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736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属于塑料模具领 域。
背景技术
采用注塑模具生产塑料产品,例如塑料管件,特别是采用PE原料注塑成型的三通 管件,为了节省原料成本,但又提高管件的受压强度,有效控制管件变形量,在三通管件内 加装铁架(件),即三通塑包铁管件。已有的三通塑包铁管件在注塑时首先将一个直通卡件 套入直通芯子一头外,再把铁架套入该卡件外,接着将另一个直通卡件嵌入直通芯子的另 一头外,将铁架固定住,然后将三通卡件套入三通芯子外,三通芯子由油缸带动,带着三通 卡件嵌入到铁架的三通中,最后模具合模注塑。脱模时,首先由油缸带动三通芯子抽芯,再 模具开模,由模具顶出机构将注塑成型的三通塑包铁管件从直通芯子上顶出模具外。其存 在的缺点是由于三通芯子是由油缸带动,在带着三通卡件嵌入到铁架的三通中时,铁架受 碰撞容易移位、变形,造成管件质量差,甚至报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自动卡脱方式,使 三通芯子由油缸带动抽芯,复位时与油缸脱离接触,手动推动三通芯子复位,避免与铁架碰 撞使其移位、变形的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注塑模 具,所述的注塑模具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下连接型腔框,型腔框内安装型腔,型腔 中安有型腔直通芯子,下复板上安装模脚和顶板,顶板上安装顶杆,模脚上安装型芯框,型 芯框内安装型芯,型芯上安有型芯直通芯子,型芯直通芯子与型腔直通芯子相配合,在型芯 框的一侧安装外滑块,外滑块连接三通芯子,三通芯子外套有三通卡件,三通卡件与铁架的 三通相配合,在型芯框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油缸支架,油缸支架上安装油缸,油缸的活塞杆连 接外滑块,并带动外滑块外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与外滑块之间安有自动卡脱机构, 所述的自动卡脱机构包括在外滑块中安装上卡舌和下卡舌,上、下卡舌分别有上、下压缩弹 簧,上、下卡舌之间构成卡口,在上、下卡舌的头部分别制有上卡舌斜面和下卡舌斜面,所述 活塞杆的头部制有卡槽和梯形面,卡口与活塞杆的卡槽相配合,梯形面与上卡舌斜面和下 卡舌斜面相切,在所述油缸的缸体上安有上插杆和下插杆,上、下插杆的头部分别制有上插 杆斜面和下插杆斜面,上插杆斜面和下插杆斜面与上卡舌斜面和下卡舌斜面相切。本实用新型的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脱模时,油缸的活塞杆伸 出,活塞杆头部的梯形面与上卡舌斜面和下卡舌斜面相切,撑开上卡舌与下卡舌,使活塞杆 的卡槽卡入上卡舌与下卡舌之间的卡口中,活塞杆与外滑块连接成功,带动外滑块和三通 芯子抽芯,当外滑块和三通芯子抽出时,上卡舌斜面和下卡舌斜面与安装的油缸缸体上的 上插杆斜面和下插杆斜面相切,又撑开上卡舌与下卡舌,使活塞杆从卡口中脱出,接着开
3模,由顶杆将注塑成型的管件顶出脱模,然后由人工将卡件和铁架安装好后,再手动推动外 滑块和三通芯子复位,最后模具合模注塑,如此循环。本方案采用自动卡脱方式,使三通芯 子由油缸带动抽芯,复位时与油缸脱离接触,手动推动三通芯子复位,避免与铁架碰撞使其 移位、变形,保证管件注塑质量好,受压强度高。本实用新型的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所述的油缸缸体上安有固 定板,上插杆和下插杆安装在固定板上,有了固定板,上插杆和下插杆安装方便,牢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活塞杆与外滑块卡住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活塞杆与外滑块脱离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活塞杆与外滑块脱离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铁架安装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如图1-图5所示, 包括注塑模具,所述的注塑模具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下连接型腔框3,型腔框内 安装型腔4,型腔中安有型腔直通芯子5,下复板上安装模脚6和顶板7,顶板上安装顶杆8, 模脚上安装型芯框9,型芯框内安装型芯10,型芯上安有型芯直通芯子11,型芯直通芯子11 与型腔直通芯子5相配合,在型芯框9的一侧安装外滑块12,外滑块连接三通芯子13,三通 芯子13外套有三通卡件14,三通卡件14与铁架15的三通相配合,在型芯框9的一侧外壁 上安装油缸支架17,油缸支架上安装油缸16,油缸16的活塞杆18连接外滑块12,并带动 外滑块外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18与外滑块12之间安有自动卡脱机构,所述的自 动卡脱机构包括在外滑块12中安装上卡舌20和下卡舌21,上、下卡舌分别有上、下压缩弹 簧23、24,上、下卡舌之间构成卡口 25,在上、下卡舌的头部分别制有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 舌斜面27,所述活塞杆18的头部制有卡槽181和梯形面19,卡口 25与活塞杆18的卡槽相 配合,梯形面19与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舌斜面27相切,在所述油缸16的缸体上安有上插 杆28和下插杆29,上、下插杆的头部分别制有上插杆斜面30和下插杆斜面31,上插杆斜面 30和下插杆斜面31与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舌斜面27相切。脱模时,油缸的活塞杆伸出, 活塞杆头部的梯形面与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舌斜面27相切,撑开上卡舌与下卡舌,使活塞 杆的卡槽卡入上卡舌与下卡舌之间的卡口中,活塞杆与外滑块连接成功,带动外滑块和三 通芯子抽芯,当外滑块和三通芯子抽出时,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舌斜面27与安装的油缸缸 体上的上插杆斜面30和下插杆斜面31相切,又撑开上卡舌与下卡舌,使活塞杆从卡口中脱 出,接着开模,由顶杆将注塑成型的管件33顶出脱模,然后由人工将卡件和铁架安装好后, 再手动推动外滑块和三通芯子复位,最后模具合模注塑,如此循环。本方案采用自动卡脱方 式,使三通芯子由油缸带动抽芯,复位时与油缸脱离接触,手动推动三通芯子复位,避免与 铁架碰撞使其移位、变形,保证管件注塑质量好,受压强度高。所述的油缸16缸体上安有固 定板32,上插杆28和下插杆29安装在固定板32上。
权利要求1.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包括注塑模具,所述的注塑模具包括上复 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下连接型腔框(3),型腔框内安装型腔(4),型腔中安有型腔 直通芯子(5),下复板上安装模脚(6)和顶板(7),顶板上安装顶杆(8),模脚上安装型芯框 (9),型芯框内安装型芯(10),型芯上安有型芯直通芯子(11),型芯直通芯子(11)与型腔 直通芯子(5)相配合,在型芯框(9)的一侧安装外滑块(12),外滑块连接三通芯子(13), 三通芯子(13)外套有三通卡件(14),三通卡件(14)与铁架(15)的三通相配合,在型芯框 (9)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油缸支架(17),油缸支架上安装油缸(16),油缸(16)的活塞杆(18) 连接外滑块(12),并带动外滑块外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18)与外滑块(12)之间 安有自动卡脱机构,所述的自动卡脱机构包括在外滑块(12)中安装上卡舌(20)和下卡舌 (21),上、下卡舌分别有上、下压缩弹簧(23、24),上、下卡舌之间构成卡口(25),在上、下卡 舌的头部分别制有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舌斜面(27),所述活塞杆(18)的头部制有卡槽 (181)和梯形面(19),卡口(25)与活塞杆(18)的卡槽相配合,梯形面(19)与上卡舌斜面 (26)和下卡舌斜面(27)相切,在所述油缸(16)的缸体上安有上插杆(28)和下插杆(29), 上、下插杆的头部分别制有上插杆斜面(30)和下插杆斜面(31),上插杆斜面(30)和下插杆 斜面(31)与上卡舌斜面(26)和下卡舌斜面(27)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 缸(16)缸体上安有固定板(32),上插杆(28)和下插杆(29)安装在固定板(32)上。
专利摘要三通塑包铁管件模具卡件芯子复位机构,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连接型腔框及型腔,下复板上安装模脚和顶板,顶板上安装顶杆,模脚上安型芯框及型芯,型芯框的一侧安外滑块,外滑块连接三通芯子,三通芯子外套有三通卡件,三通卡件与铁架的三通相配合,型芯框的外壁上安装油缸,油缸的活塞杆带动外滑块外滑,外滑块中安装上、下卡舌,上、下卡舌分别有上、下压缩弹簧,上、下卡舌之间构成卡口,上、下卡舌头部分别制有上、下卡舌斜面,活塞杆头部制有卡槽和梯形面,卡口与活塞杆的卡槽配合,梯形面与上、下卡舌斜面相切,油缸体上安有上、下插杆,上、下插杆头部分别制有上、下插杆斜面,上、下插杆斜面与上、下卡舌斜面相切。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784135SQ20102027875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欢庆 申请人:台州市黄岩炜大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