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环结构,尤指一种能够视袋体各部位成形的厚薄程度,以
由节流阀调节每一风孔输出的风量,达到使吹制出的袋体厚度均一的效果的吹袋机的冷却 风环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袋是现今最普遍的使用于容置物品的袋体材质,其不仅制造便利,并且可以 依容装物品的冷热、酸碱等性质,于塑料袋制成的过程中选用或添加入适合该容装物特性 的塑料粒或其它材料,并且其防水防渗透的功效极佳,另欲于其上制造花纹及图案等,亦可 便利于添加色料以成形。 现有制造塑料袋的技术主要是将塑料粒由吹袋机入料口置入后,经由热熔溶解增 压而沿着吹袋机管路,流动至出口处,然后,经由冷却风环冷却及送风,将塑料原料吹制成 袋状薄膜。 请参阅图6所示,即为现有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于冷却风环7中央设有出料口 71,并在位于此出料口 71周缘设有排风口 72,另于冷却风环7侧边设有入风口 73,又于排 风口 72与入风口 73间形成有流道74,借此,当风由入风口 73进入流道74后,随即沿着流 道74由排风口 72流出,以此将由出料口 71排出的塑料原料予以冷却并形成袋状薄膜;然 而,于实际应用中,使用该现有的冷却风环7所成形的袋体,常因吹制的风力不平均或袋状 薄膜各部位冷却速度不一致等因素,而造成吹制而出的袋体薄膜有厚度不均的现象,致使 产出的袋体质量不良率极高。 于是,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吹袋机的冷却风环容易出现出风不均的情况,及无法 因应袋状薄膜各部位冷却速度的不同而作出风的变化,以致于造成吹制而出的袋体厚薄不 均的缺陷,凭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如 何使袋体整体厚度平均作更新的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主要实施目的是为了提供一 种可以确实使吹制成形的袋体厚度一致的冷却风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的目的和功能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中,所述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包含冷却风环主 体及均风盘,其中 该冷却风环主体,其中央设有出料口 ,此出料口周边形成有排风口 ,该冷却风环主 体侧边设有入风口 ,且所述入风口与排风口间形成有流道; 该均风盘,其组装于冷却风环主体下方,该均风盘中央设有出料口 ,且该均风盘的 出料口与所述冷却风环主体的出料口相对应,该均风盘上环列有多个风孔,所述每一风孔 组接有节流阀。[0011] 上述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中,该均风盘对应每个风孔设有导流槽,且所述 每一导流槽向均风盘中央延伸,并所述导流槽末端置于出料口周边处,所述每一导流槽上 方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流槽末端处形成有间隙。 上述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中,该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包含风力产生器, 该风力产生器与所述节流阀相组接。 上述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中,该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包含传感器及微 处理器,所述每一节流阀组设有该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及所述节流阀与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包含冷却风环 主体及均风盘;该冷却风环主体中央设有出料口 ,并位于此出料口周边形成有排风口 ,另在 冷却风环主体侧边设有入风口 ,且于入风口与排风口间形成有流道;该均风盘组装于冷却 风环主体下方,并于均风盘中央设有出料口,且使该均风盘的出料口与所述冷却风环主体
的出料口相对应,该均风盘上环列有多个风孔,所述每一风孔处组接有节流阀。借此,即可 视袋体吹制出的厚薄程度,来调节节流阀输出风力的大小,以达到使袋体吹制而出的厚度 均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进一步设有传感器及微处理器,同时使节流阀组接有传感 器,再使微处理器与节流阀和传感器电连接,据此,于传感器感测袋体各部位风压值后,经 由与传感器相连接的微处理器比对运算该风压值是否与预设的风压值相同或有差距,若有 差距,则由微处理器控制节流阀做风力调节,以达到自动化控制吹袋厚度均一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放大剖视图;[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架构图;[0021]图6为现有技术结构的剖视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本实用新型1 :冷却风环主体 ll:出料口12 :排风口13:入风口 14:流道2 :均风盘21:出料口22 :风孔23 :导流槽24:盖板 25:间隙3 :节流阀4 :传感器 5 :微处理器6 :吹袋机61:入料口 62:出口现有技术7:冷却风环71 :出料口 72:排风口73:入风口 74: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 兹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附图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由冷却风环主 体1、均风盘2及节流阀3所组成;其中 该冷却风环主体l,其于中央设有出料口 ll,并在位于此出料口 11周缘成形有排风 口 12,又在冷却风环主体1侧边设有入风口 13,且于入风口 13与排风口 12间形成有流道14 ; 该均风盘2,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其组装于冷却风环主体1下方,并于均风盘2中 央设有出料口 21,且使该均风盘2的出料口 21与冷却风环主体1的出料口 11相对应,再于 该均风盘2上环列有多个风孔22,并使每个风孔22设于导流槽23中,且使每一导流槽23 向均风盘2中央延伸,而使其末端置于出料口21周边,再使每一导流槽23上方盖设有盖板 24,并使该盖板24与导流槽23末端处形成间隙25,并且于每一风孔22处组接有节流阀3 ;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将塑料原料由吹袋机6的入料 口 61注入,随之经过热溶溶解增压后沿着吹袋机6管路,流动至出口 62处,继而,由均风盘 2的出料口 21及冷却风环主体1的出料口 11排出于外; 而于塑料原料排出的同时,冷却风环主体l位于出料口 21、11周边的排风口 12排 出冷却的空气,并将塑料原料吹制成袋体状,同时,均风盘2由风力产生装置经节流阀3将 空气由风孔22经由导流槽23导弓|,而由位于出料口 21周缘的间隙25排出于外,以此作为 将塑料原料吹制成袋状薄膜时的微调效果; 此时,使用者视塑料原料吹制而出的袋状薄膜其各部位厚薄程度,而手动调整节 流阀3输出的风力,若某一部位厚度较厚,则表示该部位风力较小、风压较低,则调松与该 部位相对应的节流阀3,以释出较大的风力,产生较大的风压,来降低该部位厚度,反之,该 部位厚度较薄,表示该部位风压过大,则调紧与该部位相对应的节流阀3,以降低风力的输 出,减小的风压,来提高该部位厚度,借此,即可以确保吹制而出的袋状薄膜的整体厚度相 同,而制造出质量良好的塑料袋。 另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更佳的实施例,其进一步于每一节流阀3组接 传感器4,再使该传感器4及节流阀3与一微处理器5电连接,于此,由传感器4测得风压资 料,再将该风压数据传输出至微处理器5,以由微处理器5比对该风压值是否与预设的风压 值相符合,若过大或过小时,微处理器5便会作动相连接的节流阀3调整输出的风力,据此, 以达到自动化调节袋状薄膜厚薄度的效果。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主要于冷却风环主体下方结合均风盘,并于均风盘和风力产生装置
之间组设有节流阀,于此,借由节流阀进行各部位的风力调节,即可确保吹制而出的袋状薄
膜整体厚薄度均一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使均风盘的风孔设于均风盘侧边,再借由导流槽将风力导弓I至均风 盘中央处,借此,便可使风量缓和且均匀的排散而出。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有传感器及微处理器,使传感器及节流阀相组接,再利用 微处理器运算比对传感器所测得的风压值与默认值的差距,而后,再作动节流阀做相对应 的风力调整,以自动化达到成形厚薄均一的袋体的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包含冷却风环主体及均风盘该冷却风环主体,其中央设有出料口,此出料口周边形成有排风口,该冷却风环主体侧边设有入风口,且所述入风口与排风口间形成有流道;该均风盘,其组装于冷却风环主体下方,该均风盘中央设有出料口,且该均风盘的出料口与所述冷却风环主体的出料口相对应,该均风盘上环列有多个风孔,所述每一风孔组接有节流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均风盘对应每个风孔 设有导流槽,且所述每一导流槽向均风盘中央延伸,所述导流槽末端置于 出料口周边处,所 述每一导流槽上方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流槽末端处形成有间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 构包含风力产生器,该风力产生器与所述节流阀相组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 构包含传感器及微处理器,所述每一节流阀组设有该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及所述节流阀 与一微处理器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其中,该吹袋机的冷却风环结构包含冷却风环主体及均风盘;该冷却风环主体,其中央设有出料口,此出料口周边形成有排风口,该冷却风环主体侧边设有入风口,且所述入风口与排风口间形成有流道;该均风盘,其组装于冷却风环主体下方,该均风盘中央设有出料口,且该均风盘的出料口与所述冷却风环主体的出料口相对应,该均风盘上环列有多个风孔,所述每一风孔组接有节流阀,借此,即可视袋体吹制出的厚薄程度,来调节节流阀输出风力的大小,以达到使袋体吹制出的厚度均一的效果。
文档编号B29C47/88GK201471725SQ2009201734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
发明者詹文聪 申请人:詹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