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423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巨形轮胎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
(二)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轮胎胎圈刚性,并由刚性过渡到柔软性,防止轮胎的局部变形,保持轮胎的基本外形形状,现有的轮胎制造时需要在轮胎钢丝圈的外径上固定一定高度的三角胶。常用的汽车轮胎的钢丝圈和三角胶复合高度范围基本
上是在100mm以下,复合高度较低,重量较轻,且三角胶的内外径差较小,因此在将三角胶圈与钢丝圈复合时较容易。可以采用手工将三角胶条缠绕固定于钢丝圈上实现三角胶与钢丝圈的复合,也可以用翻转装置将制备好的三角胶圈扣到钢丝圈上实现三角胶与钢丝圈的复合。但随着重型卡车和超大型特种矿山车的出现,所使用的轮胎向巨型胎发展,在这种特型轮胎中,钢丝圈和三角胶的复合高度范围扩大为200 mm 450mm,且三角胶的断面轮廓复杂,其三个面不是平面,与钢丝圈复合的底面有凹槽。钢丝圈的横截面为六角形。三角胶与钢丝圈的复合面较大,复合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气泡,保证复合质量较困难,容易形成废品。巨胎的三角胶复合精度要求更高,当前国内所使用的普通轮胎的三角胶贴合设备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全钢子午巨胎的生产制造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在三角胶与钢丝圈的复合过程,用压轮压盘来压合,确保复合无气泡,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包括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和与之相接的贴合机构,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包括电机带动的输送辊和两侧的扶辊,两段输送机构之间有定长切断装置,贴合机构包括贴合机架和压实装置,铜丝圈安装于贴合机架。
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的输送辊宽度稍小于三角胶底面凹槽的宽度,三角胶底面的凹槽卡嵌于输送辊、三角胶立于输送辊上。输送辊一侧为竖直的圆
5柱形长扶辊,长扶辊下端稍高于输送辊上缘,其上端高于三角胶顶,立于输送辊上三角胶较平的侧面靠在长扶辊上。输送辊另一侧为弹性表面的竖直的圆柱形短扶辊,短扶辊的长度和三角胶侧面的凹陷的长度相同,短扶辊所处水平高度与立于输送辊上三角胶侧面的凹陷处高度相同。短扶辊压在立于输送辊上三角胶侧面的凹陷处。
贴合机构的贴合机架上方固定有一对主传动槽轮,槽轮的槽宽与钢丝圈的截面相配合,主传动电机固定于贴合机架,经同步传动装置与二主传动槽
轮连接。贴合机架两侧的中、下方安装有2t5套支撑装置,每套支撑装置包括位于贴合机架一侧的支撑气缸和支撑辊,贴合机架一侧固定支撑气缸的缸筒,活塞杆沿贴合机架径向伸縮,活塞杆顶端与支撑辊的轴连接。钢丝圈卡嵌于两个主传动槽轮上,各支撑装置的支撑气缸动作,活塞杆向贴合机架圆周边伸出,支撑辊支撑固定钢丝圈。支撑辊上有与钢丝圈直径相配合的槽,当支撑辊撑出时钢丝圈套卡在支撑辊的槽内,以保钢丝圈处于一个平面内。
贴合机架与输送机构长扶辊同一面的圆周边缘安装有4^12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托辊,托辊内端处于钢丝圈内、外端则处于钢丝圈上的三角胶顶边之外,钢丝圈上的三角胶较平的侧面靠在托辊上。防止三角胶倾倒。
压实装置包括侧边压辊装置和顶面压盘装置。r^3《对侧边压辊装置位于贴合机架上方的钢丝圈两侧,每套侧边压辊装置有一压辊气缸,其缸筒经支架与贴合机架固定,其活塞杆顶端连接压辊轴,压辊轴上为可转动的压辊。当活塞杆伸出时压辊压在钢丝圈侧面的斜上方。也就是压在三角胶底面凹槽的底脚侧面,两侧的压辊将三角胶底面与钢丝圈侧面之间的空气压出,加大复合力。顶面压盘装置包括压盘、压盘气缸和压盘架。压盘气缸竖直固定于主传动槽轮上方,其活塞杆底端与压盘架固定连接。二压盘固定于压盘架下
方、盘面相对、斜向上方,二压盘底缘间的距离小于三角胶高度1/3牽1/2
处的宽度,三角胶上部位于二压盘之间。压盘气缸活塞杆向下伸出时压盘架
下移,二压盘下缘下压三角胶高度1/3至1/2处的两侧面,使三角胶底面凹槽与钢丝圈顶面之间的空气压出,复合力加大。两压盘底缘间距可通过丝杠调整,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三角胶。
输送机构输送辊上缘所处平面与贴合机架上钢丝圈的交点与钢丝圈中心的连线和第一个主传动槽轮顶点与钢丝圈中心的连线的交角为20度至50度。
挤出机口型板挤出的三角胶其底面卡嵌于本立式输送机构的输送辊上,两侧有长扶辊和短扶辊扶持向前输送,经定长切断后,输送到贴合机构。钢丝圈卡在二主传动槽轮内,支撑辊向外撑开固定钢丝圈。主传动电机带动二主传动槽轮同步同向转动,带动钢丝圈转动,到达钢丝圈的三角胶底面凹槽卡嵌在钢丝圈上,三角胶的一侧靠在托辊上,随钢丝圈的转动缠绕在钢丝圈上,三角胶底面与钢丝圈初步粘合。当三角胶经过第一个主传动槽轮时,压盘下移向下压三角胶中部的两侧,使三角胶底面与钢丝圈之间无气泡复合。接着,压实装置开始动作,压辊气缸从两侧斜上方压向三角胶底部的两侧,使三角胶底部两侧与钢丝圈之间无气泡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胶贴合系统的优点为1、三角胶有凹槽的底面与六角形钢丝圈复合时有压轮压盘压合,确保复合无气泡,牢固可靠,复合精度较
高;2、立式输送机构有长短扶辊扶持,使高达450mm的三角胶可立式输送,弹性的短扶辊避免三角胶受力产生变形;3、输送机构送到的三角胶与钢丝圈不相切,而是降低高度,增大了复合包角,也增大预复合力;4、三角胶挤出后不经过冷却装置冷却,直接经输送机构至贴合机构与六角形钢丝圈热fe合,避免尺寸较大三角胶冷却后硬度增高影响复合质量;5、本贴合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为本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式输送机构部分的A-A向放大视图;图3为图1中贴合机构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3的B-B向剖面图。图中标号为
1、挤出机,2、立式输送机构,3、三角胶,4、贴合机构,5、钢丝圈,
立式输送机构的标号为
2-1、输送辊,2-2、长扶辊,2-3、短扶辊,
贴合机构中的标号为
4-1、贴合机架,4-2、支撑装置,4-21、支撑气缸,4-22、支撑辊,4-3、托辊,4-4、顶面压盘装置,4-41、压盘气缸,4-42、压盘架,4-43、压盘,4-5、主传动槽轮,4-6、侧边压辊装置,4-61、压辊气缸,4-62、压辊,4-7、主传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实施例如图l所示,立式输送机构2接到挤出机1 挤出的三角胶3,立式输送机构2将按定长切好的三角胶3送到贴合机构4。
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2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输送辊2-1、长扶辊2-2 和短扶辊2-3,输送辊2-1宽度稍小于三角胶3底面凹槽的宽度,三角胶3 底面的凹槽卡嵌于输送辊2-l、三角胶3立于输送辊2-l上。输送辊2-l — 侧为竖直的圆柱形长扶辊2-2,长扶辊2-2下端稍高于输送辊2-1上缘,其 上端高于三角胶3顶,立于输送辊2-1上三角胶5较平的侧面与长扶辊2-2 相切、靠在长扶辊2-2上。长扶辊2-2的直径为三角胶3最大宽度的0. 5 1. 5倍。排列在输送辊2-1 —侧的长扶辊2-2的间距为长扶辊2-2外径的1. 5 至3倍。输送辊2-l另一侧为竖直的圆柱形短扶辊2-3,短扶辊2-3的长度 和三角胶3侧面的凹陷的长度相同,短扶辊2-3所处水平高度与立于输送辊 2-1上三角胶3侧面的凹陷处高度相同。短扶辊2-3表面为弹性的刷毛,短 扶辊2-3上端刷毛与立于输送辊2-1上三角胶3侧面相切,下端压在三角胶 3侧面,转动的短扶辊2-3的刷毛扫在三角胶3的侧面凹陷处,不会使三角 胶3变形,将三角胶3推靠于长扶辊2-2。短扶辊2-3外径为长扶辊2-2外 径的4 8倍,本例为7倍,短扶辊2-3的间距为短扶辊2-3外径的2. 5至4 倍。
贴合机构4如图3、图4所示,贴合机架4-1上方固定有一对主传动槽 轮4-5,其直径为钢丝圈5直径的1/4至1/8,本例中为1/6, 二主传动槽轮 4-5对称居于贴合机架中心线两边,二者的中心与机架中心的连线成20 40 度夹角,本例中为38度。主传动槽轮4-5的槽宽与钢丝圈5的截面相配合, 主传动电机4-7经电机架固定于贴合机架4-1,通过同步传动装置与二主传 动槽轮4-5连接。贴合机架4-l两侧的中、下方安装有3套支撑装置4-2, 每套支撑装置4-2包括支撑气缸4-21和支撑辊4-22,支撑气缸4_21的缸筒 固定安装于贴合机架4-1与立式输送机构2的长扶辊同一侧的正面,活塞杆 沿贴合机架4-1径向伸縮,活塞杆顶端与支撑辊4-22的轴连接。支撑辊4-22 为槽辊,其上的槽与钢丝圈5相配合。钢丝圈5卡嵌于两个主传动槽轮支撑 辊4-22上,各支撑装置4-2的支撑气缸4-21动作,活塞杆向贴合机架4-1 圆周边伸出,支撑辊4-22支撑固定钢丝圈5。
如图3所示,贴合机架4-1正面的圆周边缘安装有8个处于同一平面的 托辊4-3,托辊4-3内端处于钢丝圈5内、外端则处于钢丝圈5上的三角胶3 顶边之外,钢丝圈5上的三角胶3较平的侧面靠在托辊4-3上避免倾倒。如图4所示,压实装置包括侧边压辊装置4-6和顶面压盘装置4-4。两对侧 边压辊装置4-6位于两个主传动槽轮4-5之间贴合机架4-l的上方,每套侧边压 辊装置4-6有一个压辊气缸4-61和一个压辊4-62,压辊气缸4-61缸筒经支架与 贴合机架4-l固定,其活塞杆顶端连接压辊轴,压辊轴上为可转动的压辊4-62 。 两套侧边压辊装置4-6分别位于贴合机架4-l两侧构成一对,两侧的压辊4-62 的轴与水平面的交角为±30° ±80° ,本例中为±70° 。当压辊气缸4-61 活塞杆伸出时压辊4-62压向六角形钢丝圈5的上侧面,就是压在三角胶3底面 凹槽的底脚侧面,两对压辊4-62将三角胶3底面与钢丝圈5侧面之间的空气压 出,加大复合力。顶面压盘装置4-4包括压盘4-43、压盘气缸4-41和压盘架 4-42。压盘气缸4-41竖直固定于某个主传动槽轮4-5上方,其活塞杆底端与压 盘架4-42固定连接。二压盘4-43固定于压盘架4-42下方、盘面相对、斜向上 方,二压盘4-43底缘间的距离小于三角胶3高度l/2处的宽度,三角胶3上部位 于二压盘4-43之间。压盘气缸4-41活塞杆向下伸出时压盘架4-42下移,二压 盘4-43下缘下压三角胶3高度l/2处的两侧面,使三角胶3底面凹槽与钢丝圈5 顶面之间的空气压出,复合力加大。
如图1、图3所示,立式输送机构2输送辊2-1上缘所处平面与贴合机 架4-1上钢丝圈5的交点与钢丝圈5中心的连线和第一个主传动槽轮4-5顶 点与钢丝圈5中心的连线的交角为46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 明的具体个例,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发明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 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包括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2)和与之相接的贴合机构(4),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2)包括电机带动的输送辊(2-1)和两侧的扶辊,贴合机构(4)包括贴合机架(4-1)和压实装置,钢丝圈(5)安装于贴合机架(4-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辊(2-1)、长扶辊(2-2)和短扶辊(2-3),输送辊(2-1)宽度稍小于三角胶(3)底面凹槽的宽度,三角胶(3)底面的凹槽卡嵌于输送辊(2-1)、三角胶(3)立于输送辊(2-1)上;输送辊(2-1)一侧为竖直的圆柱形长扶辊(2-2),长扶辊(2-2)下端稍高于输送辊(2-1)上缘,其上端高于三角胶(3)顶,立于输送辊(2-1)上三角胶(3)较平的侧面与长扶辊(2-2)相切、靠在长扶辊(2-2)上;输送辊(2-1)另一侧为竖直的圆柱形弹性短扶辊(2-3),短扶辊(2-3)的长度和三角胶(3)侧面的凹陷的长度相同,短扶辊(2-3)所处水平高度与立于输送辊(2-1)上三角胶(3)侧面的凹陷处高度相同;所述贴合机构(4)的贴合机架(4-1)上方固定有一对主传动槽轮(4-5),二主传动槽轮(4-5)居于贴合机架中心线两边,主传动槽轮(4-5)的槽宽与钢丝圈(5)的截面相配合,主传动电机(4-7)经电机架固定于贴合机架(4-1),通过同步传动装置与二主传动槽轮(4-5)连接;贴合机架(4-1)的中、下方安装有2~5套支撑装置(4-2),每套支撑装置(4-2)包括支撑气缸(4-21)和支撑辊(4-22),支撑气缸(4-21)的缸筒固定安装于贴合机架(4-1)与立式输送机构(2)的长扶辊同一侧的正面,活塞杆沿贴合机架(4-1)径向伸缩,活塞杆顶端与支撑辊(4-22)的轴连接,支撑气缸(4-21)的活塞杆向贴合机架(4-1)圆周边伸出,支撑辊(4-22)支撑固定钢丝圈(5);所述贴合机架(4-1)正面的圆周边缘安装有4~12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托辊(4-3),托辊(4-3)内端处于钢丝圈(5)内、外端则处于钢丝圈(5)上的三角胶(3)顶边之外,钢丝圈(5)上的三角胶(3)较平的侧面靠在托辊(4-3)上;所述压实装置包括侧边压辊装置(4-6)和顶面压盘装置(4-4);1~3对侧边压辊装置(4-6)位于贴合机架(4-1)的上方,每套侧边压辊装置(4-6)有一个压辊气缸(4-61)和一个压辊(4-62),压辊气缸(4-61)缸筒经支架与贴合机架(4-1)固定,其活塞杆顶端连接压辊轴,压辊轴上为可转动的压辊(4-62)。两套侧边压辊装置(4-6)分别位于贴合机架(4-1)两侧构成一对,压辊气缸(4-61)活塞杆伸出、压辊(4-62)压在三角胶(3)底面凹槽的底脚侧面;顶面压盘装置(4-4)包括压盘(4-43)、压盘气缸(4-41)和压盘架(4-42),压盘气缸(4-41)竖直固定于某个主传动槽轮(4-5)上方,其活塞杆底端与压盘架(4-42)固定连接。二压盘(4-43)固定于压盘架(4-42)下方、盘面相对、斜向上方,二压盘(4-43)底缘间的距离小于三角胶(3)高度1/3至1/2处的宽度,三角胶(3上部位于二压盘(4-43)之间,压盘气缸(4-41)活塞杆向下伸出、二压盘(4-43)下缘下压于三角胶(3)高度1/3至1/2处的两侧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输送机构(2)输送辊(2-1)上缘所处平面与贴合机架(4-1)上钢丝圈(5)的交点与钢丝圈(5)中心的连线和第一个主传动槽轮(4-5)的顶点与钢丝圈(5)中心的连线的交角为20度至5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输送机构(2)的长扶辊(2-2)的直径为三角胶(3)最大宽度的0.5 1.5倍;长扶辊(2-2)的间距为长扶辊(2-2)外径的1.5至3倍。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输送机构(2)的短扶辊(2-3)表面为弹性的刷毛。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输送机构(2)的短扶辊(2-3)外径为长扶辊(2-2)外径的4 8倍,短扶辊(2-3)的间距为短扶辊(2-3)外径的2.5至4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4)的主传动槽轮(4-5)的直径为钢丝圈(5)直径的1/4至1/8。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4)的二主传动槽轮(4-5)的对称居于贴合机架(4-1)中心线两边,二者的中心与机架中心的连线成20 40度夹角。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4)的支撑装置(4-2)的支撑辊(4-22)为槽辊,其上的槽与钢丝圈(5)相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装置(4-6)每两套分别位于贴合机架(4-1)两侧构成一对,两侧的压辊(4-62)的轴与水平面的交角为±30° ±80° 。
专利摘要本巨胎三角胶贴合系统包括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和贴合机构,三角胶立式输送机构的输送辊宽度稍小于三角胶底面凹槽的宽度,一侧为长扶辊,另一侧为弹性短扶辊,三角胶立于输送辊上。贴合机构的贴合机架上方有一对主传动槽轮,中、下方有支撑装置,钢丝圈卡嵌于主传动槽轮上,各支撑装置支撑固定钢丝圈。贴合机架有多个托辊,防止三角胶倾倒。侧边压辊装置位于上方的钢丝圈两侧,压辊气缸带动的压辊压在三角胶底脚侧面。主传动槽轮上方有顶面压盘装置,压盘气缸带动的一对压盘下缘下压三角胶底部两侧面,压出三角胶与钢丝圈之间的空气,加大复合力,压合牢固可靠。输送机构送到的三角胶低于钢丝圈顶,增大预复合力;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29D30/50GK201313403SQ200820113718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7日
发明者剑 李, 欧阳波, 谭建军, 黄建中 申请人:桂林橡胶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