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677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带填料线圈模具,由内模具、外模具和下端盖构成,此模具在外模或内模上没有溢流口。该结构模具在使用时,其浇注后,在专用锯切设备上将多余的部分加工切割掉,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通常本技术为两端锯切工艺,造成原材料浪费,并且增加了一道锯切工序,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对内外模进行了技术改进,将内模或外模的上部开有溢流口,可以有效控制填料线圈成型的高度,有效控制填料线圈的加工精度,减少生产工艺锯切步骤和加工流程,提高了加工效率,又能解决材料的浪费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包括内模、外模和下端板,其特征是内模或外模上部设有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带填料线圈模具,其特点是外模上部同一高度,有1-2个溢流口。
所述的带填料线圈模具,其特点是内模上部同一高度,有1-2个溢流口。
所述的带填料线圈模具,其特点是溢流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带填料线圈模具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带填料线圈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填料线圈成型后的高度,有效控制填料线圈的加工精度,减少生产工艺锯切步骤和加工流程,提高了加工效率,又能解决材料的浪费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填料线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外模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内模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线面板,2.外模,3.内模,4.螺杆,5.吊环,6.T形密封胶条,7.十字架,8.下端板,9.圆形溢流口,10.圆形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
带填料线圈模具,包括内模3、外模2和下端板8,通过螺杆4将十字架7和下端板8紧固在一起,十字架7上装有起吊用的吊环5。带填料模具内模和外模上部设有1个圆形溢流口。内模接口处通过T形密封胶条6密封,内模有加强板。外模装有出线面板1。根据浇注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模具的具体结构特点,确定的溢流孔9和10的具体位置。
本实施例在浇注时,当填料达溢流口9和10设计高度后,填料自动溢流出来,实现了环氧树脂浇注线圈不锯端工艺过程。本实用新型节材、降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因锯端而购置生产设备等成本支出,提高了生产收益。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
带填料线圈模具,包括内模、外模和下端盖,通过螺杆将十字架和下端板紧固在一起,十字架上装有起吊用的吊环。其特点是内模和外模各有2个溢流口。在环氧树脂浇注线圈时,当高度达到2个溢流口时,则分别从内模和外模同一高度的溢流口流出,实现不锯端目的。其他带填料线圈模具部分结构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包括内模、外模和下端板,其特征是内模或外模上部设有溢流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填料线圈模具,其特征是外模上部同一高度,有1-2个溢流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填料线圈模具,其特征是内模上部同一高度,有1-2个溢流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填料线圈模具,其特征是溢流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填料线圈模具。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带填料线圈模具,包括内模、外模和下端盖,其特征是内模或外模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有效控制填料线圈成型后的高度,减少生产工艺锯切步骤和加工流程,解决材料浪费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33/00GK2910531SQ20062002645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9日
发明者郭庆秋, 耿振元, 陈杰, 杨云枫 申请人: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