运动,为此转轴线(D)位于辊子(W3)的中心线(M3)之外。
6.按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辊子(W3)并必要时其驱动装置支承在转动护板(7)上,其中转动护板(7)可围绕转轴线(D)被激活驱动并可控地被偏转。
7.按权利要求1-6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辊子(W4)安置在辊子(W3)的下方并且使辊子(W4)相对辊子(W3)即使在运行中也激活可控地移动。
8.按权利要求6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辊子(W4)支承在转动护板(7)中并在转动护板(7)内部可相对辊子(W3)线性地移动,以便不耦合地并与转动护板(7)的位置或辊子(W3)的位置无关地即使在运行中也可激活控制地改变辊子(W3)和辊子(W4)之间的间隙(S3)。
9.按权利要求1-8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辊子(W1-W4)可热力上温度处理并且所有单独地被驱动,其中该驱动装置被组合设置在辊子(W1-W4)中或连接在其上。
10.按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有辊子(W1-W4)结构相同地构造并且是相互可替换的。
11.按权利要求6-10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线性驱动装置(4.2),特别是液压缸使转动护板(7)即使在运行中也可激活控制地绕转轴线(D)偏转,其中该线性驱动装置(4.2)一端被支承在壳体(8)上,特别是壳体(8)的侧壁(6)上,并另一端以相对转动轴线(D)的大杠杆臂作用在转动护板(7)上,其中,辊子(W3和W4)被支承在作用点(9)和转轴线(D)之间。
12.按权利要求1-11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辊子(W4)相对辊子(W3)是可线性移动的,其中辊子(W4)的线性驱动装置(4.3)的作用线(L4)被大致对准到辊子(W3)的中心点(M3)上。
13.按权利要求1-12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辊子(W1)的线性驱动装置(4.1)的作用线(L1)对准到辊子(W2)的中轴线(M2)上。
14.按权利要求6-13中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护板(7)的偏转,使辊子(W3)相对辊子(W2)运动并且因此使间隙(S2)可激活控制地改变。
15.按权利要求6-14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由转动护板(7)围绕转动轴线(D)的偏转导致辊子(W3)的运动无关地,借助线性驱动装置(4.3)通过辊子(W4)相对辊子(W3)的运动即使在运行中也可激活控制地改变间隙(S3)。
16.用于使塑料熔物(2)均匀化的四辊压光机具有四个辊子(W1,W2,W3,W4),其中塑料熔物(2)借助挤压喷嘴(1)可在第一和第二辊子(W1,W2)之间均匀化,其特征在于第三辊子(W3)的位置为了调节不同的运行状态即使在运行中也可相对辊子(W1和/或W2)改变。
17.按权利要求16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辊子(W1-W2)被支承在壳体(8)的侧壁(6)之间,其中在侧壁(6)的外部相应辊子(W1-W4)的由电机和/或传动装置单元组成的驱动元件连接在其辊子上。
18.按权利要求16或17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在侧壁(6)内分别安装围绕转轴线(D)可偏转的转动护板(7),它们通过至少一个线性驱动装置(4.2)并围绕转轴线(D)可偏转地被支承。
19.按权利要求18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在相对置的转动护板(7)之间,辊子(W3和W4)围绕转轴线(D)可偏转或可运动地通过线性驱动装置(4.2)被驱动也可改变位置。
20.按权利要求18或19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辊子(W4)通过另外的线性驱动装置(4.3)在为了激活调节间隙(S3)即便在运转中也可相对辊子(W3)移动。
21.按权利要求18-20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第四辊子(W4)通过在转动护板(7)中组合设置的线性导引结构(5)借助至少一个线性驱动装置(4.3)即使在运转中也可相对辊子(W3)线性地运动和移动。
22.按权利要求18-21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在辊子(W2)和辊子(W3)之间的间隙(S2),转动护板(7)借助线性驱动装置(4.2)可围绕转轴线(D)运动并且在辊子(W3和W4)之间的间隙(S3)保持不变而仅通过另外的线性驱动装置(4.3)仅仅通过辊子(W4)相对辊子(W3)的运动即可以改变。
23.按权利要求18-2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辊子(W4)的线性驱动装置(4.3)的作用线(L4)被大致对准到辊子(W3)的中轴线(M3)上。
24.按权利要求18-23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辊子(W1)的线性驱动装置(4.1)的作用线(L1)被大致对准到辊子(W2)的中轴线(M2)上。
25.按权利要求16-24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在辊子(W2)和辊子(W3)之间的间隙(S2)的改变是与辊子(W3)和辊子(W4)之间的间隙(S3)的调节无关地或与辊子(W2)和辊子(W1)之间间隙(S1)的调节无关地通过操作线性驱动装置(4.2)、特别是通过转动护板(7)围绕转轴线(D)的偏转实现的。
26.按权利要求16-25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为了起动位置通过借助线性驱动装置(4.2)使转动护板(7)围绕转动轴线(D)的偏转,该辊子(W3)可以运动到位于两个辊子(W1和W2)之间大致中央的下方,以便接收塑料熔物(2)。
27.按权利要求16-26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辊子(W1-W4)与对应的驱动装置和连接的传动装置元件结构相同地构成并且相互可以交换。
28.按权利要求16-27中至少一个的四辊压光机,其特征在于为了接收辊子(W2)的支承结构在壳体(8)的侧壁(6)中构造缝槽形式的空槽。
全文摘要
一种使一四辊压光机(R)运行的方法,其中源自一个挤压喷嘴(1)的塑料熔物(2)在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辊子(W
文档编号B29C43/52GK101039786SQ200580022872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8日
发明者B·卢卡斯, R·赖德勒, U·兹格勒, M·布鲁特施 申请人:布雷耶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